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黄

 閲蘭草堂 2012-07-12

阿黄

发表于:2012年07月11日  

 

       阿黄是我家养的狗。

       农村养狗并不兴起名字,公的就叫狗牯,母的就叫狗母,小狗就叫狗崽,通用!阿黄本来也不叫阿黄,只是为了便于念叨,我暂且叫他阿黄。

       阿黄是在西村的六叔家定的。六叔家的母狗那年产了五只崽,还没断奶父亲就相中了阿黄,父亲说他尾巴粗又翘,不贴屁股,将来肯定是看家的好手。

       进门的时候阿黄有四五斤重,浑身上下都是圆的。圆的眼睛,圆的脑袋,圆的身子,圆的屁股。父亲拿着秸秆在他屁股上擦擦(农村的习俗,小狗小猫擦了屁股再进门),放他进门,他就这样屁颠屁颠的认了这个家。

       阿黄走路的样子极好看,小屁股左右摇晃,肚腩也随之上下起伏。吃饭的时候,能从灶房一路跟你到大厅。只是爬石阶的时候甚是吃力,身子一顿,先把两只前爪举起来,搭在石阶上,后退再那么一蹬,总算是爬上去了。

       半岁的时候,阿黄就不需要爬石阶了,他要是想进大厅,“蹭”的一下就能从晒坪跳上半米多高的檐廊。这时的阿黄脸方方的,胸膛长得很宽,村里人看了都说:“嗯,这是只好狗。”

       阿黄看家的时候,的确凶悍的很。阿黄的吠声仿佛憋着一股真气,从丹田运到胸腔,再从胸腔运到喉咙,那声音能把来人的毫毛都震得一颤一颤的。

       不看家的时候,阿黄就跟着上山。在山里的阿黄是野的,扑风引蝶,四处乱窜,一下就不见了影子。想要见他,呼声口哨,他才肯从刺丛里钻出来。身上黏满了讨嫌的“猪头婆”(一种植物的种子,很黏毛发)。

       阿黄再大些,就跟我去捉田鼠。冬天闲置的农田,田埂上有许多鼠洞。冬天缺粮食,洞里的老鼠正郁闷着呢,那料还来了两个添堵的。

      寻了几个门口有新土的鼠洞,我让阿黄在一端洞口守着,我抓一把秸秆,点燃了往这边洞口里塞,洞里的田鼠估计熏得够呛,慌神的从阿黄守着的洞口跑出来。“阿黄,拿下!”阿黄一扑一咬,真的就拿下了。

       阿黄有个毛病,就是会经常跑回六叔家。堂弟也拿饭来喂,他竟然就赖着不走了,得我去把他揪回来。母亲气恼,把阿黄数落了一遍:”你这没良心的,天天好吃好喝的养你,连家都不认。“阿黄想必也知道母亲不高兴,于是平趴着前腿,耷拉着脑袋,眼睛愣愣的看着母亲,喉头呜呜咽咽的给母亲赔不是。

       母亲说:”想是阿黄也寂寞了,要不给他讨个媳妇吧。“

       阿黄的媳妇是个”童养媳“,进门时跟当年的阿黄一样敦实,秸秆擦过屁股之后,也屁颠屁颠的进了门。阿黄似乎对这段包办婚姻不甚满意,并没有很喜欢他的新媳妇,吃饭时占了大半个碗口,只给他媳妇留下一条缝。

      很快阿黄媳妇就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只是性子太花,经常跑到外面招惹村里的公狗。那年秋天,阿黄媳妇产下了第一窝崽子,其中几只竟有些沙皮狗的模样,看来这绿帽阿黄是戴定了。哎!悲催的阿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