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经方之计量换算

 龙凤冈 2012-06-29

浅谈经方之计量换算



近来研读经方,发现一个问题:经方的药物剂量与今时的剂量转化到底为何? 笔者观之众多医案,有用经方者,用量大多极大,甚有附子用至120g者,常不解,今查阅文献,恍然大悟,遂写本文,以告同行。
    所谓经方,原意是指经验用方的意思。汉代以前,凡是记载经验用方的书,都称之为经方。但因前方大多遗失,如今所指的经方具体是针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面所载方剂而言。
    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差异,仲景时代经方剂量究竟相当于今制多少,历代医家、史家多有考证,至今未有定论,大致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一是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也”。换成公制计量单位,即汉制“一两”相当于今3克,“一升”相当于60~80毫升。自明清以来,此说盛行,似成官制。如二版(1964年版)《伤寒论讲义》;1979年版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选读》;1995年版段富津主编的《方剂学》均遵此说。二是1959年出版的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伤寒论语译》根据唐《新修本草》中一段文字,认为东汉时药秤是普通秤的二分之一,得出“一两”约合6.969克。朱文惠等也持此说,认为“一两”约合7.8克,并云“仲景在度量衡上,药物用小秤,煎液用今秤(大秤)”。三是柯雪帆等根据大量出土的秦汉钢铁权及现在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实测结果,东汉一两约为15克,一升为200毫升,一合为加毫升。虽如此,然此说似乎考证者本人也不敢肯定,于是提醒后学者 “此说仅作参考”。 (郭险峰,魏清芳《古今经方剂量差异的探讨》)
    《伤寒杂病论》乃汉代张仲景所著,所用剂量单位乃汉代的衡量制度所定,与今制换算有较大区别,因此,了解汉代衡制与今制有重要意义。
    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所述,汉代剂量与今制剂量比较如下:
    汉1斤等于250g,1两等于15.625g,1铢等于0.65g;1合等于20ml,1升等于200ml,1斗等于2000ml,1斛等于20,000ml;1尺等于231~235mm,一般以230mm为准;1寸等于23mm。
    如桂枝汤之原用量为: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12枚,水7升。今用量为:桂枝46.8g,芍药46.8g,甘草31.2g,生姜46.8g,大枣12枚,水1400ml。
    某些以容量和尺度称量的药物,则可折算为现代容量和尺度后在称量。如粳米1升,今用200ml粳米称重180g;半夏半升,今用100ml半夏称重50~60g;五味子半升约30g;厚朴1尺,约为15g;
    以数量计量的药物,可直接用原数量或按原数称重。如杏仁100枚约40g,桃仁100枚约30g,枳实1枚约18g,附子1枚约25g,大者约30g;野生乌头1枚约5g。(郝万山《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笔者认为,此等论述虽各有其根据,但在药物本身,汉代与今有很大的不同。今时之药物都用饮片,甚至超微,而旧时之药物则为原物,为活物采集而成。正如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中有“辩桂枝汤用芍药证”案:马亨道。庚戌春病。发热、头疼、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宛然桂枝证也。时贼马破仪真三日矣,市无芍药。自指圃园,采芍药以利剂。一医曰:此赤芍药耳,安可用也。予曰:此正当用。再啜而微汗解。且不论其用赤芍白芍之说,仅此“采”一字,可知当时药物之用,全凭采集,不似今时之饮片。因此,当时用药用量比今时大,亦为正常。
    故笔者认为,无论是“一两为三钱”的说法,还是“一两为15克”的说法,都不能单纯的以秤来衡量,应考虑药物本身的因素。而且,仲景用方,很注重因人制宜。如十枣汤之“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三物白散“强人服半钱,羸人减之”等。
    此外,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气候,在药物的用量上亦应斟酌,不可一概而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