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芥子

 周口店人 2012-07-10

白芥子
【性 味】辛;温
【归 经】肺;肝;脾;胃;心包经
【功 能】化痰逐饮;散结消肿。
【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嗽。
2.治疗胸膜炎胸腔积液。
3.治疗膝骨关节炎滑囊积液。
4.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结节。
5.治疗慢性炎症性淋巴结肿大。
【用药配伍】配莱菔子,利气消食、祛痰止咳;配甘遂,祛痰遂饮;配青皮,疏肝理气、通络止痛;配苏子,祛痰止咳。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3~9g。
临床常用剂量:3~12g。
大剂量:不宜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或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

Smile体 会
古人称白芥子具有豁痰利气功效,“能祛皮里膜外之痰,有推墙倒壁之功。”
本品性味辛温,只宜用于寒证,阴虚内热者服之很不适服。超过15g,会有胃不适、恶心,甚至呕吐等刺激反应。
对于没有白痰、没有积液的病人,一般不宜使用。对红肿热痛辨证为阳证、热证者不宜内服和外敷。

现代流行的冬病夏治,古代早已有之,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
药方:白芥子21g 甘遂12g  元胡21g  细辛12g
制作方法:上药研细末制成散剂装袋备用。上药为一人三次用量,在夏季伏天使用。
穴位:肺俞<双>、膈俞<双>、心俞<双>
贴法:每次用上药三分之一药面,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分摊在六块医用胶贴上,贴在上述穴位上,固定,一般4-5小时。初伏、二伏、三伏各贴一次,共贴三次,连贴三年。
适应症:
1,符合"支气管哮喘"西医诊断及中医"哮证"缓解期和发作期属"寒哮症"诊断标准.
2,急性发作期属轻,中度者,非急性发作期属间歇性及轻,中度者.
注意事项:贴药当天避免冷水浴。白芥子泥外敷有刺激性,芥子油通过皮肤吸收,能使皮肤红肿、起疱、发痒。这是局部的过敏,要立即将外敷药去掉,不必拘泥于时间限制。约一星期左右能自行恢复,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皮肤科就医。外敷时间过长,则局部红肿、水疱不易恢复。
禁忌症:
  1、年龄≤1岁者;
  2、发热患者,体温超过37.5℃者;
  3、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
  4、贴敷穴位处皮肤破损者;
  5、严重荨麻疹患者;
6、孕妇;
7、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补充白芥子的个人心得:(任之堂主人)
此物辛温走散,能散经络之寒痰,所以有寒痰者用之甚妙!
此物外用宜出现皮肤刺激反应,所以外用时间要把握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