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香港的另一麵》五十年前的震撼影像(續)

 沪学 2012-07-14

《香港的另一麵》五十年前的震撼影像



  
  
  
香港是一個奇特之地,它不僅有一百年以上的殖民史,而且還是近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但出於各種原因,一般人對香港曆史的這種特質缺乏了解。近三十年來,香港的意義越來越為國人所熟悉。特別是九七回歸之後,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得以近距離地觀察香港。不過,香港那深邃的一麵仍然不為人知。現在,通過蒙敏生的影像,香港的這“另一麵”開始呈現出來,更重要的是,以蒙敏生漫長的攝影生涯和獨特的左派經曆,他所告訴給我們的,就不僅僅是香港的繁華,還有香港的掙紮。從這個意義來說,蒙敏生的“香港”是不得不知道的。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斷麵·斷麵——從1968年“九一八”國恥紀念日到1969年農曆新正

  
  
1968年,蒙敏生五十歲,所謂知天命的年紀,已經不算年輕了,但他的生活和拍攝依然青春活潑。除了記錄社會民生,藝術性最高的“擬革命”和“美人”序列也是在這個年紀完成的。在蒙敏生的底片中,有從1968年“九一八”國恥紀念日到1969年農曆正月初一期間拍攝的多卷,這個階段的部分底片夾上準確標注了拍攝時間和地點,這給了我們揣摩他當時生活與心理的一個準確的時間坐標。雖然隻是一個斷麵,卻很有意思。讀者可以跟著蒙敏生這個期間的拍攝路線,先對香港的多個側麵獲得大致的印象,同時我們也可由此一窺蒙敏生多元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所以我們選擇了“斷麵·斷麵”作為本書的開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80年代,香港新界街頭,反對日本篡改教科書簽名活動。香港的近代史交織著國仇家恨,在香港高速的現代化進程中,香港民眾心底仍然籠罩著被殖民和被侵略的悲情,並擇機釋放。本年9月18日,蒙敏生到中環日本領事館門前,參加了紀念九一八事變勿忘國恥紀念活動,在那裏呼口號,合唱《鬆花江上》。當日下午則到三十公裏之外的新界西貢拜謁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抗日紀念碑。他對兒子說,九一八紀念活動他是“年年參加,一次不落的”。目前尚未從蒙敏生的作品裏看到1968年九一八紀念活動的記錄,但這張圖片可以從另一側麵展示香港民眾的愛國之情。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8年9月24日,香港九龍大角嘴,疲憊的賣水果少女。左上方柱子下還有一個小童睡在水果箱裏,大概是姐弟或姐妹同在街頭求生活吧。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8年10月6日——這天是中秋節,蒙敏生和朋友們去爬山,遠景就是著名的獅子山。這卷底片的自製片夾上有一段說明:”爬山俱樂部隊友於 1968年中秋節日從羅漢塔山,夜攀鳳凰主峰。觀賞本世紀最後一次中秋月食。領隊者鍾庸大夫。同行者有孫寶富、蒙敏生等十三人,其中有兩名女闖將。“這幅圖片中正好是十二個人,蒙敏生作為攝影者不在其中。從中我們看到,當時的香港民眾的生活是多元的。即便所謂“左派”,“革命”之餘也有其愛好或閑情逸致。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9年2月18日,香港長洲島。這天是正月初二,大人小孩都是新衣新裝,孩子們在玩自行車,修車人照樣出攤掙生活

  
  
革命·浪漫
  
  蒙敏生是一個記錄者,但他的攝影絕不僅僅局限於記錄。真正的“左派”總是前衛的,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光芒。一個強烈地受到為勞苦大眾謀福利的理想主義感召的人,不會僅僅滿足記錄革命和底層痛苦,於是他的攝影中出現一大批先鋒性的、創造性的主觀作品,其內容和水準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2006年12月,本組作品以《革命與浪漫》為題出現在連州國際攝影節上,並獲得了這屆攝影節的金獎。中外評委沒有爭議地將這個獎頒給了蒙敏生,這是對他的攝影在藝術和攝影史上的一個肯定。
  
  首先,塵封四十年的作品一經現世,中國的攝影史恐怕隨之要改寫一筆。因為當今中國走紅的前衛藝術家們運用的創作式樣,蒙敏生竟然是在1960年代就大量運用。他營造他想象的、理想的、典型的生活情態。這不是簡單擺拍,而是真正的到位的創作,在技術上也很成熟。
  
  其次,其香港身份(地點、模特、作者)又使作品平添一層含義,使作品的內涵和想象有了國際背景和與大陸對照的意味,其中的意義豐富而魅人。
  
  蒙敏生的攝影有極大的寬容度,作品中也有不少擺拍的美人,讓我們看到那花樣年華的一麵。這是內地當時不曾有的,和革命的理想放在一起,又多一重味道。革命和浪漫的組合,出於編者的有意,卻也是當時他生活的兩方麵,它們一起構成真正“左派”的古典價值體係。
  
  這組作品是造詣高超的藝術品,但我們仍然可以當曆史來讀。無論是布景擺拍的“擬革命”,還是風姿綽約的美人,都可以給我們許多信息和思考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約1969年,蒙敏生在香港創作的置景造型攝影—“知識青年和貧下中農”。圖中的塑料桶、塑料繩在當時的大陸是十分罕見的,在香港則已經是普通的物件。其實,香港的工業起飛,塑膠工業本是一大門類。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這也是擺拍的香港“左派”組織“搞革命”的情景,畫麵上的孩子為了不擋著正麵的毛主席像而躺在草地上。站著的、坐著的、躺著的、故作嚴肅的和喜笑顏開的,畫麵上都有。笑著的青年抱著一個大“喜喜”字,他們在報什麼喜呢?大家都在為資本家打工,喜從何來?畫麵上營造出的“革命”在相當程度上是對大陸“文革”的戲仿,但是他們為本階層而訴求的動機卻是真實的。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約1969年,蒙敏生在香港創作的置景造型攝影—“知識青年和貧下中農”。圖中的塑料桶、塑料繩在當時的大陸是十分罕見的,在香港則已經是普通的物件。其實,香港的工業起飛,塑膠工業本是一大門類。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這也是擺拍的香港“左派”組織“搞革命”的情景,畫麵上的孩子為了不擋著正麵的毛主席像而躺在草地上。站著的、坐著的、躺著的、故作嚴肅的和喜笑顏開的,畫麵上都有。笑著的青年抱著一個大“喜喜”字,他們在報什麼喜呢?大家都在為資本家打工,喜從何來?畫麵上營造出的“革命”在相當程度上是對大陸“文革”的戲仿,但是他們為本階層而訴求的動機卻是真實的。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5年,粵劇《山鄉風雲》麵世,劇中女遊擊隊長劉琴由紅線女主演。該劇取材於解放戰爭時期發生在廣東四邑地區中共領導的遊擊隊與當地反動武裝鬥智鬥勇的故事,作為經典現代粵劇頗有影響,有“北有《紅燈記》,南有《山鄉風雲》” 之謂。蒙敏生在廣州觀看此劇後,在廣東粵劇院購買了木製手槍,回到香港後拍攝了本照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這張人像展現了蒙敏生高超的攝影技巧。雖然她愛的目光投向的是一個西洋的布娃娃,但正是如此,其內涵有了撥動人類共同情感的普適性,整個畫麵充溢著美好和母性的光輝。這批作品均拍攝於1960年代。

  
  
 漁民·海洋
  
  香港的地理風貌就是“山海之間”,香港的前世呢?香港人總是說,香港本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就像我們說現在的深圳 “原來是一個小小的漁村”一樣。所以,漁村、漁民就是香港的根,海洋則是香港的母親。在蒙敏生的攝影中,漁村漁民占有較大的比重,其中又以大澳漁村著力最多。香港的漁村漁港分布在大大小小的離島上,在香港海域被稱作“離島”的島嶼有兩百多個。一個“離”字凸顯了它們在地理和文化上的邊緣性質,正因為 “離”,像大澳漁村至今還居住著古代南海船民的後裔,部分保存著早期香港的漁村風貌,成為香港的曆史標本和懷舊之地。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0年代,大澳漁村一角。海灘上是臨水而建的棚屋,左上角處是鹽田。大澳漁港被三湧分為兩地,縱橫的水道和水上棚屋構成這裏的獨有水鄉情境,故有“香港威尼斯”之稱。大澳曾是一個主要漁港和駐軍鄉鎮,一百多年來為香港的產鹽區,現今仍為寧靜的漁村。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0年代初,香港離島上曬鹹魚的小姑娘。大澳、長州等離島最為著名的水產是鹹魚和蝦膏。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1年9月,香港長洲島,造漁船。長洲島約三平方公裏,以漁業經濟為主,故造船業發達,全盛時期有船廠、修船廠、槳櫓廠二十多家,還有漁絲廠、漁鉤廠等漁具業。傳統的食品加工則有涼果、鹹魚、蝦榚、梅菜等。而今傳統生計日漸式微,洲民亦大部分往港島謀生計,旅遊業成為長洲主要經濟來源。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0年代,香港大澳漁港棚屋區。

  
  
傳統·時尚
  
  作為國際大都會,香港是時尚的,但香港也有十分傳統的一麵。1960年代,香港剛剛步入工業化的軌道,此時,表象的民俗樣式都表現得十分完整,而更重要的是,人們對傳統精神的倚賴程度始終較高。在精神層麵,中國傳統的倫理觀、道德觀和家庭觀在香港的傳承要超越大陸。雖然一百年裏一直處於多元文化的侵潤中,但香港始終保持著中華文化脈絡的主流地位,同時又具有鮮明的嶺南文化特色。作為經濟自由港和法製較為完備之地,香港為多元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土壤。再者,香港擁有的眾多離島的自然地理條件,也為傳統文化麵對現代社會的侵蝕起到了一定的屏障作用,所以直至今日,傳統文化在香港的離島上表現得更為突出一些。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9年新春,新界一古村裏。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0年代中期,香港,文府喜宴上合影的青年人
  
  內涵很傳統,衣著很時尚。一色的喇叭褲,是幾年後流行於大陸的先聲。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0年代,香港淺水灣沙灘。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0年代末,港島卜公碼頭。卜公碼頭是香港早期勝跡,建於1901年,是市民夏天乘涼的勝地,1960年代中因填海而被拆除,新卜公碼頭隨即在新填地外建成,但亦於1990年代初消失。

  
  

  
  
這批底片絕大多數是紀實攝影,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記錄香港方方麵麵的社會生活,尤其是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香港的農夫、漁民、碼頭工人、作坊、工廠勞工、社會活動、有軌電車、市井茶肆、民俗風情、中產階級、港九工人運動、香港風光、香港城市建設等等,這形成了一部連續的香港圖片史證,僅僅從曆史學、社會學意義而言,這就十分珍貴了;從圖像內容而言,蒙先生記錄的是香港的另一麵,這就是:概貌之外的細節,成就底下的磨難,浮華背後的苦楚,功利之上的理想……同類相恤,他的攝影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給蒙先生加一頂 “香港人民攝影家”之冕。當我第一次看到這些底片時就感歎,直到1990年代,我們還相當閉塞,不知道大陸之外在為什麼拍?怎麼拍?拍的如何?我們將大陸幾位八十年代開始自覺、平實記錄社會生活的攝影家稱為紀實攝影的先知先覺者,看來是我們的孤陋寡聞下對他們的一種過譽。就攝影而言,香港的蒙敏生等人覺醒更早、實踐更多、功利性更少,中國攝影史將無法忽略這樣的人物。

  
  
孩子·老人

  
  
孩子和老人,這是人生的兩端。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他們的表情、衣飾、言行,可能更接近於自然天真。從他們的臉上,或許更能接近真實地觀察一個社會的狀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0年代,漁村兒童。香港貧民階層的孩子,一般十歲左右,
  
  就要做擔水、劈柴、洗衫、煮飯、喂豬和帶弟妹等家務。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0年代,塗鴉的少年。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0年代,香港街頭,兩位耳語的老人。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9年2月,香港大澳,坐在簡陋板屋前的老人。
  
  門口的春聯是“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橫批是“向陽花開”。

  
  
田園·城市

  
  
 香港山多,香港城市建成區麵積隻占整個城市麵積的六分之一左右。由於香港的地理特點和政府對土地開發的嚴格控製,城市區與鄉村之間始終存在著明確的界線。所以香港的一千多平方公裏土地大部分是由山嵐、鄉村和田園所構成。19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前,香港大部分區域的鄉村田園風貌則更為典型。
  
  1960年代,香港的主要城市區域是港島和九龍,中西建築環抱維多利亞海灣,一派青山碧海、中英文化交融的城市風貌。自1970年代起,香港以驚人的速度崛起,香港的城市與人口增長的矛盾達到了空前的程度,於是開始在新界建設新城,先後有十一個新城建成。正因為多山,使城區之間產生了適當的舒密分割,密集的高層建築與周圍起伏的山嵐形成了緊湊和舒朗的鮮明對比。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香港是山水城市,城市和田園就在山水之間。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0年代,香港某避風塘。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0年代初,“一線天”似的擁擠的居住環境,是香港的一大特點。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0年代末,從獅子山俯瞰九龍半島。

  
  
勞動·人生

  
  
早期的香港是一個以轉口貿易為主的港口城市,圍繞轉口貿易的航運、碼頭、倉儲和船舶修造等業比較發達,近代香港勞工主要是為上述行業和市政工程提供勞務。勞工主要由產業工人、手工業工人、店員和船民艇夫等構成,他們絕大部分來自內地移民,大多是廣東破產的農民、城鄉手工業者和近海船民之家。
  
  二戰之後,香港步入工業化的軌道,快速地由一個港口變成為一個以工商業為主的資本主義社會。工商業的高速發展也使得勞工群體迅速增長,而勞工與資本家及統治者亦一直不斷角力。1960年代,勞工的權益、福利和生活水準得到逐步的改善,但就整體而言,勞工階層沒有同步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仍然處於社會的下層,但香港經濟起飛的首要功臣正是成千上萬拿著低薪苦幹的普通勞工。1970年代,香港電視節目《獅子山下》是表現升鬥市民生活的寫實故事,其主題曲在香港深入人心,廣為傳唱,表現了香港人生和精神,也十分感人——

  
  
人生中有歡喜
  
  難免亦常有淚
  
  我們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
  
  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
  
  同處海角天邊
  
  攜手踏平崎嶇
  
  我們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0年代,在街頭小吃攤忙碌的攤主。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0年代,香港的有軌電車,俗稱“叮當車”。1904年起,有軌電車便在港島北部沿海岸線運行,至今有軌電車仍然是香港最具效率及經濟實惠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世界上仍在服務中的唯一的雙層電車車隊,每日平均接載二十四萬人次的乘客。“叮當車”屬於香港草根階層,還擔負著香港的懷舊與文化傳承的意義。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約1969年,香港街頭風雨人生。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6年,老彙豐銀行大廈前。彙豐銀行即“香港上海彙豐銀行”,一般簡稱為彙豐銀行,是香港的發鈔行之一。時值龍年春節,所以銀行大廈上有二龍戲珠圖和“恭喜發財”的祝詞。

  
  
紅色·香港

  
“文革”波及香港,蒙敏生等“左派攝影師”除了記錄“左派”運動,也常常搞一些革命題材的“靜物攝影”和“造型攝影”活動。他們與“大華”、“裕華”這兩個大型國貨公司有緊密聯係,一旦大陸有什麼“文革”瓷器或雕塑到香港,必定第一時間通知他們,供他們攝影創作之用。他們以這些“文革”瓷器為主體,再加上布景營造出革命的主題,所以在蒙敏生的鏡頭裏有一批以“文革”瓷器為基本道具的圖像。
  
  香港的“左派”和大陸的“革命群眾”是有相當的差異的,但他們的狂熱也曾導致過群體性的癲狂,比如1967年5月,香港“左派”在大陸“文化大革命”的波及下,舉行了一次對抗英國殖民政府的暴動,當時的參與者稱之為“反英抗暴” 。事件由最初的罷工、示威,發展至後期的暗殺、放置炸彈。結果五十一人直接在暴動中喪失性命,另外有超過八百人受傷。香港“左派”的社會、經濟、組織、思想背景都很複雜,當有專著論述,本節圖片僅為讀者了解這段曆史提供一個線索。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1年,港九勞工子弟學校運動會,富有勞工特點的團體操。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1年,港九勞工子弟學校運動會。手風琴全部是天津產的鸚鵡牌。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8年10月,香港某貨場碼頭。如果不加說明,很難看出這是香港。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8年前後,香港“左派”在香港新界組織活動,懵懵懂懂的兒童被組織起來唱語錄歌。

  
  
相望·大陸

  
  
蒙敏生的家眷在廣州,每年他都會回幾次廣州。每次總是帶著照相機回來拍照片,在廣州街頭巷尾裏轉悠。當時的廣州街頭,脖子上掛著照相機的人不多,又是港客打扮,有一次竟被人誤為間諜,扭送到派出所,幸好登記的派出所出麵擔保解釋,說這老頭曆年來都是遵章守法的“港民”,不是“美蔣特務”,才放他出來。他拍攝的廣州,一是風光,二是革命的、美好的一麵。這和他當時的思想傾向有關,同時也應該是一種無奈,因為當時港客所拍攝的照片必須在廣州衝洗,經過嚴格審查後才能帶出境外。這些有關大陸的照片現在也是彌足珍貴的,編製此節,是希望讀者對同時期的香港和大陸的社會狀況有一個對比。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7年5月1日,廣州“人民橋”通車,這是廣州珠江河麵上第二座橋梁,也是1949年後建造的第一座橋梁。當時廣州兩大群眾組織“武鬥”一觸即發,因此沒有舉行通車儀式。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8年,蒙敏生家眷在廣州海珠廣場。背後的樓房是二十七層高的廣州賓館,是當時大陸最高的樓房。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69年前後,廣州動物園。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片說明:1970年代初,廣州人民橋下,交通警察和騎自行車的人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