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学丛书--《陈定宇示子帖》

 莲花广圆 2012-06-20
陈定宇示子帖

先生名栎. 字寿翁. 元延佑时. 休宁人.

  【弘谋按】教与学. 原非二事。记曰教学相长. 横渠先生亦曰. 教小童有四益. 盖设诚而行. 有益于人. 即取益于己也。此篇即教即学. 朴实典要。至教以亲师取友。教以勤谨. 无一语泛说. 可与朱子训子从学帖参看。已刊入小学后

  我本未欲遣汝出. 偶遇机会. 故如此。汝须是自卓立. 自求长进. 不可如前悠忽。

  幸遇亲家执敬老师. 重厚典刑. 可以取法. 姊夫子静先生. 博淹修洁. 可以请益。好文字. 好说话. 随手录取. 归日要观. 仲文非特益友. 实足为汝师。渠之言. 一一谨守而力行之. 永永无失。

  今受人子弟之托. 须是以教人为急。自己事。且放缓。然教人读. 即是我读。教人做文字。即如自做。教人解书. 即是自解。教人熟记. 即是自熟自记。教人便是自学. 如此力行. 不特人有长进. 我亦自有长进。教小童. 虽不能与尽解. 我却不可不自晓得。须每日随人所上之书. 逐段自解。不可徒读其句读. 不晓其道理. 如和尚念经也。

  每日早起晏眠. 莫妄出. 并与人闲说话. 惹是非。待学生. 必正色端庄。如此. 决不遭侮。须是勤而有常. 谨而不敢轻易。能守得勤谨二字. 万万无失。言语要简而当. 从容而分明. 最不要夸张妄诞。学生事业. 与主人商量. 各人具一日程. 而日日谨守之。

王文成公訓蒙教約
公名守仁. 明浙江餘姚人. 學者稱陽明先生. 封新建伯. 從祀廟庭.

  【弘謀按】詩禮之教. 聖門首重. 豈獨童子哉。而童子知識方開. 志趨未定。天良易動. 理義未深。歌之以詩. 則吟詠之間. 抑揚反覆. 其言易入。而禮也者. 所以固人肌膚之會. 筋骸之束. 約之於規矩之中. 使侈肆之習. 自幼而漸消者也。近世師生. 多以歌詩習禮為迂。陽明先生. 反覆言之. 意深切矣。獨是禮不外冠婚喪祭鄉相見六者. 久有成書. 均所宜習。惟詩歌種類不一。愚意為童子計. 宜取其有關倫理性情. 而又易知易從者。偶得汪君薇所選詩倫. 嘆其用意之善. 有功詩教. 因采得數十首附於後。若可歌者. 正不止此也。他如風雲。月露. 雕琢雖工. 無裨性情. 此不必歌者也。若夫靡曼之音. 等於鄭衛. 實童子迷性之曲蘗。此萬萬不可歌者也。

  古之教者. 教以人倫。今教童子. 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要務。其栽培涵養之方. 則宜誘之歌詩. 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 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 以開其知覺。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 為不切要務。此皆末俗庸鄙之見. 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 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 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 必使其趨向鼓舞. 中心喜悅. 則其進自不能已。故凡誘之歌詩者. 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號於詠歌. 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

  導之習禮者. 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 而動蕩其血脈. 拜起屈伸. 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 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沈潛反復而存其心. 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是蓋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訓蒙穉者. 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 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 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 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如囚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窺避掩覆. 以遂其嬉遊。設詐飾詭. 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 日趨下流。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 何可得乎。

  每日清晨。諸生參揖畢。學師以次遍詢諸生. 在家所以愛親敬長之心. 得無懈忽. 未能真切否。溫凊定省之宜. 得無虧缺. 未能實踐否。往來街衢. 步趨禮節. 得無放蕩. 未能謹飭否。一應言行心術。得無欺妄非僻. 未能忠信篤敬否。諸童子務要各以實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學師復隨時就事。曲加誨諭開發。然後各退. 就席肄業。
   論語弟子章. 乃千古蒙養極則. 今人以讀書為舉業所尚. 惟知專重學文. 即或於讀書作文之外. 偶及敦本力行. 然終非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之意. 陽明先生此法. 於每日清晨. 將孝弟謹信諸事. 逐一詢問登答. 然後就席肄業. 師弟之間. 需時不多. 未嘗有妨誦讀。而每日如此. 為弟子者. 皆知現在之日用常行. 即為切要之日程功課。經一番提問. 便有一番領悟. 便增一番勸戒. 與弟子章吻合。以此為聖門蒙養的派可也.

  凡歌詩. 須要整容定氣。清朗其聲音。均審其節調。毋躁而急。毋蕩而囂。毋餒而懾。久則精神宣暢. 心氣和平矣。每學分為四班. 每日輪一班歌詩. 其餘皆就席. 斂容肅聽。每五日. 則總四班遞歌之。

  凡習禮. 須要澄心肅慮。審其儀節。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徑而野。從容而不失之迂緩。修謹而不失之拘局。久則體貌習熟. 德性堅定矣。童生班次. 皆如歌詩。每間一日則輪一班習禮. 其餘皆就席. 斂容肅觀。習禮之日. 免其課仿。每十日. 則總四班遞習之。 按禮即冠婚喪祭之禮。喪禮止須講明。其冠婚祭三禮。先為講演習熟. 以次為其大者。或不習婚禮。而益以鄉飲酒禮. 士相見禮. 更善。

  凡授書. 不在徒多. 但貴精熟。量其資稟. 能二百字者。止可受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 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諷誦之際. 務令專心一志. 口誦心維。字字句句。紬繹反復。抑揚其音節。寬虛其心意。久則義禮浹洽。聰明日開矣。

  每日工夫. 先考德。次背書誦書。次習禮。或作課仿。次復誦書講書。次歌詩。凡習禮歌詩之類. 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 使其樂習不倦. 而無暇及於邪僻。教者知此. 則知所施矣。

  【附】歌詩

  詠史              
   班  固 孟堅
  三王德彌薄。惟後用肉刑。太倉令有罪。就逮長安城。
  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書詣闕下。思古歌雞鳴。懮心摧折裂。晨風揚激聲。
  聖漢孝文帝。惻然感至情。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

  豫章行            
    曹  植 子建
  鴛鴦自朋親。不若比翼連。他人雖同盟。骨肉天性然。
  周公穆康叔。管蔡則流言同氣相戕。子臧讓千乘。季札慕其賢。

  木蘭歌             
   無 名 氏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燕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願借明駞千里足。送兒還故鄉。脫身便捷。有智女子。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妹聞姊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容鬢。掛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始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十二年苦心。從火伴口中點出。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旁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哀王孫              
  杜 甫 子美
  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
  屋底達官走避胡。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待同馳驅。
  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點題. 問之不肯道姓名。
  但道困苦乞為奴。已經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
  高帝子孫盡隆准。龍種自與常人殊。豺狼在邑龍在野。
  王孫善保千金軀。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忠愛宛然。
   昨夜春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身落賊中。情景如是。
  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竊聞太子已傳位。
  聖德北服南單於。花門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狙。竊聽也。
   哀哉王孫慎勿疏。五陵佳氣無時無。明知唐祚未絕。不徒作慰籍語。

  憶舍弟             
   於 逖
  衰門少兄弟。兄弟惟兩人。一起淒然。飢寒各流蕩。感念傷我神。
  夏期秋未來。孰知無他因。不怨別天長。但願見爾身。
  茫茫天地間。萬類各有親。安知爾與我。乖隔同胡秦。
  何時對形影。憤懣當共陳。

  符讀書城南          
    韓 愈 退之
  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兩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
  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
  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
  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問之何因爾。學與不學歟。
  金璧雖重寶。廢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餘。
  君子與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
  不見三公後。寒飢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
  潢潦無根源。朝滿已夕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時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
  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
  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躕。

  遊子吟             
   孟 郊 東野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雉將雛             
   王 建 仲初
  雉吚喔。雛出殼。毛斑斑。觜啄啄。學飛未得一尺高。
  還逐母行旋母腳。麥隴淺淺難蔽身。遠去戀雛低怕人。
  時時土中鼓兩翅。引雛食蟲不相離。

  燕詩示劉叟 叟有愛子. 背叟逃去. 叟甚悲念之. 叟少年亦嘗如是. 作燕詩以諭之.                   
   白居易 樂天
  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弊。心力不知疲。須臾千往來。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四時讀書樂 四首          
   朱 子
  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春

  新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廠明朱曦。晝長吟罷蟬鳴樹。
  夜深燼落螢入幃。北窗高臥羲皇侶。只因素稔讀書趣。
  讀書之樂樂無窮。援琴一奏來熏風。夏

  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荳花開蟋蟀鳴。不覺商意滿林薄。
  蕭然萬籟涵虛清。近床賴有短檠在。趁此讀書功更倍。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秋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
  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烹泉然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冬

  過林黃中食柑子有感 學宛陵先生體    
  陸 游
  博士得黃柑。甚愛不忍擘。持奉太夫人。遠附海上舶。
  故山饒氛霧。可使酒杯窄。豈無荔枝好。饜飫恐不摘。
  相去三千里。無異娛旁側。乃知母子意。更遠未嘗隔。
  我昨往見君。從容弄書冊。藥分臘劑香。茶泛春芽白。
  主意顧未厭。筐筥自搜索。敢謂甘旨餘。亦及此下客。
  霜苞纔三四。氣可壓千百。重是慈孝物。不敢吐其核。
  甘寒雖遶齒。悲感已橫臆。半生無歡娛。初不為湮阨。爾有母遺. 繄我獨無.

  感事示兒孫             
   陸 游
  人生讀書本餘事。惟要閉門修孝弟。畜豚種菜養父兄。
  此風乃可傳百世。我聞長安官道傍。至今人指魏公莊。
  北方俗厚終可意。一字不識勤耕桑。

  宿彭山縣終夜有聲         
    陸 游
  木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親不留。夜誦此語涕莫收。
  吾親之歿今幾秋。尚疑捨我而遠遊。心冀乘雲返故邱。
  再拜奉觴陳膳羞。陶盎冶米聲叟叟。木甑吹香浮浮。
  芼姜屑桂調甘柔。稚鱉煮臛長魚。夜敷枕蓆視衾裯。
  晨起籠進衣裘。哀哉此志終莫酬。有言不聞九泉幽。
  北風歲晚號松楸。哀哉萬里為食謀。

  訓子               
   許 衡 魯齋
  干戈恣爛熳。無人救時屯。中原竟失鹿。滄海變飛塵。
  我自揣何能。能存亂後身。遺芳襲遠祖。陰理出先人。
  俯仰意油然。此樂難擬倫。家無擔石儲。心有天地春。
  況對汝二子。豈復知吾貧。
  大兒願如古人淳。小兒願如古人真。生平乃親多辛苦。
  願汝苦辛過乃親。身居畝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濟民。
  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圖茍且功名新。斯言殆可書諸紳。

  山中夢母            
  劉宗遠
  霜月照屋壁。霜風湧江波。終夕不能寐。展轉思懷多。
  忽夢吾母來。宛然度山阿。但問兒衣薄。語短不及他。
  兒寒尚可忍。地下知如何。

  勉學詩                
  方孝孺 正學
  莫驅屋上烏。烏有反哺誠。莫烹池上雁。雁行如弟兄。
  流觀飛走倫。轉見天地情。人生處骨肉。胡不心自平。
  田家一聚散。草木為枯榮。我願三春日。垂光照紫荊。
  同根而併蒂。藹藹共生成。

  愛日堂              
   方孝孺
  白日麗青天。朝出扶桑暮虞淵。堂上有親雪滿巔。
  坐看白日心茫然。長繩不可系。急景如流川。
  羲和羲和停爾鞭。高堂一日如千年。

  遊子吟             
   袁 凱 景文
  遊子行萬里。親心亦如之。陸行是虎豹。水行有蛟螭。
  盜賊凌寡弱。風露乘寒飢。誰云高堂安。中有萬險危。
  寄言裡中子。親在勿遠離。

  望月思親為韋謐作       
    沈 周 石田
  韋郎五歲失其母。恃有父存未知苦。長來見父不見母。
  欲入地求地無戶。仰天見缺月。似我獨見父。
  明朝又是月圓時。死者安能復如此。
  嘗嘗見月便斷腸。天或哀憐為風雨。

  萱庭春意為胡景仁作      
    無 名 氏
  春庭種萱春日長。春風吹衣春酒香。閉門讀書母在堂。
  百畝之稻五畝桑。萱能忘懮。無懮可忘。
  晨羹須調不須鯉。婦善奉姑姑自喜。
  阿孫來來花下戲。慎勿傷花失婆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