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

 昵称10397293 2012-07-12
 

读《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

生命很奇妙,让我们天生能够有权利当“父母”,但我们也要承担起“父母”的义务!

而并不是我们天生就会当父母,所以,我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

在杂乱的暑假,终于又断断续续的全部看完又一本育儿书《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

虽然这本书不是我所看的育儿书里面最好的一本,但由于他有很多的教育小例子,易产生情感的共鸣或深思,里面一些话语还是相当的精辟,还是值得推荐和阅读的。

这本书吸引我的一句在于“教育,要着眼于未来”。

现今的教育,更多的是急功近利,父母只看到孩子眼前的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成“人”教育;当我们棒喝孩子之时,效果似乎是立竿见影,但却痛了孩子的身,伤了孩子的心,孩子体会不到幸福感,体会不到这是为自己好!

我们的教育将会带给孩子什么?这或许需要等20年后才知晓,但教育不能重来。

家,就是一本翻旧了却舍不得丢掉的书,外表平淡无奇,里面蕴含着无尽的东西。——美国作家古德《家庭》

你现在的教育,决定了你的儿子或者女儿,以及儿女的儿女的未来究竟是怎样.......你的教育,很可能影响的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兴衰!——孙云晓

现把里面个人认为比较赞同的观点再次摘抄,以提醒自己更好地育儿!

感悟一:爱的技巧——有收有放、有严有慈的爱

1、赏识孩子吧!即使他一无所长,家长也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父母的欣赏与爱,就像孩子内心深处的一团希望的火种,真正的好父母,会加上一把柴火让它燃烧更旺,而不是用一盆冷水将他浇灭。

2、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父母不能同时严厉和温和。只有一个严厉一个温和,家长的教育才能更加的理智和温和。——但当一方正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请不要立即反对,要配合,然后私下和孩子交谈,让他在认识到自己错误同时,体会到严厉妈妈(爸爸)的用心良苦与爱

3、孩子本是一块璞玉,就看父母是不是能工巧匠,将其塑造成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慎刻下缺乏理智的一刀,刻下不科学的一刀,孩子的医生只能是盲目疮痍。而在这无数的“错误一刀”中,溺爱带来的恶果尤甚。溺爱就像一瓢热水,一不小心就会伤了孩子尚且稚嫩的“根系”,让他的一生都萎靡不振,不能成才。

4、如果一只鸟没有翅膀会多么悲哀,但如果有翅膀却不能飞翔,会悲哀三倍。如果家长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点头称是,那孩子终有一天也会变成有翅膀却不会飞翔的小鸟。

感悟二:慢着点,精雕细琢出好性格。

1、教育就像煲汤,要想煲出营养而美味的老汤,必须沉住气,耐下心,用小火慢慢褒。家长放慢教育的脚步,这就相当于给男孩一些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去成长

2、好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坏性格也不是一时半会就会消失的。每个孩子不是机器人,他是活生生的人,他的性格是在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慢慢形成的。

3、所谓的教育,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成人凭借自己的洗好为所欲为的对待他们,也不是强行向他们灌输某种观念,更不是强迫他们去做某些事情......真正的教育实际上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4、孩子的优秀来自于家长1%的改变,家长只需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和思维方式,也许孩子的整个一生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5、危险意识是一种神奇的护身符,拥有它,即使经常处于“危险地带”孩子也会相安无事。

感悟三:“帮”着点,学习力是人为塑造的

1、我们可以给予孩子一切,唯独不能给予他们未来,却能赋予他们收获精彩的能力;我们不能给于孩子成功,但我们可以赋予他们走向成功的欲望;

2、学习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开了窍,自己真正顿悟了,他们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成绩也才会提升

3、孩子的学习道路就是一段充满荆棘的山路......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山顶,而应更多的关注他们的伤口是否愈合,是否在信心十足地轻装赶路。

感悟四:细着点,在小问题上多用点心

1、“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作为家长,要想让孩子拥有一个漂亮的人生,就必须用上那么一点心,辛苦上一阵子,有智慧的为孩子的人生之钟上紧规律的发条。

2、惩罚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罚,在小错上严厉一些可以避免酿成大错;大错上宽容一些可以使男孩学会感恩父母;

........

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也不能重来,让孩子取得高分并不是目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才是关键。

结语:好家长并不一定有教育孩子的天赋,他们只是把唠叨和抱怨的时间用在学习和总结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