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打点滴的危害?

 松竹梅2152 2012-07-02

过度打点滴的危害?

打点滴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国人掀起了一股“打吊瓶”热,许多老年人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把输液作为预防发病的手段,还有许多发烧感冒患者,也动不动就输液。一项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中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的标准。与之还有一个相关数据:中国人的抗生素用量是美国人的10倍。输液能预防心脑血管病吗?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赵伟秦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外均没

打点滴打点滴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国人掀起了一股“打吊瓶”热,许多老年人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把输液作为预防发病的手段,还有许多发烧感冒患者,也动不动就输液。
一项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中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的标准。与之还有一个相关数据:中国人的抗生素用量是美国人的10倍。

输液能预防心脑血管病吗?

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赵伟秦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外均没有把定期输液列入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治疗指南,也拿不出循证医学证据,能够说明输液能对心脑血管病有肯定的预防作用,仅仅源于口口相传,人们就以为输液能预防。
现在不少心脑血管病人,一年定期输液数次。赵大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60岁老人,一年输4次液,一次按10天计算,每天的费用300-400元左右,一年的花费就是12000-16000元。这位老人如活到80岁,仅输液费用就要用掉二三十万元。如果是按照国内外血管病治疗指南采用规范的口服药物预防,疗效会更好,费用也会减少很多。
这股输液风是从何时刮起来的呢?
赵大夫说,具体时间也说不清楚,大概也有20多年了吧!这中间可能存在多种因素,但现在的情况是,一些患者不管自己是否需要输液,就一味地要求医生开药,还动辄就说:“你若不给我输液,犯病瘫了就得找你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常常不得不妥协。赵大夫说:“不得已时我会建议患者,别一下子开太多药,先少输几天看看。”
赵大夫希望通过媒体告知人们,心脑血管患者及需要预防这类病的人群,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根据病情选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坚持治疗,口服药物能达到效果,为什么非要输液呢?
业内人士指出,经济利益是如今医院输液泛滥的重要原因,正是“以药养医”问题推动着输液泛滥,虽然有的医院打出“输液治疗不等于好得快”横幅,但是仍然挡不住人们渴求输液的愿望。

“感冒打点滴”观念根深蒂固

记者了解到,“能吃药最好不打针,能打针最好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但不少医疗机构却反其道而行之,致使“输液”成了我国独有的医疗现象。记者发现,不论是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医院,即使不是流感高发期,也总有不少患者在输液,不少市民感冒发烧,输液成了他们治病的首选。
在某社区医院,记者采访部分患者,其中有四五个是因感冒和高烧在输液。一位患者告诉记者,公司现在业务很忙,输液会好得快些,不耽误工作。当问及输液的风险时,这位患者说不知道,“输液前都做了皮试,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事实上,输液一直广受业界诟病,国内外不少专家都曾公开指出输液的不必要性及其危害。也有政协委员对医院滥用输液治疗的现状提出质疑。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感冒打点滴”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如果没有老百姓、政府部门以及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过度的、随意的输液现象恐怕一时难以改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4年全球发生的160亿次注射中,中国发生了50亿次。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曾透露,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中国人人均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平均输液水平。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70%的输液都是无用的。

输液危害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一项来自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其中,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保守估计,每年我国最少有10万人在输液后丧命。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有口服、打针、输液等至少三种方式治疗感冒发烧,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最危险”。无论是输液前未做无菌化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还是输液时溶液稀浓、输液快慢不当,都可能给人体带来危害。轻则出现不良反应,重则危及生命。
要扭转过度输液,最关键的是将有关医疗原则落实成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减少输液的比率,甚至不允许这种用药方式,都是可以考虑的管理办法。
在一些发达国家,为什么感冒的病人不输液,只是选择吃点镇痛解热药和维生素C?因为他们的卫生部门出台有相关的医疗标准,医生们必须严格去执行统一的标准。在香港,感冒的病人到公立的医疗机构就诊,基本是不允许进行输液治疗的。
如果任由输液泛滥下去,将会埋下很多的医疗隐患,“超级细菌”的出现已经发出了警告。因此,人们呼唤卫生部门出台输液相关医疗标准,尽快遏制过度输液这种怪现象。
不过还好,最近走了几家比较大的药房,看见他们基本上都不输液了,就是建议患者吃一些中成药,或者西药之类的。这也给我们患者既省了钱,还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