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最大最多的机会应该在医药业(2012-07-15 17:28:15)医改的迷雾打击了许多人的医药股投资信心,板块也熊了一年多了,原因个人理解是多方面的,安徽模式带来的定价权转移的疑惑,新版GMP、环保、电子监管等政策要求导致的行业投入的增大,09、10年医改导致的短暂性需求暴涨已过,10年的疯狂估值等等。其实只要看清楚以下几点,长线完全可以放心安枕无忧。 1、需求是医药行业最大的确定性。 任何行业、企业,如果没有需求必将消亡。要投资就看他的需求在哪里?稳不稳定?未来是扩大还是会萎缩?这是首先要考察的。我想为什么长线牛股多出在消费医 药行业,为什么许多投资大师选择赚嘴巴的钱,道理莫不如此。只有需求才能使企业活的久,而且活的滋润。当然最好是持续稳定的,而又不断快速增长的需求。需 求萎缩的行业,再好的企业必然似逆水行舟的艰难;高科技行业,听着好听,换代太快,需求说没有了就没有了,给他10倍PE,还真不知道他会不会活10年。需求是医药行业最大的确定性——(1)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老龄化、收入提升消费升级、城市化、医保全覆盖及报销比例提升提供了需求快速增长的大背景;(2)疾病谱的慢病化,慢病知晓率、治疗率提升,会使需求不断加速,以高血压为例,目前治疗率仅8%,等到器官受损、中风、脑溢血已无法挽回,我相信中国人不会永远这么可怜。一旦4亿人中的80%需要天天吃药是个什么需求?(3)对于优势企业,在行业规范化过程中还能得到优胜劣汰的份额;(4) 如果能够打开国际市场,无异于打开了另外一片需求的天空。总而言之,需求是惊人的,行业空间必将也是惊人的。当然,医药行业也不是每类产品需求都会快速成 长,有些产品空间有限,如华邦药业的皮肤用药,云南白药的止血消炎药,所以不得不开始多元化;有些如抗生素、不安全的中药等,需求还有可能减少甚至消失。瞪大眼睛,盯着老龄化、慢病化,才有源源不断而又快速增长的需求。 2、行业门槛铸就天然的护城河。 没有护城河的行业是很悲催的,钢铁就是最好的代表,你能做大家都能做,一旦某个生意赚钱,中国13亿人,最不缺的就是一窝蜂而上,甚至比你产能做的更大,比你做的成本更低。快速消费品行业就是因为门槛低,导致双汇、伊利、三全食品等净利率普遍在2~6%之间,完全靠规模、品牌竞争。而药业就不同了,简单说,给你300个亿,你能复制一个恒瑞吗?即使可以,我相信也是至少5~10年后的事情了,认证、注册、审查造就了天然的护城河;研发、销售、生产、管理同时理顺,才有协调发展。做药难,但是也决定了做药的高门槛,所以尽管研发、销售费用高企,但普遍有10~20%的净利率。而目前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门槛太低,把关不严,导致出现17万多个文号的世界奇观,大量的药企靠拼刺刀生存,利润微薄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看未来,相信药业的门槛只会越来越高,一个GMP、EHS认证、药品注册门槛就挡住了大批英雄汉,而且优势规范企业的护城河将会越来越宽,城堡也会越来越坚固。 3、行业竞争格局有利于优势规范企业跑出来。 看看国际巨头,看看国内医药企业,实在是让人下不了手。中药最大的云南白药400亿市值,66亿营收,西药最大的恒瑞也才360亿市值,营收45亿。如何跟专利药企竞争?所以悲观的大有人在。 以前家电行业也是的,散烂差,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大打价格战,被苏宁搜刮,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后,格力、美的、海尔、海信活了下来,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导致利润率的不断提升,不仅收复了国内市场,而且逐步走向了世界。20年前,能想到这些小厂能和国际巨头竞争吗?不必言必称专利药、创新药,发展和赚钱就是硬道理,一个散乱差的行业才是长线机会,总有些企业会跑出来。三一重工20年的表现够犀利吧?华为够猛吧?制药行业相信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关键是选对标的,看准会胜出的标的!张狂一点,也许有一天,现在的医药巨头会像思科一样,难受的面对华为。这么说是基于以下三点:(1)人口规模惊人的大国,能像小国一样靠进口解决国人健康需求的问题吗?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企业。规范企业、优势企业在目前环境,会以较行业更快的速度发展。(2)专利药企都是慢慢发展起来的,没有哪个一开始就有资格玩专利药,后发的只能追赶,不断的发展、积累向专利药企进化,是国内药企必走的里程。11年已经出现了4个全球首发新药,需要的仅仅是时间和积累。(3)专利药企日子也不好过。专利集中到期导致专利药企像王小二过年,利润下降,新药出不来,缺少重磅,大幅度裁员。为追赶者提供了难得的弯道超车的机遇。或许许多人估计想都不敢想超车的可能。 4、行业环境正在规范中。 4700多家药企,研发人员超过100人的仅有13家,这就是我们的现状,靠低端竞争生活,药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仿制药质量大多实际就是劣质药,2015年前还有些灵活空间,但越是往后走越难以生存。目前靠低价、不规范营销、大处方,有的药企还活的很滋润。实际上政府也认识到这些问题,行业正在正本清源,新版GMP、药品再注册、EHS制度、电子监管等等不断推进,相信5年后看,大量药企会消失,有利于规范企业的发展。 5、医药价格并不悲观。 医药行业本来是最有定价权的行业,毕竟有几个要钱不要命的主呢?但医改变成粗暴的降药价,集中招标变成了拼刺刀,有悲观者高呼,医药企业的定价权旁落,已不适合投资。有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各种成本均在上升,20年来许多药价还是下降的,同悲催的啤酒行业有得一拼,远远跑输CPI, 这也是医药股上空笼罩的最大迷雾。原因还是门槛不够高,监管不够严,集中度不够的问题。大输液不如矿泉水是不正常的,天士力的闫总有句话很有代表性,违背 规律的医改措施带来的问题,必将以血的教训来修正。未来随着行业规范化,集中度的提升必将得到改观。另外一方面,同国际市场横向来比,我们的药价不是高 了,而是低了,专利药平均仅为国际市场价格的50~70%,仿制药仅有20~30%, 价格迟早会接轨。强制降价不是医改的正确药方,把药企搞死,最终倒霉的还是全产业链和老百姓,相信也不是政府的本意。一切不符合市场和行业规律的东西必将 退出历史的舞台,无非就是增加博弈的时间,而且更有利于药企的集中度提升。差异化竞争也是一条路,不见得都要做基药普药,市场容量大的大量处方药并非基 药,而且国内的商业医疗保险基本还没有起步,空间有的是。最关键的是,只要有需求,降价也不恐怖,日本每两年一次强制降价,但是不妨碍武田、三共等成长为 可向专利药企叫板的企业,背后的原因就是老龄化。 6、医药行业被全世界反复证明都是长线牛股集中营。 美国不谈了,1000倍以上的企业7家中有4家药企,涨幅最大的企业中10家有6家是药企,动辄1000~2000亿美元的市值,我们还是小儿科,同人口完全不成比例,空间太恐怖了;日本药价2年一降,但是医药指数远远跑赢日经指数,过去20年日经跌超60%,但医药指数涨超160%。印度、英国、以色列更是牛股辈出,医药都是全市场数一数二的行业。就是法国这种控制药价的极端特列,也在世界市场跑出了赛诺菲-安万特这样的大批牛逼药业。莫非中国是个例外? 7、严格选股有助于降低风险。 选择注重研发、规范药企无疑就是选择未来,未来必将是产品为王的时代,源源不断的产品线就是药企的终极竞争力。不多,就选3只,只要有1只跑出来,也足够财务自由。何况严格选出来的何止跑出1只?关键是眼光,选择有质量优势,研发优势,销售网络优势的企业,选择产品线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慢病企业,无疑有助于控制风险。 8、估值在合理偏低区间。 有句话说国内医药股的估值就像中年男人的腰围,呵呵,很形象,降不下来。其实根本原因就是行业增速和空间的原因,如果一个企业大概率成长空间达20-30倍,甚至更多,你还在乎他是20倍PE、还是30倍PE吗?何况,经过近两年的走熊,估值已经下到20倍左右的区间。很难得,如果不是政策扰动,能买到这么便宜吗?06年反商业贿赂,导致医药行业增速落到10%区间,估值也没有现在低。长期前景诱人的行业,20倍的优势企业是合理偏低的估值;医药行业预估长期增速在15%-20%,优势企业会更快,20倍也不算贵。好多人说凭啥一个原料药、仿制药企业能享受20倍的估值?人家辉瑞等专利药企也才12~20倍呢?但是有没有看到可预期的未来5年专利药企的增速只有个位数,甚至是走下坡路?估值永远和成长速度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当然,能够买的越便宜当然越好,但目前环境最可行的操作就是抱着集邮的心态,越跌越买,无疑是理性的选择。 9、最大的风险因素是政策的短期扰动,但长期无碍。 前已述及,国家并非想把药企搞垮,难道搞垮后再去买外资高价药?很多行业政策朝令夕改,拍脑壳决策,执行混乱,但相信都是短期扰动,无法改变行业需求和制药行业的内在规律。其实也好理解,几个省医保已经入不敷出,再无序增长下去全国医保都会破产,怎么解决13亿 人(大多数人还没有享受到平均医疗资源),以及老龄化带来的用药压力?你要是政府也要想办法控费,只是药方选择了最简单的强制压价。其实医患矛盾也好,卫 生控费也好,药品质量问题频发也好,最根本的还是有赖于废除以药养医、大处方和药品使用链条上的阴暗面,保证医疗资源的有效均等使用;同时加大投入,保证 医生的积极性,扩大医保投入,比如在三公消费等地方少浪费点,将卫生费用由占GDP的5%提高到国际通行的10%以上;推广个人商业医疗保险,解决差异化的医疗需求问题。乖乖,这样一算,是个什么样的空间?相信这些都会实现的,需要的只是眼光长远点。 所以,今后最大最多的机会应该在医药业,如果一定要说另外几个行业,那么就消费和科技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