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加里福尼亚整合研究学院东西方心理学博士朱彩方

 成长---自由 2012-07-03

佛教与现代心理学互补的几个切入点

——加里福尼亚整合研究学院东西方心理学博士朱彩方教授龙泉寺讲座

 

 nEO_IMG_IMG_4633 

 

   2012年6月9日,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加里福尼亚整合研究学院东西方心理学博士、国际超个人协会理事朱彩方教授来访龙泉寺。朱教授在美国旧金山圣玛丽医疗中心临床咨询督导受训。习禅20余载。历经人世风霜和甘露,出入中美社会与文化,今天给龙泉寺僧俗二众作了题为《佛教与现代心理学互补的几个切入点》的讲座。

    朱教授首先从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讲,引出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与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皮亚杰认为:一个人的早期发展至关重要。婴儿两三岁或三四岁左右,语言、认知和个性的框架基本定型。现在也有不少学者指出,虽然早期成长很重要,个人发展则是整个一生的事情。一般来说,如果小孩在两三岁、三四岁时不能形成一种长久乃至永恒的依靠感,那他以后这一辈子恐怕心里总是不踏实,总是有焦虑,总是有些问题。所以,早期的抚育,永恒感(ense of permanency)很重要。具体说,婴儿要养成对给他(她)照顾和抚养的人的依赖感和执着感。抚养他(她)的人大多是母亲,也有可能是父亲,也可能是保姆。假如主要是保姆抚养大的也可以,没有关系,只不过小孩子长大以后对他的亲生母亲要疏远一点,但是他(她)的个性稳定发展应该没有问题。只要是他(她)小时候(婴儿,儿童,少年)有靠得住的这么一个人,将来成长时心态就相对稳定。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nEO_IMG_表格

 

   根据这些信息,似乎可以得出结论:佛教的教义总地来说更适合比较成熟的人,用荣格的话来讲,进入后半生的人们。我不太赞成“后半生”才是学佛或修养中国哲学和宗教的合适时期。但我觉得个人的人格(生理,认知,情感等)结构养成后(即进入青年期后),才谈得上“破执着”。如前面所说,年幼时,如果不养成某种依赖感,如果不“立”,不“执着”一点,那么未来的人格养成很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这个时候,要多给他(她)讲一些健康的个性发展。如果精神和哲学上的“无我”思想从小就大量灌输,那么心理学上的负面影响,将涉及未来个性发展,社会交往以及职业工作能力。那时,他(她)可能需要心理咨询来弥补成长期出现的“跨越”。朱教授提出,美国 JACK ENGLER教授的一个观点:“先有我 ,后无我”让大家进行思考……

   在谈到佛教的现代化方面,朱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关于超度与婚礼。当今的社会,当人们一起亲人去世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佛教的超度仪式。而一提到婚礼,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教堂。相比之下,对生命降临于世和婚姻的认同与呵护也是佛教与社会互动中可以考虑的一个角度。

   朱教授又谈到经典的精神分析疗法,咨询者让来访者躺在躺椅上,你对着天花板,他在你后面,就让你自由地讲,自由地联想,他是咨询师,可他不怎么讲什么话,就让你讲,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完全让你释放出来。原理就是,聊就是疗法,讲就是疗法,自由联想和自由表达能够让长期积压在无意识中的记忆,情绪,顾虑,怨恨等等有机会浮现到意识的层面。这个长期积压的东西可能不知不觉(无意识)地干扰了你很久,现在恍然大悟并有机会来解决它。

   近二十、三十年来,佛教静修方法,在欧美已非常广泛的被运用到各种各样的心理疗法中。自从Mark Epstein的著作---《没有思想者的思想——佛教视角中的心理疗法》于1995年出版后,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不具佛教视角的心理疗法看着像是一种过时的东西”。目前,美国自称是静修、禅修的人数不一定比我们国内少,修养的层次也是参差不齐。他们的有些做法已经脱离了亚洲佛教的传统,非常本土化。

   梁淑冥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早熟文化”。朱教授引用“超个人心理学”方面的一些学术上面的报告指出:个人成长中由于“理应完成却未完成的”的经历或事件而导致的所谓超越是不成熟的或早熟的。早熟的超越是不健康的,是假超越。随早熟超越而来的问题将会在生活、工作、交往中体现出来,也会在梦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如果当事人自己察觉到了假超越,或者在咨询中意识到了,那么就有可能找到修通的方法和技术。修通之后的超越在精神分析里被称为“升华”(sublimation)。宗教倾向于宣扬并鼓励超越,但这种超越能否真的达到,或者当事人并不能真正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心理学和心理疗法注重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需求能够循序渐进地得到满足,这一点是值得借鉴的。

nEO_IMG_IMG_4629

 

   朱教授还介绍了正念疗法。据了解,关于正念疗法,正念,最早的文献出处,来自佛教《四念住经》,它在二千六百年前被佛陀第一次正式介绍,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禅法。有时正念也被称为“观禅”或“内观禅”(Vipassanā)。正念,是八正道之一。就是如其实际的明了当下的心、身状态及其变化。或许,我们此时此刻,正坐在椅子上,或者沙发上,或者正站着,翻阅着手上这本书。你是否意识到了这点,在我提醒你之前,你是否知道自己的状态;而在我提醒你之后,你是否意识到你正在阅读这段文字,而这段文字让你产生了什么想法?或者什么感受?是令你有趣的感受,亦或是令你惊讶的感受,亦或是令你不舒服的感受?对这些心、身现象不加评判的了了分明,就是正念。杰克?英格勒与卡巴金,可以算是将正念引入心理治疗的“祖师爷”。“祖师爷”教出来的著名心理学家如黑兹、李娜翰等,吸收了正念的方法之后,在心理治疗方面创造出接受与实现疗法(ACT)、正念认知疗法(MBCT)、眼动脱敏疗法(EMDR)、辩证行为疗法(DBT)。正念疗法的应用在心理疾病方面,已证实能有效帮助焦虑、恐慌、暴食症的治疗。在癌症治疗领域,正念减压疗程能增加病患的对疾病的心理适应,减少疾病引发的压力、焦虑及睡眠失调等问题,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朱教授谈到,科学实证与修行体验之间的互补与界限,当前个人对自己精神现象的察觉包括空灵、圣神(光环、佛光)、入定、无妄无念等。精神现象的体验实际上已是超感知觉、超个人(transpersonal)的宗教或灵性体验.这些体验中的一部分已经可以被现代仪器所证实,如当一个人起慈悲心时,可以检测出他大脑的左前额会充血。通过对生理显现的观测能部分地对应心灵的状态,但这只是初步的。后现代的思潮猛烈批评用科学解释一切的“唯科学主义”,所以在近十年里,以第一人称谈个人修行体验作为另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已经在美国心理学的研究圈子里被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