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从心开始:李子勋的100个快乐处方》一、2

 张进乐斋 2012-06-28

《幸福从心开始:李子勋的100个快乐处方》一、2

1.2  多样的心理现象

    人生活在两种不同的现实中,一是内心现实,二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内心现实却有些含混、模糊与不确定。心理现实基本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主观建构。
    比如,一张书桌摆在那儿,谁都可以用手摸摸,在上面写写画画。可这张书桌反映在人的内心,引发的感受,离开后书桌给内心留下的印象却因人而异。当人要把对书桌的印象描述出来时,会发现描述出来的书桌只是一些感知的细节,且与他人的描述存在明显差别。书桌是现实的,我们对书桌的感知是内心的。由此可知.现实是硬的,内心是软的,多样的,不确定的。
    知道这些,我们应该理解这句话“被描述出来的真实已经不再是真实”。

1.2.1  内心现实

------------------------------------
    我不小心看到了一个同事好友的日
记,才发现她最讨厌的人竟是我!在日记
里,她毫不留情地表达出对我的鄙视。我
希望自己能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但是很
难!我该相信现实中她对我的友情,还是
相信日记里她对我的感觉?  
-----------------------------------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好莱坞电影《The cell》中,进入别人大脑意识的医生凯瑟林。她看到的东西让人瞠目结舌——一个卑微的罪犯内心却是个华丽的统治者。你在日记中看到的东西不是你朋友现实中的真实,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真实——内在真实。人的内心现实可能有一种对外部现实的补偿性,在生活中看起来顺理成章的事在内心深处可能会掉了个,变了形。爱一个人的深处也许还隐藏对这个人的恨、嫉妒与攻击性。
    事实上,心理研究认为,人的言行和内心常常是不一致的,很多时候恰巧是相反的。因为言行要求服从现实规则,而思想却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有时甚至是喜欢偏激和走极端的。比如,渴望权威的人表现出来的是有意无意地对上级的讨好巴结;内心怯懦的人故意要装出一副让人害怕的样子。另一方面,爱和恨、喜欢和不满在心理现实中是同义词,有着同一等级的感觉体验和压力。
    你与好友不仅在工作中很接近、很亲密,在她的精神世界里你们也是密不可分的。恨你、嫉妒你、渴望击败你或控制你可能是她内在的精神动力。这种动力的另一面是她对你的依赖(愿意服从你)和移情(把一种深层的情感投射给你)。但对你的依赖和移情是她理性中不能接受和认同的东西,因而她产生了对你既无奈又愤怒的感觉,不得不通过写日记贬低你来平衡自己,以此掩藏她心理深层的自卑感。
    你完全可以相信现实中的那个好友,至于日记中的那个她,你可以敬而远之。除非你也同样在依赖她和需要她认同你,不然,你不会渴望被她全盘接受。你无意中读到的东西,只是好友的内心独白,知道她认知中的双重性,有利于你与她保持一种合适的关系边界。有这样一个边界,你们彼此相处起来反倒可以轻松一些。
    精神分析理论说,人需要一个竞争的对手,如果没有,精神会创造出一个来。好友在日记里对你的不满、贬低,甚至鄙视,说明你无形中给了她很大的压力。她无法在现实中战胜你,不得不在精神的私人领地中扮演一个强者或道德评判者。其实,爱一个人和恨一个人都是针对自我的挣扎。我猜想你的好友在小时候的情感成长中,可能有一个让她又爱又怕的人。她需要制造出一个分离的自我来同时接受两种情感。在与你的关系中,这种情感模式被再现了。
    那么,我们怎样来识别好友只是心理层面需要一个情感投射的对象,还是一个真正对你心怀叵测的人呢?如果她在需要你帮助或利益的驱使下刻意地附和你、迎合你,甚至讨好你,另一方面又有意无意地在某些不起眼的方面给你出难题,渴望看到你出错,甚至在你陷入困境时落井下石,这样的人你就不得不提防。另外,我感觉,相比之下,你对她的关注要比她对你的关注少得多,我想你对她多少有点儿冷,有点儿高高在上。单就这一点,好友有理由在内心表示对你的不满。
    其实,内心世界是一种绝对隐私,在那里很多的现实问题都会被扭曲、变形来适应精神的感觉模式。你读到的只是好友内心的影子——一个还没有长大的、有点恋母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喜欢攻击最接近她的人。每个人内心都有阴影,可以说我们的影子是我们自己的一个部分,但不等于自己。检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们都可以发现许多非理性的、黑白颠倒的东西。真正的原因是,物质存在的本身是没有对错的,但人类社会的有序存在需要秩序,所以对错就被发明出来。人类在现实领域要保持一种有序状态,精神世界就会缓慢地滑动到对立的极点——无序存在,让被篡改过的东西再扶正回来,以此来实现一种内在的均衡。
    如果不信,请你不假思索地、记日记似的记下你一天中的游思杂想,看看结果会不会令自己惊讶,看看到底有多少东西你觉得是你喜欢的,又有多少东西让你惊讶地认识到你原来是如此的糟糕透顶、俗不可耐!如果有一种仪器能解读人的脑电波,那么人们才能真正地意识到内心现实不等于外部现实。内心现实是无序、无道德感、无规则、黑白颠倒和混乱的。

1.2.2  暗示

----------------------------------
    我老是用别人的评价来左右自己的
判断。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暗示,使我的
生活乱成一团。我怎样才能学会有条理
地生活?
----------------------------------

    暗示性的确是人类特有的、有趣的精神现象。据一些科学报道,生物界某些动植物种类也有对暗示的反应能力。每个人对暗示的敏感性不一样,有的暗示性高,有的低。暗示性越高对世界的感知能力越强,具有高暗示性的人的内在感觉也要比别人更丰富多彩。经典的测试暗示性的方法是用两杯清水,说其中有一杯含有少量酒精,暗示性高的人就可以嗅出酒味来。暗示又分语言暗示和非语言暗示、被动暗示和自我暗示。被动的、非语言的暗示更像是一种经典的暗示方法,常用在心理治疗中。
    你的问题是一种很无聊的自我暗示。表面上你是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实际上你是活得有点儿不真实,好像时时刻刻在问:“我是谁?”要对抗暗示并不难,你只要做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谁想暗示你都不成。
    当然,暗示性高也可以是很积极的。你常常会对某些事有特殊的预感,或者有一种超能力,你能一眼看出某个人可交不可交,要骗你很难。你对情爱的联想远比一般人绵长、复杂,一个眼神可以让你的心热情如火,也可以刹那间冷若寒冰,或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暗示性高的人也不怕孤独,因为你的心难得有休闲的日子。近日无忧,你还会留恋于往昔或徘徊于将来,人间的大悲大喜无不在你的心中穿梭跌宕,雁过留痕。暗示性高的人喜欢幻想,更多地流连在自己内心建构的世界里,可能引发社会接触不良,或孤僻倾向。心理学的催眠技术就是建立在人容易接受暗示的基础上,用一种诱导技术,让人慢慢专注于催眠师的语言,并以此产生需要的联想,心理困扰在这样的联想中就被悄悄地处理掉了。所以,不要怪暗示搞乱了你的生活,在你还没有活到老眼昏花的时候,不必过早让生活变得过分有条有理。

1.2.3 敏 感
----------------------------------
    每次跟别人谈完话,我的脑子里会
反复出现谈话过程,担心自己说错了话。
别人早把谈话忘掉了,而我还纠缠在这
里面,很累。
----------------------------------
    担心自己说错话实质上是一种人际敏感,说明你还处在一个充满困惑的年龄。说实在的,大多数心理问题是被自己努力建构出来的,这是一种指向自己的“执著”。人在成长的某一阶段,都会用一种非此即彼的直线逻辑思维来认识这个世界和认识自己,把事物分成对与错、是与非的两种状态。你现在正处于这样的年龄,你的痛苦是一种成长的痛苦。解决的方法大体上有两种。
    第一种是接纳的态度。把这种人际敏感看作是一种培养记忆的“游戏”,喜欢它,不要排斥它。敏感本身是一种不自主形式,把它变为一种主动的、自主的形式,它所引起的烦恼就会大大减少。精神能量最怕压抑,你不再压抑它,精神的动力就会很快衰竭。
    第二种态度是等待。相信成长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原始、最伟大,也是最不能抗拒的力量。人际敏感只是一种年轻的伴随状态,只要你的生命在继续,它就只是你生活中的一个“过客”,它来了,但它还会离开。中国古训中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就是人心智成熟的规律。如果你想二十就不惑,三十就知天命,那么你首先要放弃对因果、是非的执著。
    接下来你还要放弃对直线逻辑、唯物质主义、唯科学主义的执著,承认存在是唯一的现实,承认存在只是一种状态,没有原因也没有极向,也就无所谓对错。语言一旦说出去,别人听了怎么想有时你根本猜不到。每个人对语言含义的理解本来就不同,听话的时候每个人的心境也会不同,对语言引发的心理联想因为个人的生活经验也会有不同,那么多的不可知因素同时存在着,去思考自己语言的对错是多么无聊啊!放弃了对错,你才会获得思想与表达的自由,也就获得了社交中的快乐。那个时候,什么样的烦恼都难纠缠你了。

1.2.4 误 解
----------------------------------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曾经数次遭到
别人的误解。我该任由别人去说,还是
该跳起来为自己解释?
----------------------------------
    被人误解的确痛苦,但从不被人误解也是一种痛苦。误解是交流中的必然规律,这个世界上,我还不知道是否有人总能被他人真正地理解。在翻译界有个“译不准原则”,在交流学上,我认为也应该有个“听不懂原理”。实际上,语言文字只是一种符号,它本身没有意义,是交流的人赋予了它意义。任意两人,对词句的赋义都是根源于他们自我的体验和理解,这就有主客观的差异。一个人说“我痛苦得快死了”,我们姑且不去过问这句话中的夸张和不实,就听这句话构成的内心感觉也是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样儿。
    人的内心系统是理解语言的基础。内心系统里栖身着很多观念,这些观念会把我们听到的、看到的、触及到的、体验到的信息作一种固化的解释。对于被观念拒绝或不理解的信息我们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信息的传导来说,因为系统内部对信息的解释不同,系统与系统间的信息是很难传导的。我们以为对方理解了我们,其实这种理解很大成分是误解。例如你说:“亲爱的,你是最棒的!”但你内心并不这样想。对方听了后非常高兴地说:“谢谢!”可是他内心也不这样想。结果你以为你赞美了他,给了他快乐,他也以为他的回馈给了你快乐,其实各自的内心却都将这次交流认定为敷衍与客套。在另一个场合,同样的话也许会让听到的人不舒服,觉得你可能是在嘲笑他,这是一种交流的一致性下掩藏着的内心感受的不一致。
    人的交流正是在这种互相误解中进行的,你想不被人误解的努力本身毫无意义。其实,真正的误解是对误解的误解。你觉得被人误解的时候,正是你误解别人的误解的时候,这时的误解就变得对关系有害!所以,对误解最好不要去解释,很可能解释的结果是让误解成为真正的误解。你对误解的内心诠释本身就可能是另一种误解,又何来正确的解释。倒不如放下该放的心,做该做的事,风言风语权当风过耳!

1.2.5 以怨报德
----------------------------------
    我妈一生与人为善,却常遭人以怨
报德,搞得自己常常满腹牢骚,却又痴
心不改。我觉得她很受伤,但不知道该
如何劝阻她。
----------------------------------
    真正的问题是你母亲潜意识中有一种“助人者情结”——希望通过对别人的帮助来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说来好笑,百分之九十九的心理医生在刚执业时都存在着与你母亲相似的毛病。他们非常在意疗效,渴望看到当事人的改变,渴望听到当事人感激和肯定的声音,并以此来维持职业的动力。结果却是无意识地把当事人的焦虑、痛苦、神经质纳入自己的人格之中,被当事人挫败、耗竭。
    为了逃避这样的感觉,心理医生会无意识地依赖当事人,给当事人无形的压力、暗示和强迫意念。这正是精神分析提出的心理治疗中的反移情作用——心理医生把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未解决的内心冲突带入治疗关系,剥削和伤害了当事人的情感而不自知。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医生一定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苛刻的自我体验、严厉的专业督导才能执业的原因之一。帮助他人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心理期待:
    第一种被称为“助人者情结”,通过帮助别人来感觉自己重要,获得权威感,获得被感激、被认同、被喜欢的感觉。帮助的目的是获得一种关系现实,或内心的一种平衡。你的母亲要属于这一类。这样的帮助者很在意被帮助者回馈的信息,因为帮助的目的就是要获取这些信息,因而也容易被这些信息干扰,以至于牢骚满腹。
    第二种是“功利性帮助”,通过提供帮助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施与小恩小惠,目的是要放长线、钓大鱼。或者通过提供帮助来控制一种关系为自己所用。这样的人内心可能对被帮助者有一种隐秘的愤怒,要对方加倍偿还给他。
    第三种帮助是“超越性共享”,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彼此血肉相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同时,认为财富是大家的,把自己手中的财富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这样的帮助不需要被帮助者任何的感激和报答,也不关注回馈的信息。这是帮助的超越!
    你的母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并非这种自然的人格超越。她对他人存有一种内心期待,所以才总是感觉别人以怨报德,才会有那么多抱怨和牢骚。当然,这些抱怨和牢骚也是重要的,类似于自嘲、自我心理平衡,通过诉说得到女儿的同情。作为女儿,你就构成了母亲情感疏泄的一个重要环节,能维持她可以继续以善意待人。你需要热切地附和和欣赏她,给她一些积极的反馈信息,来替代那些被她抱怨的人。你要装作很在意母亲的抱怨,但内心却要对这些抱怨有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因为搞不好,母亲的焦虑会转移到你自己的心里。
    当然,最好不要试图通过说理、规劝来减少母亲的唠叨,更不要妄自尊大地替她作心理分析(这是专业人员的事)。一不留神这些好心会办坏事,结果是加重了母亲的情绪压抑,给她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1.2.6 道歉
----------------------------------
    我有这样一位喜欢道歉的朋友,其
实大家都觉得她没做错什么,她却喜欢
不停地向周围的人道歉,我觉得她真累。
----------------------------------
    我们都忽视了道歉有许多有趣的功能。喜欢道歉的人永远保持了一种自如的心态,不避讳道歉,因而也不怕出错。喜欢道歉的人有比较强的心理净化能力,许多与人交往中的不快都通过对人说“Sorry”而投射出去,直到把那个有理的“Sorry”变成无理的。看看你,不就是有些不自在了嘛!觉得她很累、同情她,接下来就会觉得欠她什么,想为她做点什么。喜欢道歉的人也是喜欢控制的人,直接控制让人反感,要让人不反感,就需要付出很多。
    而道歉不需要付出什么就可以控制你,它迂回地让你觉得你是强者,是你应该且需要付出。生活中,那个看起来弱的人,总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照顾,而能者多劳亦是共识。那么,既是能者还要得到照顾,就只有会道歉才行。
    道歉还是一种进攻的武器。假惺惺地以退为进,像刘邦与项羽,柔者胜刚;或如刘备,凄凄然地一哭也可以哭出一片江山来。前几天,听北京电台人生热线的公开道歉节目,听到一个女人在向她伤害过的人道歉,听来听去,倒听出一片铁马金戈,刀剑出鞘的萧瑟,那些恳切的话语后面分明充盈着胜利者的笑声。这歉道得有点“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味道。这段时间,社会上遍地竞开道歉公司,都以为道歉这玩意儿是只赚不赔的,却不了解这是一厢情愿的事,只能惨淡经营。
    心理学认为,道歉需要一种心理情境,像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才行。如果道歉只是为了宽恕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找一个平衡,反倒把对方逼到不仁不义、不明不白的境地,这样的歉不如不道。当然,对于你的朋友,我一点都没有责怪她的意思,相反,我倒有几分喜欢她,跟这样的人在一起,至少你容易获得良好感觉。

1.2.7 防御
----------------------------------
    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最近离婚
了。我得知后打电话给她,本想安慰她,
可她一开口就全副武装,拼命讲她现在
多么幸福。我知道她是言不由衷的,但
却不知道怎样帮助她。
----------------------------------
    最好的做法是不要试图帮助她,只要装着相信她你就帮助了她。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有一种内心的自我防御系统。它会把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的事情作一个合理化的解释,这是心理成熟的表现。比如,你上班迟到了,对人抱怨说碰上了倒霉的塞车,这样自己就成了受害者,应该得到同事们的同情与谅解。如果某人反驳你说:“谁都塞车,就你迟到!”就打破了你的防御,引起你不快,久而久之你会想离他远点儿。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很多防御体系。大多数的防御来源于一种合理化要求,通过改变感觉、行为、内在解释和联想把自己感觉不适应的东西屏蔽掉。很多防御看起来仿佛是装聋作哑,其实自己并不觉得,只是无意识地就这样做了。看到害怕的东西闭上眼,遇到危险就逃跑,遭受伤害时失去知觉等等是躯体防御,这样的防御是人的本能。还有心理防御,如压抑、否定、投射、转移、认同、补偿、升华等,这是人的潜意识作用,协助人应付焦虑,避免自身遭受心理打击。
    比较经典的防御故事是“狐狸与葡萄”。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认为葡萄是酸的,不值得这样期待以此来缓解得不到葡萄的沮丧与焦虑。当然,你朋友的心理防御更像是一种反向作用。用夸张的快乐来掩盖失落与悲伤,用热烈的爱来压抑内心的恨。这样的自我防御看起来幼稚,但却给当事人一个很好的心理愈合与缓冲的时间。此时的她仿佛是一只受了惊吓的小兔子,要找个隐蔽的地方藏一藏,等到不那么害怕时再回到阳光下、草地上。
    要想安慰你的朋友,需要稍作等待。等到她的内心敢于面对自己、不再逃避的时候,她会自动地脱去防御,接受你的宽慰。

1.2.8 友情
----------------------------------
    欢欢是我从小玩到大的老朋友。我
们既是形影不离的死党,又是针锋相对
的对头。后来我进了大学、出国、事业
成功。欢欢只读了中专,留在当地。我
总想重拾儿时的友情,凡事小心翼翼,
但她总是回避我,让我难过!
----------------------------------
    读你写的东西,感觉到你是一个心地细密、情感丰富的女子。你对儿时好友欢欢流露出来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回想我在儿时也有这样一个亲密无间的邻家好友。我们两个一块儿掉牙、换牙、得腮腺炎、割扁桃腺;一块儿嬉戏、长大。进幼儿园,上小学、中学都是同班同学,一块儿结成像扭麻糖似的死党,逃学、撒谎、耍赖,谁也离不了谁。高中毕业,我到北京上大学,朋友却名落孙山,在家乡从事商业。
    以后日夜交替、岁月蹉跎,开始我们还有书信往来,慢慢地往日情怀已悠然无痕,再见面时形同路人。直到成为心理治疗师我才明白,朋友间的交往重在平等,我越想安慰和帮助我的朋友,朋友就不由自主想远远地离我而去。我俩之间已经不再有忘形的共同快乐和难分彼此的心境。小心翼翼地怕触犯对方,恰恰使我失去了友情中的真诚。如今我已经记不起是如何渡过了让友情如水逝去的那段分离,只能找到留在心中的一丝丝淡淡的怀旧与伤感。
    我想你也正在面对这样的一种友情分离。不是欢欢想逃避你,而是在你们的关系色彩中,一方无意识地在扮演优势的、居高临下的友情给予者;而另一方不得不下意识地成为友情的承受者。你的小心翼翼犹如一种欲盖弥彰,反而强化了欢欢的敏感。在这样的交往中,没有了自如、随意和热烈的心灵碰撞与交流,只剩下假惺惺的亲密。
    可以看出你的苦恼来源于对欢欢有一种情感固结。在长期的相伴中,欢欢已被你内化为自我结构的一部分,和欢欢分享快乐是你的心理需要。但你忽视了你和她存在的现实差异,你也只是想和你印象中的、儿时的欢欢共情,忽视了现在的欢欢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她了,她已经改变了很多。你的不快也是因为你的内心拒绝欢欢的改变,把这种改变认为是指向你的。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和父母结成亲密关系,也需要有一些友好伙伴。好的伙伴关系有一种镜像作用,在自我认识和觉察能力未形成前,通过朋友看到自己和找到自己。和朋友的交往远比跟父母的交往更能平等地发展自己的情感能力,朋友关系中的爱和恨、欣赏和嫉妒、认同与竞争、骄傲自大或自惭形秽都是一种心理发展和情感成熟的动力。尤其在父母对孩子不够细心或过于权威的情况下,好的朋友和伙伴就成为一个人是否能顺利长大的重要杠杆。
    但友情有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一个人总是会不停地从社会交往中获得新的情感和淡忘旧的友谊,每一段友情都会对应着你生命的某个阶段的心智水平。一般来说,青春期后有一个交友的黄金时代,这时候得到的友情大多难以忘怀。成年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跟着感觉走,感觉到的东西难以说清谁是谁非,最好不作理性分析。对感情忠实是应该的,但过分执著却是交友中的大忌。执著是一种让人害怕的压力,能使双方失去交往中的平和和自由的心理空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常戚戚”正是这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