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穷小子变成百万富翁

 云中公子 2012-07-22

  故事有头尾,人生有无常,拿别人的事儿出来遛遛,好赖的不重要,可以当个玩笑,找找自己个儿的影,算是对个号,看看到底是几斤几两……
  
  有点儿毛病的李彦宏
  文/李京光


http://forum.book.sina.com.cn/slide.php?tid=3505819#p=1




  读过几句诗词的人都知道,有一句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确实有文化,也挺负责任的,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好的东西。虽说它不是绿油油的蔬菜,也不是红通通的牛羊肉,但它的营养却是相当的高,一直到今天或者将来,我都是一万个的相信,它不但能补充身体,而且还能滋润心灵。其实这么想的人肯定不只是我一个,一定还有那个年轻的李彦宏,要不人家干吗给自己的买卖起个名字叫百度呢。
  
  提起百度,不知道的少,那可是一个大买卖,干的活儿是以前少见的,说白了,就是不见面地帮人搭桥联系事儿。别看这活儿听着简单,技术要求可高着呢,人家代表的就是看得见的、摸不着的现代科技,玩儿的是高深。要说百度公司有多大,听着就够吓人的,如果把实的地方和虚的地方都算一块,那可就是要多大有多大,人家现在已经把自己整成了地球上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整个地球上最大的中文网站。
  
  百度公司的创始人就是李彦宏,虽说他不常在电视上露脸儿,但知道他的人却是数不胜数,买卖大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些原因有些说不清,我猜是因为这个哥们儿长得挺招人稀罕的,再加上说话办事儿啥的细声慢语的,很有一套,所以亲和力也就跟着上去了,让人想忘一时半会儿都忘不了了。
  
  李彦宏出生在山西的阳泉,那地方有历史有文化,自然风景也挺美,是个不错的城市。李彦宏从小就在那里长大,每天就是上学去学校,放学就回家,目标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大人们的话说,他就是一个惹不了事儿的、生不了非的好学生。别看李彦宏平常不吱声不蔫语的,心里的想法可是一点儿没少过,除了有远得能绕地球的理想和目标外,还有的是像其他少年一样不规矩的青春期,这事儿是秘密,只要他不说,谁也甭想知道,就是百度你也百不出来。
  
  人在小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慢得像头老黄牛似的,吭哧吭哧的,看不着个尽头。别看李彦宏平常不紧不慢的,像个没事儿的人似的,其实他比谁都急。你想啊,他的理想那么远,等起来简直能把个人给熬个半死,就是性子再慢的人,他也是容易挠个墙或者上趟树。终于,他外表没事儿地、心里是不少事儿地熬到了十九岁。这一年对于他来说,意义那是相当的深远,因为他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远行,去让很多的人艳羡得要命的北京大学上学了。走的时候,李彦宏只是打了一个不大的行李卷儿,没顾得上做其它多一点儿的准备,说实话,他那时候哪还顾得上那些呀,心里想的只有很远又很近的北京。北京,北京,我爱你!他心里想着的、嘴里念叨着的全是这些。
  
  在北大,李彦宏学的是信息管理专业,这个专业让外人挺难理解的,猜不出一个信息管理能有啥技术含量。其实别人哪里知道,在北大的那四年的没日没夜的学习,让李彦宏对搜索的真正意义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明白的认识,可以说是打下了一个结结实实的、牢牢靠靠的基础。而在美国学的计算机专业,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整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机器工具,同时也因为见识了互联网,这个连做梦也梦不到的新鲜事物,而兴奋得找不着了美国的北。
  
  李彦宏能绕过半个地球,来到这个曾经被我们看成是个大坏蛋的、不是好人呆的美国,应该说算是一个相当幸运的人生经历。一来到美国,李彦宏便整明白了一个以前没有整明白的事儿,人家美国不光是一个花花的世界,还是一个在科学技术上玩儿得比我们转得多的国家。从上学到上班,他在美国一共混了八年,八年的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非常的长,脑瓜好使的他早就学会了这里的游戏规则,当然,也改变了他的很多想法。
  
  李彦宏在美国上完学后,就在在人家美国已经很有名的硅谷那片儿上了班。当时很多中国人还以为硅谷是一个山谷或者峡谷啥的,其实那是咱们不了解情况,说明白点儿,硅谷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这个开发区或者那个科技园,当然了,咱的跟人家的比,还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也是没法比的。
  
  在硅谷上班的那几年里,李彦宏先后当过道琼斯的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国际知名互联网的资深工程师。所以,对硅谷的那些事儿,他比谁都明白。不过,真正让他改变很多想法的还是硅谷的文化。硅谷的文化倒也不复杂,人家讲究的是玩儿了命地投入,只要股票能上市,失败了不算啥,大不了从头再来。正是因为见识了这些,他在1999年写的那本《硅谷商战》才那么有鼻子有眼的,看起来像个真事儿似的。这一拨拨的、一茬茬的打破了头的商战,曾让他自己都一脑袋怀疑地问自己,这么多的事儿已经够麻烦的了,你有必要再加个不知道是大还是小的事儿吗?可是随后,他又坚决地认为,这时候不战啥时候战!说不准笑的是谁呢!
  
  其实李彦宏能不怎么咬牙地下这么痛快的决心,要感谢的就是他的媳妇。都说这人有啥不如有个好身体,我套用这句有道理的话再整一句有道理的话,这男人有啥不如有个好媳妇。这话在李彦宏那里可是绝对的好了使。说起这些事儿,话还真是挺长的。当年李彦宏跑去了美国,虽说啥事儿都还是顺利的,但让人看不着的情感世界里头却是冷清得要命。没办法,那都是缘,他知道急也是白急。就在李彦宏没日没夜地等着、没时没晌地熬着的时候,那个一辈子让他疼着爱着的女孩儿,啪嚓地一下子就从天上掉到了他的眼前——他就是李彦宏现在的媳妇马东敏。
  
  李彦宏和马东敏算是闪婚,从认识到结婚总共才六个来月。说起他们结婚的事儿,李彦宏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啥失误,倒是笑得像一个占了大便宜的孩子。因为李彦宏刚认识马东敏的时候,他还只是华尔街上的一个啥名没有的、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人物,但他有的是脑力,就像他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天赋一样,他在追求女孩儿方面也是了不得的,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便将这个看着漂亮的、用着有水平的女孩儿马东敏给划拉到手。
  
  1997年的时候,李彦宏在信息技术领域整成了数得着的专家后,花花绿绿的美元便开始大把大把地、呼啦呼啦地往他兜里进了,憋屈了好久的他终于敞敞亮亮地、乐乐呵呵地买起了豪宅和名车,过起了悠哉游哉的美国式的小康生活。看着丈夫整天像个闲人一样,不是栽个花的就是弄个草的,马东敏一下子就急出了火,她一狠心,就把丈夫侍弄的那些东西统统地拔了出来,并且一会儿高一声地、一会儿低一声地对丈夫说,我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只是一个加利福尼亚的农夫!
  
  媳妇的话把李彦宏刺激得够戗,脸上的颜色那是一阵红来一阵白,坐在地上那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不是吗,一个大老爷们儿,年纪轻轻的,应该多干点儿事儿才对,这刚啥时候啊,玩儿的是哪门子的悠闲。这样一想,李彦宏的决心当然就上来了。
  
  啥事儿只要是想好了就得干!1999年还没过去,李彦宏的怀里揣着从美国费劲巴拉地整来的1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坐上了回国的飞机。说这些钱来得不容易,是因为它们是用李彦宏在美国的房产和不能变现的期权做的抵押。在飞机上,他没少的寻思,可以说是寻思了一遍又一遍,毕竟将来是个谁也不知道的未知,很多事儿不想是不行的。谁都知道创业不是那么好创的,弄不好是会出人命的,用著名的财经主持人袁岳的话说,创业基本上仅次于找死,坠楼的死亡率是99%,而创业的死亡率是98%。不过,那时候飞机都已经上了天,再想回头的路肯定是没有的了。李彦宏这个人不信邪,别人越是说不好整的事儿,他倒偏是要去做。
  
  飞机一落地,刚停稳当,李彦宏第一个跑了出来,然后风风火火地跑去工商局注册了个公司,叫百度。刚整的时候,一切都是从简的,能不用钱办的事儿就不用钱。虽然是这样做的,但哪有公司是靠省钱干出来的,只有先挣钱才是最硬的道理。但直到2001年的夏天,百度公司的业务也没啥太大的进展,别说挣钱了,就是手里的本钱那也是花得差不多了。
  
  看着兜里的美元越来越少,感受着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李彦宏这个一向玩儿深沉的男人也终于坐不住了,他拿起电话,给地球另一面的美国的媳妇打去了电话。说啥呀?能说啥,他就是想问媳妇,如果买卖干砸了,啥也没有了,你能受得了吗?马东敏比谁都了解丈夫,她知道丈夫能这样问,肯定是遇到了大的问题。于是,第二天就飞到了北京,她要告诉丈夫,无论是遇到了啥天大的事儿,她都会陪着丈夫,跟丈夫一起熬。
  
  媳妇的及时到来,让李彦宏的那颗没着落的心里有了不少的底。实际情况是,百度公司就是在马东敏的到来后,发生了让人乐得不得了的转机。
这个转机是咋来的呢?咋来的都有可能,但肯定不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坐在家里等来的。一天,李彦宏陪着媳妇去王府井大街买东西,也算是散个心,他们看到一家不起眼儿的小店门口儿排了老长的一队人,就好奇地走了过去。原来这家商店正在搞赠东西的活动,这种办法真还好使,没少吸引别人的目光,结果买卖那是相当的好。看着小店门口儿的一片热闹,马东敏突然一拍大腿说,有办法了!咱们可以用竞价的方式让客户参与,谁出了钱就往前整谁。

这个招一出,果然好了使,各大门户网站争着抢着地都来竞价,一时间百度公司也像那个小店一样,火火地热闹了起来,据说当年就没少挣钱,算是彻底翻了个身。

2005年8月5日,无论是咱中国的天,还是地球那边美国的天,那都是一个好。这天好的原因有很多,咱就不去分析了,但有一个原因得说,那就是百度公司正式在相当有名的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了!从发行价到开盘价,那是嗖嗖地、一个劲儿地往上窜,窜得人上气不接下气,也窜得李彦宏一把眼泪一把眼泪地洒。说实话,他的眼泪不光是为了股价飙升洒的,他是为了咱中国人在美国那地方创造的奇迹洒的!

在曼哈顿举行的百度公司上市成功的大型庆祝晚会上,当无数的闪光灯唰唰地、快门咔咔地对准已经成了名人的李彦宏时,他十分有风度地把媳妇马东敏拉到了众人面前,然后举起了酒杯,要多深情有多深情地对媳妇说,今天最爱你的人是我,明天最爱你的人还是我!

写到这里,我突然整明白了一个问题,百度能有今天,如果没有李彦宏,那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没有李彦宏的媳妇马东敏,那肯定也是不行的。

自从2005年媳妇从美国回来跟李彦宏团聚后,他的心里那是特别的踏实,每天的工作也都多了不少的色彩。那天,当他坐在自己中关村的办公室里,透过大玻璃窗向外面望去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北京已经比往常又美了一大圈儿。

那一刻,李彦宏满眼向往地突然想起了很多。其中他想起的一件事儿是,如果啥时候能闲下来,他一定还会在自家的后园子里种些东西,不管是啥。

李彦宏能这样想挺好,但我不知道他媳妇到时候还会不会再扔给他一个目标,然后可能满脸笑容地说,亲爱的,我相信你能行,因为你是最棒的!当然,也可能表情吓人地说,我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只是一个北京的农夫!

在一堆大老板的里头,李彦宏绝对地算得上是一个大帅哥,但我发现他有一点儿别的大老板们少有的毛病,就是他特别地怕他的老婆。但反过来一想,这个倒也不算啥大的毛病,男人嘛,老婆说得对的,就是应该听的,要我说啊,这应该算是优点。

最近,某媒体敲锣打鼓地、唾沫横飞地集中曝光了百度“竞价排名”的“黑幕”,不知李彦宏这时候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留在加利福尼亚当他的自在的、绝对不会被人骂的农夫?

二、王家兄弟的春秋大梦

http://forum.book.sina.com.cn/slide.php?tid=3505819#p=2


http://forum.book.sina.com.cn/slide.php?tid=3505819#p=3


http://forum.book.sina.com.cn/slide.php?tid=3505819#p=4

你知道这年月做啥最风光吗?我这样一问,你一定会说我幼稚,或无知。做明星呗,连三岁小孩儿都知道。明星当然风光了,有事儿的时候走走红地毯,没事儿的时候走走穴,风风光光地露个小脸儿,轻轻松松地挣着钞票。说得不错,但只说对了一半。要我说,最风光的还不是他们,而是他们的老板——那些曾经的幕后推手。说那些老板是曾经的幕后推手,是因为如今他们也不甘寂寞,或者说群众渴望见到他们的庐山真面目。总而言之,这些以伯乐著称的人物们已经敞敞亮亮地浮出水面,然后实实在在地玩儿起了票。

当下,在这些娱乐大腕儿中,最风光的当属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王家两兄弟——王中军和王中磊。如今的他们,可都是娱乐界的响当当的人物,不说是能呼风唤雨,那也是威风八面,那也是众“星”捧“月”。这很正常,谁让人家买卖干得好呢。最让人称奇的是,从他们那儿进去的是“人”,出来后就成了“人物”,这就叫人艳羡不已。

其实,王家兄弟能干到今天的这么大的买卖,最大的原因是他们抓住了想碰都碰不着的、一转身就没的机会。说起这些来,话可就长了。

王家兄弟出生在军人家庭,自小条件就不错。两人相差十岁,虽说玩儿不到一起去,但感情那是没的说——好得很。王中军是大哥,王中磊是小弟,大哥有小弟的推崇,小弟有大哥的照顾,哥俩儿那会儿便显露出几分合作的端倪。有人说,这就叫做默契。

王中军自小就酷爱绘画,可以说是画什么像什么,打个比喻,就是饿了,也能画个饼充一下饥。这个本事为他日后谋生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也产生了另外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啥效果,待会儿我再说。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政治风云刮得还是很猛烈的。对于具有军人家庭背景的王中军来说,他自然而然地也像具有同样背景的人一样,穿上绿军装,扛上铁步枪,风风火火地当了人民子弟兵。那年他才十七岁,美好的青春时光像花骨朵一样还没绽放。而王中磊则更小,他正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欢天喜地地准备迈进小学校的大门。

当了几年兵后,王中军便转了业,到出版社干起了美术设计。这活儿不累,也是他想干的事儿,但干了三年,他却有了新的想法——得出去闯一闯。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出去哪知道呢。光想不做,那是假把式,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王中军还真想成为稀缺物,他自然要做常人做不了的事儿,随后的事情可想而知,他跟单位说了声“拜拜”,就策马扬鞭向西去。

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没有多少无奈。走出来的王中军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他当了一家文化公司的广告部经理。那年月,经理都是有身份的人,不像现在,十个人里有九个称自己是经理,剩下的那一个还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是副经理。干了三年后,王中军就跑去美国读传媒专业了,他这时候读书的目的不光是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开眼界、长见识。美国那地方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那是容易让人做美梦的国家,要不怎么叫美国呢。在美国的时候,王中军也没少做美梦。但一早醒来后,却发现生活依旧。怎么办呢?读完书后,他怀揣着有数的血汗钱,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不在美国这地方做美梦了,回国!

回国干啥呢?王中军没有具体想过。但他就是想回国。美国这地方再美,也是人家的美国,不是我王中军的。

1994年,王中军心情复杂地回国了。飞机一落地,他便看到了弟弟。哥俩儿一见面,有说不完的话。激动过后,开始商量今后的打算。王中军从美国回来,兜里满打满算就那几十万的辛苦钱。王中磊大学毕业没两年,兜里的钱更是有数。怎么办呢?这哥俩儿熬夜研究。得,最后他们敲定,开个广告公司吧。这买卖玩儿的是脑力,弄不好也赔不到哪儿去,弄好了没准儿还就发了。哥俩儿做买卖,不玩儿高深,就叫兄弟广告公司。

公司一开张,生意还不错,但挣的都是一些小钱儿。王中军是一个想干大事儿的人,这点儿钱对他来说没多大吸引力。没事儿的时候,他就琢磨,怎么才能挣点儿大钱呢?王中磊看出哥哥的心思,也开始没早没晚地琢磨。琢磨来琢磨去,哥俩儿终于想出一个思路,给银行做统一的牌匾。按现在专业点儿的说法,或者叫唬人的说法,那个叫VI,就是视觉识别系统。但在当年,中国企业还不讲究这一套。干美术出身的王中军也是从人家美国那里看到的。这叫现学现用。但管用。思路清晰后,王家兄弟便开始雄赳赳气昂昂地实施起来,经过费劲的接触、费心的沟通和费神的交流,最终,心里没啥底的王家兄弟竟然如愿以偿地与这家银行达成了协议,签定了合同,直到完成了项目。当那把活儿漂漂亮亮地干完以后,王家兄弟才彻彻底底地松了口气,然后兴奋地围着外面的大楼跑了三圈儿又三圈儿,还是难以抑制心里头的那股子兴奋。要知道,这可是一笔比你想像的极限还要大得多的买卖,王家兄弟的那些兴奋劲儿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要是换了别人,没准都会被击倒,这才应了那句话,“人在金钱面前是不堪一击”的说法。可王家兄弟却坚持坚持再坚持地没有被击倒,我只能说——牛!真牛!

有钱了真好!很多没钱的人都发誓说,等我有钱了,吃饭的时候非盛它两碗饭,吃一碗倒一碗!我挺理解这些人的心情,但说实话,这样想的人,已经注定他是永远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因为从他这样想的那一刻,他的所谓机会就已经离他要多远有多远,成为看都看不到的泡影。

要不怎么说王家兄弟能有今天的风光呢,人家可真不是一般人儿。说实话,这不是简单地动动嘴就能实现的事儿,这可是需要实打实地干出来才行。王家兄弟的这第一桶金与其说是他们抓住的,倒不如说是他们创造出来的。这说明了啥?说明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同时,也不会掉机会。说白了,啥事儿都得靠自己,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才是真理。

这人一有了钱,想的自然也就多了——怕人惦记,怕人算计,甚至是怕人看见。总之,日子开始有些不像日子,每天就寻思着把钱放哪儿好呢?有人放银行,觉得有点儿利息,够过活的;有人放家里,觉得每天睡觉搂着放心。王家兄弟可没想着守着这些钱就此快活一生。人家哥俩儿明白一个不深不浅的道理,钱再多也有花完的一天。所以,只有把挣到的钱再投出去,以此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那才符合经济规律,那才叫聪明人干的事儿呢。这样一想,他们便开始私下撒么。撒么个啥?撒么钱往哪儿投呗。他们清楚一个事实,如果投不准,那就是一个坑——深不见底,如果投正了,那就是一个牛——名利双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