分享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之七十四

 沙枣花香那棵树 2012-06-12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七十四: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欣赏:

   一个学生要在校学习十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十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时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十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1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 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 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 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 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的阅读。

5 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 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 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 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 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从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 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 会写作文——既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的、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能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笔记:

12项技能和技巧在十年制的前苏联教学体制下,每一个年级要达到什么样的技能和技巧,在这篇文章中均有所涉及,但不是特别具体;同时也指出超出学生学龄段来学习这些技巧有什么样的危害性。

这篇文章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我们要考虑一下,自己所教的学科在每一个学龄段,学生要掌握的技能和技巧应该是什么?事实上,我们每一个学科均有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就已经指出了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期学生要掌握的技能和技巧(包括情感目标)都已明确的规定。所以研究教学大纲(整体上的即小学六年、中学三年、高中三年)非常重要。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评价体制和教学大纲有相互脱节现象,如评价体制中的考试试题过难,超出了教学大纲中的要求,这样一定程度上就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而这种负重性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学习的规律性的;这种负重性也加重了老师们的负担,也使得老师们的教学渐渐脱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所以我们的评价体制包括升学体制都要与教学大纲相结合,而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学生要掌握的技能和技巧,要具体不抽象,要科学不愚昧。

(周一至周五更新  共100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