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非对称降息进行时

  2012-06-12

对于央行此次同时调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举动,多位人士表示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

“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下限扩大是自2004年以来利率市场化的又一重要步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表示,特别是存款上限浮动开启了存贷款利率双向浮动的新时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更是表示,对银行来说,白刃战来了,该仔细权衡贷款还是不是最合算的买卖的时候了。

正是由于此举,名义上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同降将成为非对称降息。“鉴于当前存款竞争较为激烈,预计存款利率上浮扩大会导致市场利率迅速上浮到顶。鉴于此,本次降息实质上是一次非对称调整。”连平表示。

之所以如此调整,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分析认为,表明央行判断未来的通胀压力开始下降,但仍然值得忧虑,因此将存款利率的上限提高,以留出治理通胀的空间。同时,央行也认为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将出现下降,因此将贷款利率放宽下限管理,以保证企业的投资热情和正回报。

“这样的一种举动,也是向利率市场化迈进的重要一步,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可能继续其在利率市场化方面的探索,但从目前的区间管理来看,留给市场的空间确实已经变大很多。”周浩表示。

对于贷款利率下限的调整,多位经济学家已有预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和鲁政委等人此前均认为,中国应该下调贷款利率下限。其中,鲁政委认为应下调至0.8倍,巴曙松则认为应下调至0.7倍。

从结果上看,“非对称降息”也在他们的预期之内。鲁政委此前认为,存款利率不应该调整。他说,对储户而言,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负利率。在刚刚“转正”的情况下,如果此时就立即选择降低存款利率,无疑会加大老百姓的失落感。同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在当前存款外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下调存款利率将会进一步加大银行留住存款的难度,在存贷比的制约下,使得信贷供给无法有效增加。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这样的降息安排能够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实际存款利率并没有下降,可以保障储户的存款收益,稳定居民储蓄,保障银行的资金来源,保障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实际贷款利率大幅度下降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资金成本,降低企业成本压力,稳定企业投资,进而稳定经济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