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人有此闲情性——怀念周汝昌先生

 昵称lIpAIsZV 2012-06-12
 
         这是三十年前的话了,潘际炯笔下的周汝昌形象:“我有时破门而入,正逢他沉思,那模样就像古代哲人似的;看到我就在他身旁,他这才惊醒过来,‘嫣’然一笑。是的,这种老夫子型的笑,很诚挚,很美。”“随即递给我一支并非高级的香烟。我总是回答,我也有,牌子跟你的一样。他一看,又笑了。他喜欢喝茶,茶叶倒是上乘的。他对热水壶里开水的温度很关注。”

  我一直觉得周汝昌先生很美,随时可以入画,或者进入镜头。我们曾经在旧址金台夕照处比邻而居,门前有条河沟。黄昏时分,常常看到他在沟沿儿散步,旁若无人,白发飘飞,拐杖横持宛似箫管,步履乜斜如歌如醉。有他这道风景,昔日的黄金台好像复活了;或者说,既有如此的人物,黄金台存在的意义也不大了。

  静态的与动态的周汝昌,都是我客居东京时节,寄托思乡情的意象。眼前浮现出他的图画,我便想到,那是我的北京。
事实上,周汝昌先生本不是北京人,生长在天津七十二咸水沽畔,时间是一个不新不旧,又新又旧,不土不洋,又土又洋的“四不像”年代。然而,我又必须认定他是属于北京的,他自1940年考入燕京大学以后的七十二番春秋,几乎都是在北京度过,北京就是他不是家乡的家乡。

  他二度就读燕园,日日课余,顺着荒僻小路,跨过一条小溪流,步入承泽园门;穿过种植海棠芭蕉的园林直达客厅,厅内巨案数条,“目中琴棋卷轴,名砚佳印之属,此外无一尘俗事物”。周汝昌自寻座位,“宾主往往不交一言,亦无俗礼揖让之烦”。他在这里看过《楝亭图》四大轴,看过《杜牧赠张好好诗卷》,看过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看过展子虔的《游春图》。此间主人,即是那赫赫有名的丛碧先生张伯驹。伯驹较周汝昌大近三十岁,伯驹词集里,到处都是周汝昌的名字,有时是“燕园步月”,有时是中秋夜饮,有时遇雪,有时临风。在俞平伯北京大学教授一月薪金仅合棒子面五十斤的时候,伯驹与周汝昌说的是,“谁人有此闲情性。任归来缓步轻穿。百年如一掷,可能经,几婵娟?”

  1952年,周汝昌挈妇将雏过蜀道赴成都华西大学任教。暮春,张伯驹集关赓麟、夏枝巢、许宝蘅、黄君坦诸老为周送行,每人填词一首,词牌限定为《惜余春慢》。

  为了周汝昌离京,还伤了一位老人的心。顾随先生说,“有周玉言者,燕大外文系毕业,于中文亦极有根柢,诗词散文俱好,是我最得意学生。”在张伯驹、顾随先生眼中没有周汝昌,他们称他为“敏庵”或“玉言”,直以平辈论交情。

  顾随亦长周汝昌近二十岁。他在是年底,将草书长卷《说“红”答玉言问》寄到成都,好一笔流光飞动墨迹,好一部锦簇花团文字,好一副师弟惺惜情谊。顾随先生说,“凡所拈举,如有空脱,玉言补之,如有讹谬,玉言正之”。

  第二年,周汝昌出版了《红楼梦新证》,一书天下闻名。张伯驹喜,“有庾郎才华,独为传神。”“鹰隼出风尘”。顾随喜,连作《周子玉言用陈寅恪题吴雨僧〈红楼梦新谈〉之韵,自题其所著〈红楼梦新证〉。录示索和,走笔立成》诗七首。连带着海外胡适亦喜,说周是他的“好学生”。迄至1954年,冯雪峰、聂绀弩数公以《红楼梦新证》之才华,共召周汝昌还京,任职人民文学出版社;周汝昌别京入川之两载,不知惹动伯驹、顾随诸老多少牵挂,费却诸老多少笔。如把这前后诗词文章书信结集,当成厚厚数册,永久传为北京爱惜才子周汝昌的佳话。

  还是周汝昌居川际,他即与顾随先生开始通信讨论北京恭亲王府花园与红楼梦里大观园之关系。这个问题,周汝昌谈了半个世纪。

  我的老师张中行先生也被卷了进去。先是周写信向张求助,中行先生乃亲至恭王府查考,遇到一翁一妪。翁云,“前海西部即稻香村,李纨住处即今乐宅地”。“妙玉出家之庵在旧鼓楼大街,今其庵尚存”。妪更痛快,中行先生指着恭邸东墙问,“那里边是?”妪断然云“,那是大观园!”

  我把这个故事带到日本,讲说给内子的老师波多野太郎先生听。年逾八旬的太郎公不禁恍惚:“春雨如烟,梨花和夹竹桃竞相争艳,带雨垂首,确实令人感受到《红楼梦》里那种落花流水、闲愁万种的情趣。”目睹此情,我只好又把太郎故事转向周汝昌先生报告。汝昌公有诗命我答太郎先生。诗云:

  恭邸欣微雨,红楼情最真。名园忆三宿,数语见精神。

  太郎得诗大喜,谆谆告诫内子云,研究中国学,第一要务是和中国人结婚,第二是要读《红楼梦》。

  把如此重要的《红楼梦》说成是北京的故事,再把这个北京故事说给世界倾听,周汝昌先生为爱他的北京也作出很大贡献。恭亲王府花园,便是周汝昌心目中的大观园。现在,他很可能已经在天堂里直接向他的曹雪芹兄去索证了。他们大才子之间的沟通,定会比学术家们的研讨会要有趣的多。

  十五年前,我代表张中行与波多野太郎两位师尊出面,得到许立仁、曹颖、张卫东诸友帮助,在湖广会馆为周汝昌先生办过一次八十寿辰昆曲堂会。戏共三出,《晴雯撕扇》、《一捧雪/祭姬》、《牡丹亭/寻梦》,俱与红楼有所关联。其时汝昌公既不可见亦不可闻,仍然整场端坐,神采飞扬。我知道,他只需默念心里那部大书,就什么都有了。五月三十一日凌晨一时许,汝昌公以九五上寿驾鹤西游,忆及北京与他,他与北京的种种故事,忽然发现能记下来的委实还不够多。拉杂写出,权当是又凑成几出折子戏,赶在老人身后来纪念他吧。

  写于周汝昌所证之曹雪芹逝世248周年

  周汝昌题

  帘外何人步履轻

  惊心公子意多情

  紫金冠上朱缨动

  佩玉通灵彩络精

  《红楼十二层》

  周汝昌著、书海出版社

  作者自云:“绛楼十二”,编成付梓,旧文重理,新作偶添,裒然成帙,亦自可存。这可以提供一面“镜子”,从中照见我这多年来研治“红学”的轨迹、得失、拓路、升阶。

  本书从《红楼》文化、《红楼》本旨、《红楼》女儿、《红楼》灵秀、《红楼》审美、《红楼》自况、《红楼》脂砚、《红楼》探佚、《红楼》真本、《红楼》索引、《红楼》解疑、《红楼》答问等全方位探寻了《红楼梦》的种种悬案,“给沉冤文海二百数十年的雪芹平反”,还原历史真相。“闪电般的灵感和严密的考证中,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一脉心香,雅人深致,引人入胜。”

  红楼梦新证(全三册)

  周汝昌著、上海三联书店

  这是一部关于小说《红楼梦》和作者曹雪芹的考证书,是周汝昌先生的经典作及成名作。本书原型为周汝昌先生收藏的1953年12月由棠棣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新证》第3版,影印版字号较原型略有放大,以便读者阅读。

  周汝昌先生在新版序言中言道:“今日回顾,已历60年之久,旧书难遇,需者渐多,而不可得者还大有人在,向我求索而无计可施。今岁我已年达九旬,于是与热情出版者合作出版此影印本,以为纪念,以供所需。因是拍照影印,故绝无一字改动,纯属原貌 ”。
 《周汝昌梦解红楼

  周汝昌著、译林出版社出版

  宝玉家世是否影射雪芹?依“伏笔诗”各钗应何等命运,贾府应结局如何?红楼主角是黛是钗?红楼背景是南还是北? 周汝昌先生用精确的考证层层揭去“红楼”的面纱,“红楼”在他的生花妙笔中趣味横生。

  《周汝昌梦解红楼》是《红楼夺目红》的姊妹书,系周汝昌先生一系列梦解红楼随笔的汇编,由周先生的小女兼工作助手周伦苓女士分类编辑而成。

  全书近八十篇研红随笔,大致归类为经历、赏析、版本、考证、人物及传记等。还配有名家画作错落点缀,使全书图文并茂,增添无限雅趣。

  周汝昌(1918—2012)

  “民七”(1918年)出生于天津之郊区,故以“村童”自呼。求学历程坎坷,毕业于燕京大学西语系、研究院中文系。当过大学外文系讲师、古典文学编辑,是一名综合性学者、诗人、书法家。生前为中国曹雪芹学会、河北省曹雪芹学会名誉会长。治学目标是研寻中华大文化、民族精神的高层次境界与其无与伦比的瑰丽特色。“红学”则是他的特殊爱好,自号“解味道人”,意为懂得些许“味道”的人——并非“道人”、“居士”之义也。出版数十多种“红学”专著,涵盖各个分支领域,自成一体。其他诗学、文字学等学术文艺论著十余种。2012年5月31日凌晨逝世。(靳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