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80.关于宇宙射线的思考

 王东镇 2012-06-19

2880.关于宇宙射线的思考

2012.6.19

宇宙射线是宇宙中各种射线的总称,属于物理排斥现象,表现为核辐射、电磁辐射,主要成分是氢、氦粒子和其他基本粒子。

宇宙射线中的氦粒子俗称阿尔法射线,常见于核裂变、核聚变,氢粒子属于什么射线我还没有在书中见过,有待科学家们揭示。

不同射线不同状态下的运动速度并不相同,有的如光速,有的仅及光速的十分之一,有的每秒数百公里。只要速度不同,就存在超越、穿透和干涉问题,用太空近于真空、光子不能散射解释太空背景的黑暗似乎有些不妙。

所有的星球都是射线源,恒星表面的核聚变是主要的射线源,密集度可用风来表示。由于宇宙射线总体上不存在间歇性,必然影响所有星球的大气成分,在大气表面引发不同程度、不同深度的核聚变、核裂变和化合反应,所谓阳光和大气边缘的热层、不同星球大气成分和表面物质的差异实源于此。

宇宙射线还存在碰撞问题,尽管密度不大,也会引发核聚变、核裂变,产生新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这种碰撞,是彗星和小行星、陨石之源。

宇宙射线就单个粒子来讲是直线运动,就整体和与母体的相对位置来讲却是曲线运动,因为星球是旋转的,这种旋转会使射线形成的宇宙风、这种宇宙风产生的碰撞和碰撞后形成的产物在交汇处形成漩涡,加速化学元素的聚集和反应,而它们以陨石形式重返恒星的坠落完成了宇宙射线的主要物质循环(另一种循环为电磁循环,是维系星系稳定的核力的根源)。

因为星球在各自的轨道运行,宇宙射线的密度和交汇区域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核聚变及其后化学反应的深度会有很大的不同,形成的物质会有差别,并且为不同的星系、星球所吸引,坠落到不同的星球,但作为物质循环的总量概率大体上还是平衡的。

由于空间的广阔,宇宙射线的密度通常远低于地球表面大气层的密度,在星系边缘的密度更低,引发的核聚变和其后的化合反应基本上是原子、分子级别的,难以观测,但一定会有某些射线和红外反应的异常,帮助我们找到星系磁场的边缘和宇宙射线的交汇处。也因为密度低,反应的区域就必然广,不像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只有数百公里。

超新星的爆发产生的宇宙射线的密度、影响的区域会更大,其后形成的弥漫物质也比较容易观测。

以上概括了我关于宇宙射线的主要看法。由于理论基础薄弱,缺乏观察试验手段和相关数据,只有“民间科学家”的水平,欢迎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