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去春耕(三)油菜地里查隐患

 农业书屋 2012-06-22

 

一起去春耕(三)油菜地里查隐患

http://v.ku6.com/show/N605XP7De1VK7wEOOCsW3w...html

 

 

 

   中国油料研究所的专家,每到3月份都会到油菜生产主产区去指导生产。在油菜生产中,最关键的在与冬闲时期对于油菜的管理,在春季,专家们纷纷到生产地去是为了什么?在油菜要开花的10几天时间中,有什么样的技术点是要注意的?专家们会给种植户提供什么样的技术指导让他们能够得到高产?种植户在油菜生产中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主持人)欢迎收看科技苑。一提到油菜,大家就会想到在三月的阳光下,漫山遍野金黄的油菜花,“看盛开的油菜花”已经成为了一些地方旅游的项目。今天,我们一起去春耕系列节目,就会走进湖北,一起探寻在美丽的油菜花背后,很多观众并不知道的东西。

    记者:大家好我是《科技苑》记者姜蕾,我来到了湖北省的钟祥市,从我现在站的地方看过去都是一片油菜地,再过十几天这里就要变成一片油菜花的海洋,湖北省是我国冬油菜生产的第一大省区,我们春耕报道组就跟随专家组一起来到湖北,看一看这个季节油菜种植户们都在忙些什么。

    这次和记者一起来到湖北钟祥的,还有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的栽培专家张春雷和病害专家方小平。每年一到这个季节,他们的科技直通车就奔驰在各个油菜种植区。

    (采访)

    记者 姜蕾:你们一般多长时间到下面去一次?

【科技苑】春耕系列节目——油菜地里查隐患

    湖北省当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王良军 :不定时,有时候需要下去的时候 有时候也许每个星期都要下去, 有时候一个多星期要下去一次。
    
一到开春儿专家如此频繁的往种植区跑是因为对于油菜种植来说,油菜开花之前的春季管理非常重要,这是保证产量的最后一个环节。一旦油菜开花封垄,就意味着所有的管理环节都结束了。专家们在最后这个环节,能帮助种植户们及时发现隐患、解决问题、提高产量。

    (采访)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所以前期长的再好 如果一场菌核病下来 没有预防好的话 整个有可能造成绝收。
 
去往种植区的途中天空下起了雨。湖北的春天经常是阴雨连绵,专家告诉我们雨水能够促进油菜的生长,但也会给这个季节的油菜生长带来不少的麻烦。
 
记者:我现在是在湖北省的当阳市,我们在途径一片油菜地的时候,发现这片油菜地里积水的情况非常严重。大家看这边的积水真的是很深 已经没过我的鞋了 虽然当地最近确实下了几场雨 但是好像大部分油菜地里面 还不会有这么深的积水 我们一块来检查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采访)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这就是前期厢沟没有开好 局部有点积水 如果厢沟开好的话 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记者:这个就是还得修整一下。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还得稍微修整一下。

    记者:你看这个水积在这个地方 它根本就不往外排。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它可能和环沟接头的部位位置有点高 要把它削平了 整个拉直了 水才能及时排出一出去。

    油菜是对水非常敏感的作物,最怕的就是长期浸水引发渍害,根系泡在水里缺氧慢慢就会坏死,田间湿度过大还会给其它病原菌提供适合生存的环境,后期引发病害。这块油菜地里排除积水的工作显然没有做到位,但旁边的油菜地,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采访)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我们看这一块田的话,它的厢沟一个是开得比较深,你看沟底和厢面大概有30厘米这么深,然后加上整个这一块田的环沟,环沟离这个厢面大概有45-50厘米这样深,这样只要厢里面有一点积水 就会落到厢沟里面然后再排到环沟里面就流出去了。这就是非常通畅的。

    可不要小看这一条条的沟,油菜长得好不好,和它们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两个地块里拔出的油菜,长势差得不少呢。

    (采访)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在这块田里拔出的苗子,它的主根比较粗壮,入土比较深,明显这个植株长得也粗壮一些。那么这个在那边那块田,长出来的这个油菜,它主根也能够体现出来,但是须根明显的就少一些,将来这个营养吸收面,各方面都差一些,所以整个植株来说瘦弱一些。

    专家告诉我们,油菜地里排水主要靠行间的垄沟,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应该是由厢沟、中沟和环沟组成,厢沟两边低中间高,和中沟环沟相连,中沟要低于厢沟,环沟要低于厢沟和中沟,这样,水就能通畅地排出去了。

【科技苑】春耕系列节目——油菜地里查隐患

    就在专家向我们介绍怎样清沟排渍时,记者突然听见吵架的声音。

    (采访)

    女:那时候叫你弄沟,你不弄,不赶紧弄你看积水了吧 。

    记者:大姐, 你们家这怎么了?

    女:他沟没弄好,你看积水了现在。

    记者:那现在怎么办呢?

    女:现在不起沟不行了。

    男:我错了,起深一点。  记者:就是再给它挖深一点,水排不出去了,以前发生过这种事吗?

    男:以前,就是不下雨就没发生这事,下雨才发生这种事。

    记者:正好张教授在这 你就听听他让你具体怎么操作。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你这个沟总的来说开的比较深比较直,但是厢沟和环沟接触的部位再深一点,这样让厢里边积的水 容易从这个部位排到环沟里边去。

    记者:根本不往下流了。这水就往下流了。

    在专家的指导下,这积水终于成功排出去了,不过为了保证整个地块都不再发生积水情况,还得把所有不合要求的沟都重新修整一遍。

    (采访)

    记者:这个要往下挖下去多深 老乡 要十几厘米啊 这太费劲了 这实在是弄不动 这个活儿真是 我这弄了刚刚不到3米 就累成这样了 有没有一种机械在这种时候可以帮帮忙 ?

    农户:没有。

    记者:没有机械 那好吧 那只有靠人工了 。

    清沟排渍是油菜春季管理中的重要工作,要在雨季到来之前,将厢沟、中沟、环沟(尾沟)提前修整,确保沟沟相通,相互配套。 厢沟深30厘米,中沟深40厘米,环沟深50厘米。

    专家告诉我们,清沟排渍工作要是做不好的话,不仅仅给油菜根带来烂根的危险,田间湿度过高过大,会给一些喜欢潮湿环境的病原菌提供合适的环境,后期容易爆发病害。

    (采访)

    记者:我刚才在地里面观察的时候,发现了有两棵植株它们呈现出一种特别奇怪的样子,大家跟我一块来看一下,就在这,好像是发霉的样子,而且都已经腐烂掉了,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方老师你来看看这是?我拔下来,真的都已经烂掉了!这是什么,怎么回事?

【科技苑】春耕系列节目——油菜地里查隐患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病害专家 方小平:这就是油菜的菌核病。

    记者:菌核病?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病害专家 方小平:真菌菌丝侵染的。

    记者:这还有一棵。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病害专家 方小平:完全烂掉了,这就是危害油菜最严重的菌核病,苗期侵染造成的,这是整个植株被菌核侵染了。

    目前的话,菌核病全国油菜所有的产区不管是长江流域还是青海都是危害很严重的。

    菌核病是由真菌引发的传染性病害,与虫害不同的是,菌核病只能防不能治,一旦发病,几乎就意味着毁灭,所以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和农情机构的预测,今年我国南方春季雨水偏多,菌核病预计是中度偏重的发生,菌核病的病原体最喜欢潮湿的环境,及时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是这个季节最好的防治方法。另外专家分析,菌核病的发病趋势和我国油菜机械化密植的推广有着直接联系。

    过去种油菜,不是大田撒播就是育苗移栽,虽然产量不低,但是费工费力,现在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大部分种植户再也没有能力完全靠人工种植油菜,全程机械化变成了油菜生产必须面临的改革,这甚至被称为“油菜种植的一次革命”。
 
湖北枝江的杨大姐跟丈夫两个人承包了30亩油菜地,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从种到收完全不用其他帮手,说起机械化那可是滔滔不绝。

    (采访)

    湖北省技江市问安镇朱家湾村民  杨玉红:这个油菜是机播的。

    记者:机播的。

    湖北省技江市问安镇朱家湾村民  杨玉红:以前用人工,用牛耕地再用人工播种,像我们这一块地,我们一家两个人我们要播一个星期,要用机械我们只要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

    记者:以前要一个星期,现在三个小时就可以了。

    湖北省技江市问安镇朱家湾村民  杨玉红: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记者:那省很多人工。

    机械化种植着实让杨大姐省了不少心,但专家也发现了她,有菌核病爆发的迹象专家说这一定也和机械化的密植有一定关系。

    (采访)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病害专家 方小平:我还从来没遇见过今年这样苗期菌核病发病率这么高的一个情况,可能与密植是有关系的。所以机播密植菌核病发病规律,还要发生变化,这个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菌核病发病率这么高,引起方老师这位油菜专家的重视,经过实地查看,方老师觉的有可能是机械化种植带来的新问题,机械化种植油菜使油菜的密度增加,遇到连绵的阴雨,菌核病就呈现了较大的爆发趋势,尽管原因还要近一步证实,但他也一再提醒种植户们,预防菌核病,除了春季管理里时降低湿度,初花季节叶面喷施多菌灵、米酰胺等是很好的方法。

    就在专家在杨大姐的油菜地里查看的时候,枝江的技术人员要带我们去一个种植户家里,说这家的油菜死了好多,这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可当来到这户人家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采访)

    技术人员  小陈:小王,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带着专家来的,油料所的专家想看看你地里的油菜,带我们去看一看吧。

    王农户:不去不去,不可以。

    小王说什么也不肯带我们到地里去,好一番劝说之下,他才不情不愿地起身了。也难怪,他地里的油菜可真是惨不忍睹。

    油菜不断死亡,当地的技术人员也一直在寻找原因,但是也 没有找到罪魁祸首。

    (采访)

    记者:你这是怎么造成的?

    王农户:我也不知道,我上一季种的是棉花。

    仔细查看之下,方老师找出了原因。

    (采访)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病害专家 方小平:把棉花拔了以后。

    王农户:没拔。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病害专家 方小平:没拔直接打了以后再栽油菜进去的,是吧。

    王农户:打完了就栽。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病害专家 方小平:打的是什么除草剂呢?

    王农户:草甘膦。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病害专家 方小平:如果是草甘膦可能就是低浓度的,因为高浓度的就不叫草甘膦了。我们国家低浓度的草甘膦厂家加了其它的除草剂在里边,这里加的除草剂是残效期很长的,没有把油菜杀死但是对油菜就造成药害了。这个油菜基本上长不动,长不动它就是这样子的,它叶子变红长不动。所以草甘膦不要买低浓度的,低浓度的有好多厂家是加了其它药在里边你是不知道的。

    方老师告诉记者,对一般种植户来说,药害比病害更加难以判断,像小王地里这样由于药物残留导致的药害,一旦发生完全无法补救,只能等来年药残自然降解后才能有所缓解,所以提醒种植户们注意,除草剂一定要选择好种类,控制好数量。看着小王黯然离去的背影,我们也为他的油菜感到惋惜。好在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连续多日的阴雨天后又见到阳光,让我们的心情也好了起来。种植户们不约而同的在地里喷洒者什么,记者很是好奇,这个季节他们在喷什么呢?

 

【科技苑】春耕系列节目——油菜地里查隐患

  (采访)
 
湖北省技江市问安镇朱家湾村民  杨玉红:天一晴你看就要开花了,温度上升了之后马上要喷硼肥。

    记者:我今天也来体验一下这个硼肥是怎么喷的,就是把这袋药倒进去就行了是吗?这些是全部都倒进去吗?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一般我们推荐就是一桶水15公斤兑在这个塑料桶里就是15克。

    记者:这个就是15克的,好像这个可以打多少地?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这个大概是一亩地。

    记者:就这样把它搅匀了就行了,喷到叶面上是吗?叶面上喷得匀一点就行了,收获的时候,我再来看看,我打过的这些到底情况怎么样?

    硼是一种对植物生长起到关键作用的微量元素,如果油菜缺了硼,叶片边缘发红,茎干开裂,长势减弱,最重要的是会造成后期开花却不结果,术语就叫花而不实。除了前期基肥里添加适量硼肥,在春季晴天,油菜的蕾苔期叶面喷施硼肥也是必做的功课。

    怪不得大家都开始喷肥了,不过专家又提出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

    (采访)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博士 余常兵:那么当前我们农户种植油菜都是知道要施这个硼肥,但是往往是他们就是说我有很多劣质的或假的硼肥施了硼之后但是发现这个地里还是缺硼。

    记者:为什么?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我们分析最大的原因还是咱们当前这个硼肥市场上良莠不齐。

    余博士从市场上随便买了几袋硼肥,没想到还真把种植户杨大姐难住了。

    (采访)

    记者:你不知道怎么判断真假膨肥啊?那你们要是买的话,你看看这一堆里边,你看看那你能判断出来吗?

    湖北省技江市问安镇朱家湾村民  杨玉红:不知道不知道。

    品种太多了,我们也辨不出来,哪样的好,哪样的坏,一般的标准就是要贵一点的。

    种油菜颇有经验的杨大姐都这么说,可见鉴别硼肥还真是个技术活,不急,专家自有招数。

    (采访)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判断这个硼肥优劣的四个标准。第一个就是看它执行的国标。因为我们国家的硼肥也是有国标的,比如国标1997这个,比如咱们包装上没有打执行标准,或者它打的执行标准是其它企业标准。

    记者:这个执行标准只是企业自己的一个标准不是国家的标准。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那么也可以执行。

    第二个看它有效硼的含量。有效硼的含量也就是主要成分,只要高于10.7%,这个硼肥就是符合标准的。
第三个看它的外形。好的硼肥晶体跟盐比较相似,有硬度有光泽,没有粉末状的东西。

    第四个看它的价格。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硼肥硼砂经过标准运输一小袋的成本价就要两块五毛钱,如果你在市面上购买的硼肥价格低于两块五毛,可以判断这个硼肥是假的。

    告别了杨大姐,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种植区,提到油菜种植,有句话这么说,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忠祥,当我们来到忠祥市,农光村,发现很多人站在油菜地头,原来这里的种植户们听说科技直通车来了,已经在这等了半天了!

    (采访)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栽培专家 张春雷:我们看到的密度还是合适的。苗子长得也很壮,除草的工作可能还要加强一点,我看这个可能是有一段时间,因为干旱太厉害,下地的也少,现在杂草的防除工作没有跟上。

    热烈交流之下农光村的种植户们技术掌握得都不错,不愧是湖北的种植示范村,只要管理不松懈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错。

    在四天的时间里,科技直通车带着我们飞驰在湖北大地,从武汉一直到忠祥、当阳、枝江等油菜主产区,专家们给种植户们带去了清沟排渍、病害要害、辨别真假硼肥等,种植油菜的使用技术也发现了必须马上解决的新问题,一路走来,大家都收获了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