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专职作家格拉德维尔认为:
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
艺术领域,也不例外。
他总结出了一个10000小时定律,
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
只是练习的问题,
需要练习10000小时,
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
好像大脑需要这么长时间,
以吸收达到精通需要知道的东西。
天才,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
我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总是把我的努力量化。只有这样,才知道自己付出多少。
我总结的规律,1000小时的努力,就会发生明显的质变。但是,这只是质变中的部分量变。
但是,道理很多,大家都懂。凡人与强人的差别,就在行动。
不要说1万小时,就在1千小时的过程中,自己面对自己的时候,差距就开始表现出来了——那就是心的差别!
我们会遇到: 浮躁(佛教说就是定力)、缺乏自制力(戒律)、缺少耐心(忍受长期孤独)。
所以,我相信,天才一定过去生中修过戒律,要不然,他们是不过有这么强定力的。这是果报。
1万小时的训练,不仅是在劳动,而且,更是心力的锻造!
最后强调一下,这一万小时的训练,一定是高密度与持续的努力。凡人,很少能做到。
不信的人,可以尝试一下:你可以多长时间按照相同轨迹生活与约束自己,能做到几个1千小时,还先不谈1万小时。
==================================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很多人认为,聪明的人才会成功。其实,事情恰恰相反。
很多聪明的人,做事情往往难以成功。人们常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聪明人做事情不能成功,原因有二:
一是不能下笨功夫;
二是他们没有找到他们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却去做一些在他的价值观体系中不怎么重要的事情。
所以,他们内心缺少全力以赴的动力。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这句话是钱钟书先生的名言。
钱钟书先生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等。
1929年,钱钟书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无锡辅仁中学。之后,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年仅19岁,其考试成绩中、英文俱佳,据说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数学却只有15分(有人说得了零分),按说,这种情况是不能录取的。
但主考老师汇报了当时清华的校长罗家伦,罗校长因为爱才,破格录取了他。
钱钟书果然不负罗校长的器重。钱钟书的才能,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他记忆力惊人,据说他有“照相机”般的记忆;
另一方面是他超出常人的勤奋。
他提出“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他下决心“横扫清华图书馆”,他泡图书馆之勤、之久,几乎无人可及。
所以,入学时间不长,钱钟书的超人禀赋和学养,便显露无遗,很快便成了清华园中鼎鼎有名的一位才子。
他的恩师、著名学者、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评价说:“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
从此,钱钟书“清华之龙”的声名便不径而走;
二是在清华大学文学院的范围内,钱钟书被推为当时的“三才子”之首,另外两位分别是后来有名的考古学家夏鼐、历史学家吴晗;
再有,就是在外文系范围内,钱钟书又是外文系“龙、虎、狗”“三杰”之首,“清华之龙”是钱钟书,“清华之虎”是万家宝(即后来的戏剧家曹禺)……,有段时间,在南开大学的同学之间还流传着“狗尚如此,何况龙虎”的雅谑。
有人曾对钱钟书的《管锥编》发出惊叹:“其内容之渊博,思路之开阔,联想之活泼,想像之奇特,实属人类罕见。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记得古今中外如此浩瀚的内容?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将广袤复杂的中西文化如此挥洒自如地连接和打通?”
许多中外著名人士,都对钱钟书作了极高评价,称之为“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
著名教育家林格老师,曾经跟我分享过他高考时的一种做法。那时候,他学文科,他说他曾经把历史课本抄过七遍!他说,抄过七遍后,他发现,很多历史上的细节题目,他都可以轻松答出来。而且,可以做到对历史的知识很系统地掌握。
林老师是个很聪明的人,一般人第一次见他,就能明显感觉出来,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他都能说出对问题的很系统很深刻的理解。
他经常很谦虚地说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他喜欢说那位专家怎么深刻,但专家都受过他的指导,他对教育的理解,的确比很多专家要深刻得多。
我是个喜欢问问题的人,很多人都会被我问得答不出来。
有一次,我跟林老师说:“很多人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得不够深,回答不出问题。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些问题也不够深刻,但有几个人能连续回答出三个问题呢?”
当时,林老师的一个回答让我很震惊,他说:“我能回答出来。”
我问:“三个么?”
他说:“你可以一直问下去。”……
生活中有太多的聪明人,但是却未能有大的成就,原因是没有在一点上下笨功夫。能够看透这点,并且能够狠下心做笨功夫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如果不将精力“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并做足功夫,结果,只能导致能量无效耗散,最后一事无成。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爱因斯坦有一个朋友,名叫贝索,被爱因斯坦称为“在全欧洲都找不到第二个的知音”。
他在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中,曾经给予爱因斯坦不少启示,乃至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士”。他思维敏捷、鉴别能力强、知识渊博,但是,他一辈子也没有过自己的建树。
对此,爱因斯坦曾直言相劝:“我坚信,如果你具有专注的热情,你一定能够在科学领域中孕育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蝴蝶不是鼹鼠,但是,任何蝴蝶,都不应为此而惋惜。”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两点:
一是要找准方向;
二是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据说,曾获日本保险行业第一名的保险推销员原一平,在他的退休告别大会的时候,很多保险界的精英参加,当人们询问他推销保险的秘决时,他微笑表示不必多说。
这时,从会场一边出现了四名彪形大汉,他们扛着一座铁马,铁马下垂着一只大铁球。等铁马被抬到讲台上时,现场人士都糊涂了:他要干什么?
原一平走上台,拿出一个小榔头,朝铁球敲了一下,铁球没有动,隔了5秒,他又敲了一下,球还是没有动,于是他每隔5秒就敲一下,持续不停,但是铁球还是一动也没有动……
半小时过去了,台下的人士渐渐地开始骚动了,一开始大家在窃窃私语,慢慢地有人觉得无聊了,陆续有人离场而去,但原一平还是自顾自地敲着铁球。
一个小时过去了,人越走得越多,最后,留下来的只剩零星几个人了。
“动了!”有人喊出了!
“动了!”在场的人都看到了!
大铁球开始慢慢晃动了。又经过40分钟后,大铁球摇晃的幅度越来越大,这时候,想让它停下来都困难了。
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但很多人在积累的过程中,忍受不住这种没有成功的煎熬,放弃了。最后,剩下来的,就是那些真正成功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最最需要的,不是一个有什么小聪明的“智叟”,而是一个下行决心施行笨功夫的“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