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全盘点理财消费陷阱谨防被套(8)

 赫堇轩 2012-07-17

骗子们顺应这部分人的需求,制造出所谓“无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比如产权式酒店、托管造林等,出售给他们。为了增加这些项目的可信度,他们有时会在项目中引入第三方“担保”,从而让投资人彻底放心,而担保人表面上是某某担保公司,实际上就是他们自己。

迅速给你“甜头”

骗子们利用人们幻想赚“快钱”的心理,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让投资人获得“收益”,从而消除投资人的疑虑,增强投资人的信心,诱使投资人敢于“大举投资”。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非法集资陷阱、黑基金陷阱,都是如此。

披上合法的外衣

骗子们大都为自己的项目披上合法的外衣,从而增加投资人的信任度。比如托管造林陷阱就极力宣传“托管造林”模式是响应中央9号文件的精神,是国家鼓励社会主体参与林业建设和投资的新模式,欺骗投资人。

虚构“有实力”的形象

骗子们大都对自己进行过度包装,经常以“大公司”、“集团公司”的面目出现,号称注册资本数千万或上亿元,业务涉及多种产业,他们还租用高档写字楼,开着高档汽车,其目的是骗取投资人的信任。

构建“神坛”,打造“神人”

骗子们通过各种方法,在诸如炒股等领域,构建“神坛”,打造“神人”,吸引崇拜者,诱使他们对“股神”顶礼膜拜,骗取钱财。

告诉你是创新项目

“创新”项目意味着前无古人,投资人没地方去调查和比较,难以获得充分的信息,比如托管造林陷阱、分时度假陷阱等,都是如此。

告诉你是海外项目

海外项目同样意味着投资人没有地方查询,骗子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比如原始股陷阱正是如此。

如何规避投资陷阱

克服自身的弱点

设计陷阱的骗子们固然可恨,但是他们并没有从你的口袋里抢钱,而是设计了圈套,让你自己心甘情愿把钱掏出来。他们充分利用了投资人自身的弱点,屡屡得手。下面,看看人们有哪些弱点:

贪婪、贪便宜

不少人幻想天上会掉馅饼,其实天上根本没有馅饼,天上掉下来的只有雨、雪、冰雹。

企图走捷径

有些人幻想快速致富,一个月走完别人走了10年的路,一口吃成个胖子,通过一次投资就完成“原始积累”,成为富人。可惜,这个世界上偏偏没有捷径,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无知

投资是需要知识和经验的,有些人既无投资知识,又无投资经验,却利令智昏、轻信谎言,他们被骗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众

有些人看到别人投资一个项目,自己也跟着去,认为那么多人参与的投资项目肯定没问题。殊不知,在投资方面,“群众”往往是错误的。

冲动

冲动是投资的大敌,要在投资市场上生存,就要学习“柳下惠”,要坐怀不乱。

心存侥幸

很多人认为痛苦与灾难离自己很远,即使灾难已经开始降临了,仍然认为自己可以幸免。

好了伤疤忘了疼

人们往往容易记住幸福的事情,对痛苦遗忘得很快。比如有的股民曾经吃过电视“黑嘴”的亏,现在又被网络“黑嘴”骗了。

运用6步自问法

人们要想规避投资陷阱,首先要学会以怀疑的态度面对任何投资机会,千万不能轻信任何人。一个投资项目如果听起来过于完美,那它基本上就是假的。在面对一个非常诱人的投资项目时,需要先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有这么好的事情,他们为什么自己不干?难道天上真会掉馅饼吗?这里,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提出一个审视、确定各种投资陷阱的方法:“6步自问法”。力求帮助人们释疑解惑。

第一问:是什么人卖给我产品?这个人有信誉吗?

这里说的人是“法人”,就是人们常说的公司、企业。除了政府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例如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对其他所谓“法人”都不能轻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