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源十二社与汪公庙

 jxwhb 2012-06-24

登源十二社与汪公庙

汪俊庚

 

会社的组织,自古有之,据汪村《汪氏宗谱》记载:”由汪村、梧村、南川(南观)、仁里等登源十二社轮值祭祀“越国公汪华,祈祥免灾,即是一例。”

据仁里老人程卓山生前所记,绩溪登源下段,如半茶、杨树坑、云龙坞、周村、扁窄坦、碣头、梧村、汪村、庙头、南川、忠州、仁里、辛田、七塔、猫儿岱、耿川、闾川、上马石、长塘坞等十九个村庄,曾自动组织十二社。这十二社的村民,为了纪念先烈汪华保障六州(歙、宣、杭、睦、婺、饶)的丰功伟绩在宋代太平兴国5年(公元980年)在登源河畔唐金岩山麓建起了忠烈庙(俗称“大庙”或“汪公庙”)。宋元丰年间,苏辙知县事,与民相从于社,并亲莅登源庙址祭祀尚有诗一首曰:

辙以不才,忝临民社。谨因旧礼,拜谒祠下。神仁爱民,恭率神意,不敢不勉。神亦时节风雨,驱除病疫,以佑相我治。(嘉庆志623页)

足见自宋以来,十二社村民奉祀唯谨,香火不绝。后因登源屡遭洪水泛滥,祠庙先后多次倾圮。里人有胡宗宪,号梅林,龙川人,官至兵部侍郎,节制七省军务。乃复带头兴建前院,整修后院。自此规模扩大。庙前绿水回环,三山朝贡。庙后山形靠椅,树木葱茏;其左绿照潭碧波荡漾,其右鞍马山,意欲腾空。其庙三进七间,占地近2000平方米,建筑辉煌。殿宇结构,三重飞檐;螺丝结顶,大栅栏门。庙前右方建一小庙,供奉土地菩萨。进得门来,左钟右鼓;东西两壁六尺见方“忠烈”二字;正中供奉汪华坐像,像高八尺有余,神采飞扬,整根黄杨木雕凿而成。有人称之为“大水黄杨”,造型生动,形象逼真。令人望之而生敬畏之感。座前条桌,香火不绝。座前两根大梁柱上,各有一条金龙,盘柱而下,两龙四目相对,,大有双龙下降之势。龙柱两边前后四根梁柱上书有柱联。

其一为:

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垂千古;

治平朝帝国,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

其二为:

顺天命,定人心,义起歙州数十城,狂澜独挽

膺藩封,饗庙祀,忠昭唐代千百年,生气犹存

座后供汪公列祖列宗和九子像。另有一汪公移像,列右上方,俗称“花朝老爷”,供十二社村民举行庙会时,抬去供奉,以祀保境安民,人寿年丰。同时又发起花朝会,来扩大纪念。所谓“花朝”,即是古人所说的“百花生日”,为农历二月十二至二月十八。那时正值春色平分,百花齐放的良辰美景。而二月十五,又是汪华生日,因此,各社村民便于这一天大张旗鼓,做起花朝盛会。大村如仁里连做三年,;小村则两村或三村合做一年。总之,十二社十九个村以十二年轮流一次。那一村遇到值年,那村的旅外商民,都必须由千百里赶回家参加这一盛会。当年轮过了,马上又要着手后十二年的筹备工作。例如养一头猪或一只羊,叫“花朝猪”或“花朝羊”,到期宰杀以祭神。猪是圈养的,要使它吃得好,睡得好,硕大无朋为胜。有的公养十二年。羊是放牧的,在它颈上挂块牌子,写明:“某某村某某花朝羊”,不论到哪里都受人照料,不论吃了庄稼,都不用赔偿。反认为被神羊吃过之处会比他处庄稼长得更好。到期宰杀放在猪样架上,披红挂彩戴红花以祭神。《浮生六记》的作者,清人沈三白(沈复)就看到过“八人抬一猪,大若牯牛”写在《浪游纪快》这一章。

关于登源十二社,花朝会盛况,请看《登源花朝会散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