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图,你看建文帝和里贝里的脸型像不像?典型的朱明王朝皇族的刀条马脸。 600多年后的2012,欧洲杯正热,法国队阵中表现最抢眼的,就是那个也长着朱明氏家族特征之一的马脸疤侠里贝里,知道这段历史的中国观众看球的目光里,就多了不少亲近的意味!里贝里有一说是明初失踪的建文帝后裔。 一 这里先回顾一下相关史实:1398年,朱元璋病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1399年,朱允炆之叔朱棣以“清君侧”,诛齐、黄为名,历时4年举兵南伐“靖难”。1402年朱棣攻入京师南京,失陷时朱允炆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在中国历史上从此下落不明。 《明史》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是这么记载的:“谷王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说反叛的燕王朱棣,派宦官从焚宫的火里,把皇帝、皇后的尸体找出来(烧了的尸体如何确认是帝后?),八天以后安葬了。当然,这是这是200年后的《明史》记载的,是否当时真实场景,有无为夺位的朱棣先尊祖讳或造个历史乌龙,则无从稽考了。 建文帝被颠覆100多年后,万历皇帝和他的老师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有一次谈话。万历就问张居正有无建文帝出亡这件事。张居正答“此事国史无考”。这是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一次有记载的对话。说明明朝尚在时,连它的皇帝也在疑惑建文帝是否出亡这件事,说明此事不是空穴来风。张居正也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推说“国史无考”,靖难之役后的当政者都是朱棣后裔,国史有考才怪。 到清时有个叫查继佐(金庸的叔伯祖)的人著了一本《罪惟录》,在他的书里面开列了有关建文帝下落谜踪的23种说法。说这23种中难道就没有一个是对的吗?如果有的话,只有一个是对的。但是有23种,所以全不对。 近年,有关建文帝的后裔,有一些新的说法,比如:1,湖北让氏,自称建文帝后裔;2,湖南湘潭锦石何氏,自称建文帝后代。但这些说法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论证,不能认定。 二
但那场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改变了朱棣和朱允炆的命运,也改变了后来郑和的人生轨迹。那场战争与后来郑和下西洋有着深刻关联。《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公元1405年7月11日,永乐皇帝朱棣命令郑和和他的副手王景弘率领两万七八千名官兵出使西洋。 这是史籍明载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永乐皇帝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的远洋梦想,在整个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变出了多座巨大的造船厂。从1403年到1405年,几年当中,全国共建造和改造了两千艘以上的船只。 到1405年7月11日,在地球的海洋上,首次出现了一支如此规模庞大的船队。这支由大明王朝永乐皇帝派遣,由郑和统帅的船队,在此后的二十八年间,七下西洋。出访了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至阿拉伯地区和东非;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 “郑和下西洋”。 朱棣为什么会派郑和下西洋?而不是东洋南洋北洋?“西域”、“波斯”是其中重要的关键词,其中这恐怕就是明教的作用了。这个王朝脱胎于明教并因此命名明朝,而又称光明教的明教起源于波斯的拜火教,因此建文帝循教宗“返本归源”不是没可能,至少有很多去过波斯的人或明教徒和手下高人可以引路。而到了波斯之后,建文帝及其后代如何繁衍(同当地人通婚)、迁徙,那也很顺理成章了。 三 人们一定很想知道,到底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以事后来看,郑和船队下西洋基本不是通商做生意,也未开寸土于中国,郑和显然也不是哥伦布等为强国海外开疆扩土的殖民式人物。那就只是宣扬一下天朝的威风让蛮邦万国来仪?有记载那时真的万国来仪,番邦抢着到中国进贡,乐得明帝大加赏赐。只不过别人是把中土当成“此地人傻钱多速来”的地,所谓进贡也不过是做超级包赚不赔的大生意,只要把南洋几个中土所无的土特产弄到北京,再上朝磕上几个头,就能得赏赐返还的数倍数十倍暴利。一时间南洋来朝贡的特别多。 因此纯从经贸利益来看,郑和下西洋只是个赚了吆喝赔了大钱巨亏本的买卖。但堤外损失堤内补:当时北京和南京两地的文武官员们下半年的折色俸,是用“苏木”(一种棉布染料)和“胡椒”支付的,省了朝庭大量岁银支出。而这两样产品在南洋一带产地其价格极低,通常只需要用陶瓷或其他中国普通产品交换就可大量获取,与中国市场的差价数以十倍计,所以一直到后来嘉靖、万历年间海商们的大利润经常贸易项目中,这两样还依然是大宗。明政府等于在用价值无几的产品,如陶瓷和铁器、棉布等换了外来奇货在市场上的增值部分作俸禄发放,郑和等于替明王朝节省了财政开销。 既然下西洋赚头如此之大,那为何郑和没有富甲天下?后人一直对郑和下西洋的经贸外交都很感兴趣,想从中取经和找到很多历史谜题的解答。据1583年成书的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记载:1477年(也就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44年后),为重燃大明王朝的海上激情,朝中有人开始搜寻郑和的《航海日志》,居然没能找到。 四 航海日志和所有档案的遗失,人们一般不敢疑古但最有可能,是三宝太监郑和本人所为。 我个人意见有四: 一是身为宫中大太监,熟门熟路且有死士骨干敢于监守自盗,具备作案动机和作案条件,且有作案手段; 二是为什么只盗走全部航海日志及所有档案,里面一定是记载了有人不愿为外人知的重要事情,除个别团队骨干作奸犯科外被记录在案,基本没有别的动机需要深入禁宫犯案的必要。而就这一点也可能性不大,因为要追究早已追究,不追究的,就算记录在一个不对外公布的档案里,也无多大甘冒奇险深入禁宫销毁的必要。 那第三个也是最大的可能,就是郑和和及其团队,必需在某个时候彻底从历史上抹去下西洋的所有痕迹,以防被找借口被清算,尤其是经济方面。因为郑和几下西洋耗资巨大,一直是大臣们谏议不休的主话题,且这个问题一直尾大不掉,消灭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所有档案完全从人间消失,查无实据死无对证别人也无从寻册生事,才是历史的最大动机。 四是郑和下西洋是奉命追杀建文帝,循明教徒到西域的教宗的远遁,是建文帝想得到也是明教徒和后任皇帝也想得到,不算什么秘密。而郑和耗费巨资的远涉重洋追击,真的没有访到一丝消息?又或者是忠君思想而暗中与建文帝私通款曲?私相纵放?或隐匿不报前君的真实下落?而日志里也许不留神留下了可以被人抓尾巴的记载,或郑和团队怕人点水,因而彻底偷取不存。 这才是建文帝下落和郑和航海日志全部失落的真正秘密,否则难以解释日志的全部失落。支持这一说法有相关记载佐证,据康熙二十二年纂修的《江宁县志·陵墓》卷五记载: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忠云。 五 和今人的赞美不同,当时很多人认为下西洋是一个“徒慕虚名、自弊中土”的“敝政”,财政支出过于巨大,以至于明帝国无法负担,也是郑和没有再坚持八下、九下下西洋很重要的原因。 郑和舰队中,共有六十三艘大号“宝船”,以此计,当合计耗银十八万九千两。郑和舰队除“宝船”外,尚有其他大小四种规格的船只,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可将两千料船的价格当作平均值计算。而郑和舰队总数量大约在两百到三百艘之间,因此剩余船只可视为两百艘,两千料船的工价约为四百九十两,料银约一千三百两,合计约为一千七百九十两,如此则整个船队除“宝船”外的造价为三十五万八千两。 再一个开支出是船队所属的两万七千多人部队以及下西洋的单次费用,再加上造船工匠的人工和船料等下西洋的所有费用,那只怕是占到国库年入的几成了。如果总加七次下西洋的费用,那只怕是远远超出明王朝国库总年入了,只是目前缺乏相关详实记载。 据历史记载,明宣宗五年,曾经下过一道敕令,说到下西洋开支时说:“仍于南京天财库支钞十万贯,与尔为下番之费,其西洋诸番国事皆付托于尔”。这可视为整个行动费用中的一单,即行政费用。
六 上面分析罗列了历史一堆旧账,这里转入正题,那就是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在联系了里贝里家族说法的关联后,我更坚定了“追杀建文帝”一说的信心。 这个政治目的一直秘而不宣,因为对外无法启齿。叔叔朱棣武力夺取了侄儿的江山,于朱家是家丑,于正统是乱臣贼子,于海外万国则更是无法说出口的核心机密了。 但对于一个夺取他人江山且手段不正的人来说,怕是睡梦中都想着的是心腹之患未除,难以安寝啊,尤其是一个可以六统大军数败蒙古铁骑的雄烈之主,他的卧榻之侧岂是容得有人酣睡的?于是组建那个年代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无敌之师,以数万海上精锐之师、历经年之不懈之努力七下西洋,沿南越泰缅印尼马来西亚到印度红海东非,追寻的就是政敌建文帝。 上面所说的湖北、湖南有人自称建文后裔,我认为可能无假,因为朱棣囿于同宗,没有对建文近系家族进行灭绝。但以朱棣的能力,在他统治范围,应该没有可能找不到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而在他势力所及的周边国家范围,也没可能一点风声也查不到。下南洋再下西洋追杀建文帝,也可能是得了某种密报风声所为。明朝起源于明教,明教来源是光明教拜火教,正源在西亚,建文远避也只有往教宗那边逃跑了。在有人引路的情况下,这是一支政治势力失败后的常规之举。而新执政者,也是很容易想到的。 按里贝里的家族迁徙史,最初也是生活在西亚波斯范围的,离红海不远,在郑和远到东非西亚红海后,整个家族迁到了地中海,从此远离了来自中国的远洋通辑。其家族不断西迁最后到了地中海西北岸的法国。不知这里面有没有郑和通风报信打草惊蛇纵放的功劳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