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昵称877149 2012-07-24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课要上得一清如水,切不可“糊”,一堂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心中须一清二楚。
课要上得情趣横溢,切不可干瘪无味,冷若冰霜。
课要上得能者为师,切不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人是“发光体”。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直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孜孜以求的目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一、我的语文教育观——基于语言性质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对学科性质须有准确而完整的认识。“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且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述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符号因意义而存在,离开意义,符号就不成其为符号。就是说,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基于对语言性质的深入探讨,经过不断反思,不断提升。上世纪90年代我明确提出:语文学科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的统一。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弘扬人文,不是照抄过去,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出新,赋予它时代的精神。今日的语文教育要有中国特色,就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就要有面向新世纪的时代进取精神,变语文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变语文自我封闭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不用机械的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有这个认识经历了长达20年之久的探索历程。实践,怀疑,学习,追问,反思;再实践,再思考,再追问,再学习,反反复复,才有认识上的突破,理论上的跨越。可以说,是一次历经艰辛的远航。而今,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语文同行的认同,也载入了《语文课程标准》之中。
 
  二、我所追求的课堂——一清如水、情趣横溢、能者为师
 
  教学行为受教育观念支配,教育观念扎根于教育者头脑中,在教育者内心形成心理定势,或显意识地或潜在地指挥着教育者的教学行为与教学实践。头脑里有正确的语文课程性质观、目的观、功能观的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核心理念,对这个核心理念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的支撑,通过充分备课、精心组织实施就能逐步落到实处,收到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良好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追求这样的课堂。
 
  1.课要上得一清如水,切不可“糊”,一堂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心中须一清二楚。跟着教材转,跟着教学参考书飘,必“糊”无疑。教学目的不明,内容多而杂,学生学起来一定如堕云里雾中。
 
  课要上得一清如水,首先是自己要沉到教材里。从表达形式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反反复复推敲,跨越时空和作者对话,和编者交流,洞悉其中来龙去脉,体会它运用语言表达情意的独特个性。对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洞若观火,心中方能透亮。浅阅读,蜻蜓点水,乃至 读,是不可能把课上好的。
 
  其次,除了准确把握住教材独特的个性,自己有真切的感受外,要目中有人,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有适切性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究竟让学生学到什么,须清楚明白,绝不含糊。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精心剪裁,处理详略,突出重点。根是根,枝是枝,叶是叶,千万不能搅和在一起,一搅和,面目必不清。
 
  再者,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线索要分明。抓一把芝麻满地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围绕教学目标,拎起教学线索,教学思路逐步展开:或层层推进,或步步深入,或由具体到一般,或由一般到具体,或浅者深之,或深者浅之,轨迹清楚,轮廓分明。思路清晰是教课的基本要求,教学流程清晰,学生就会学有所得,思维也会得到有益的锻炼。上课不是表演,花里胡哨,旁枝横逸,追求“轰动效应”,对课堂教学的本质与有效是一种伤害。
 
  当然,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清楚明白,不颠三倒四,不拖泥带水,不语病丛生,要在要言不烦、一语中的上下工夫。教师语言规范、准确、生动,学生听起来声声入耳,清晰可辨,就能享受到其中的快乐。课由“糊”到“清”,看似教学的技能技巧,稍加思索,就可知内里蕴含的丰富:敬业的责任心、对学生青春生命的尊重与珍惜、业务研修的努力与提升、教师生命在教学中成长……
 
  2.课要上得情趣横溢,切不可干瘪无味,冷若冰霜。学生课业负担重,碰到干瘪无味的课,厌学情绪就会勃然而生。厌学是求知历程中的大敌,而情趣横溢的课是抵御这个敌人的最有效的武器。
 
  课堂要饱含情意,充满人文关怀。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之间更是情意绵绵。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火,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境界,师生对文章深入探讨,心灵之间的沟通,就畅通无阻。
 
  “情”忌外加,忌矫揉造作,忌滥。“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对它们所传递的情和意能深有领悟。知识、能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知识能力的灵魂,二者在教学过程中融为一体,一而二,二而一,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知、情、意获得全面的提升。要实现课的综合效应,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学生耳濡目染,就会受到熏陶。教师将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学生阅读,咀嚼,思考,品味,在屏息聚精的基础上,口述独特的认识、感受与体验,课堂里就升腾起智慧的火花,告别浮泛、肤浅,不着边际。抓住了学习的内核,思想升华,情感浓烈,师生在共同学习中成长。
 
  激发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知之者不为好之者,好之者不为乐之者”,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须着力启发学生“好之”“乐之”。初则萌发热爱的感情,继则求知的欲望在胸中激荡,终则进入徜徉美文佳作之境,咀嚼品味,乐在其中。那种汪洋大海般的“题、题、题”,让学生做“苦行僧”是绝对要不得的。教学要有趣味性,须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这里所说的“趣味”,不是庸俗低级或故弄玄虚,而是与知识性、科学性、人文性紧密相连,引导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味”,从而步入学习胜境。
 
  3.课要上得能者为师,切不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人是“发光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琢磨讨论,学生的发现能力、质疑能力、思考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锻炼。要积极创造让学生生疑、质疑、辨疑的条件,营造探究问题的气氛,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身心解放,无拘无束,无心理负担,就能勇于求知,寻根究底。
 
  探求的气氛一形成,课堂上就出现思想、情感、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交流的网络,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由于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有时会出现惊人之语,“神 之笔”,令人欣喜,令人振奋。合作,探究,个性化学习,思想碰撞,课堂上就不是一个发光体——教师,而是“能者为师”,每个学生都会发光。精彩的话语,深刻的见解,别出心裁的论述,可使满座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各自受到启迪。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高,有时会超水平发挥,直接指出教师教学的不足、缺陷,乃至错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强调能者为师,不是放弃教师的责任,让学生随意讨论,随口说说,远离文本,不沾语言文字的边。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启发,引导,点拨,开窍。如果自主与自流,讨论与放羊不严格加以区分,学生又怎能学有所得,深受其益。
 
  教学原本就是即席创作。教学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教了一辈子的课,尽管遗憾累累,但为了学生的花样年华不被耽误,我还是矢志不渝,执著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