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七电学部分第一讲电荷
2012-07-20 | 阅:  转:  |  分享 
  
________学习力提升专家

暑期专用教材初二升初三WULI物理

七、电学部分:1.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

一、学习目标

1、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2、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验电器构造、原理.

4、怎样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应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决问题。

2、难点:理解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和摩擦起电的实质。

三、学习指导

1、实验:探究摩檫起电现象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小物体,摩檫过橡胶棒能轻小物体。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轻小物体,摩檫过玻璃棒能轻小物体。

(3)如图所示实验,摩檫过的塑料梳子能轻小物体。

(4)如图所示实验,将摩檫过的梳子(塑料棒或尺子)靠近自来水细水流附近,水流将会____________。



一些物体被摩檫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总结:带电体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A、尼龙衣服容易吸附灰尘B、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易分开C、装食品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杆,手会有触电的感觉。

2、两种电荷:(研究发现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电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电荷.

3、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的现象。

(2)用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现象。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________的现象。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两个小球互相吸引,则能否判定两个小球带有异种电荷?

2、两个小球互相排斥,则能否判定两个小球带有电荷?

总结:1、两个小球互相吸引,则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小球互相排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验电器

(1).实验室里常用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

(2)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1)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2)如何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5、信息窗

近代科学进一步揭示出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中性的。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的时候,它的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它就显示出带正电荷;相反,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跟多余的电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显示出带负电荷。







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所以,摩擦起电实际上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小结:摩擦起电的原因

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由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转移到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四、巩固练习

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用丝线悬挂着的铜金属小球。

(1)如果小球被吸引图(a),那么小球带电或。

(2)如果小球被排斥图(b),那么小球带电。



3、甲、乙、丙三个带电物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甲物体带________电。

4、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衣时因起电,发生的缘故.

5、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而具有了的性质。

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7、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A、塑料与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人触到桶的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简答:

(1)在天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头发随梳子上下飞舞,停止梳头时,头发显得很蓬松。请解释这一现象。

(2)在联欢会上,同学们把五颜六色的气球与窗户上的玻璃、黑板等摩檫几下后,气球就会被“沾”在玻璃上、黑板上,把教室装扮得格外漂亮,请解释一下气球“沾”在玻璃、黑板上的原因。

(3)将两个气球充气后挂起来,让它们碰在一起。用毛织品分别摩檫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电荷:电子发生了转移



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



物体带电



电是什么



种类:正、负电荷



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方法:摩擦起电



课堂小结









献花(0)
+1
(本文系春蝉的幸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