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如山无亭小记

 红瓦屋图书馆 2012-07-25
■行走齐鲁
九如山无亭小记
 
  □谢大光

  近日去济南开会,听当地朋友经常提到南部山区,我听着新鲜。以前挂在嘴边的总是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远一些,无非泰山曲阜,怎么突然冒出个南部山区?济南南部即泰山北麓,泰山余脉绵延百里,山区自当无疑,却没有人在意,济南人也没谁闲来想去山里走走。这些年风气变了,乡里人进城务工,城里人下乡度假,山里的空气和水,山上的绿色和山货,都成了宝贝。明眼人看准机会,投资景区酒店一应设施,加上路好了,车多了,南部山区竟成了济南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九如山就在南部山区。进山原也平常,无险峰,无怪石,一潭碧水,汪在山脚,原木铺就的栈道,七拐八弯,绕着水潭伸向绿荫掩映的山垭。路不陡,开始登山如履平地,倒是林间泉瀑茂盛,忽从岩壁垂下,忽从草丛冒出,阴绿中,水光水声挟着水气拦路扑面而来,惹得人走走停停,不忍快行。据说南部山区的地下水系和济南相通,平地上喷涌出来就似趵突泉一般,到了山里水随山势,一簇簇,一蓬蓬,绽放得春花一般姿态万千。我们一行百余人,约定好集合的时间,进了山也就像流水一样散开了,三五人,七八人,边走边说边看,走快了,和前边的接上了茬;掉队了,又和后边的凑上了趣。话题海阔天空,无可无不可,就像这山里的风,吹到哪儿算哪儿。不知不觉已上半山,见同行的小蒋站在一处观景台上拍照,从镜头看过去,远处山巅叠落在人的肩头,恰似着上斑绿的披肩。我和小蒋相视一笑,几乎同时喊出,“嘿,与山比肩!”放眼远望,丛山逶迤,林海泛波,脚下沟壑幽邃,鼓荡着苍莽之气,远近高低各有不同。山的好处原在于深藏,看似平常的九如山,肚腹里竟有如此丘壑,更不知前面又会藏着怎样的惊喜。
  由此向上,山愈深,层次愈重,瀑布多嵌在山石缝隙间,白亮的水帘和葱绿的草木交缠遮掩,半含半露,虽少了些壮观,却可以亲近,胜似飞流直下的唐突。一个年轻的母亲拉着四五岁的儿子也在登山,小伙子雄赳赳地,手里举一个穿在树枝上的纸杯,问他做什么用,说是捞鱼,再问可有收获,回答还没有。我们和孩子的母亲都笑了。小伙子毫不沮丧,依然高举他的“渔网”,用力晃着向前跑去。真是个有创意的孩子。说笑着攀上一个高坡,坡上搭有草顶大凉棚,早有先到达的招手呼我们进去喝茶,茶是免费供应,山泉水泡上茶叶、山楂片还有一些不知什么树的嫩叶,抿上一口,清甜透脾。
  歇息过继续爬山,脚下觉出些沉重,路边倒添了花色,还是借着山的精气,我们奋力前行。不知不觉木质栈道已换成石阶,山路陡地立了起来,阶陡且窄狭,只容两人侧身而过,右侧峭石壁立,左侧临渊,坡上立有一石,上书“无亭”两个大字。咦,这样的地势竟建有亭子,真是要花些工夫,又好奇取了这名儿,一路上多少亭子,都来不及赏看,这个无亭倒是要仔细观上一观。待左右逡巡一番,除了山石树木,哪里有什么亭子的踪影。正疑惑,后边的姜君拍手笑起来,指点着那两个字说,“无亭嘛,就是没有亭子啊。”恍然间似觉受了哄骗,转念一想,这个造出无亭的人必是有些智慧。有道是,世间万物,人生流转,莫不在有无之间,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唱的正是此意。此处无亭以无做有,开出一片想象空间,令人驻足浮想,难以忘怀,不得不佩服。
  从无亭向上再无平地,山顶遥遥在望,走路越发吃力,像泰山的十八盘。约定集合的时间已近,据说登顶还要个把小时,犹豫着问起下山可有捷径,回答是,必先到山顶才得下山。如此便无他途,只有一力攀登。眼盯着脚下,心望着山顶,一阶一阶踏实,累且坦然,心里明白,每迈出一步,离山顶就近一步。最后一段路,汗水已经湿透背心,还是鼓起劲呐喊着跑了上去。紧跟在后面的姜君,索性脱光了脊梁。从山脚算起,历经三个半小时攀爬,海拔900米的九如山终于伏在脚下,环顾左右,仅余五人。山顶风光自然不同,群山拱列,天际苍茫,俯仰天地,只有白云飘在头顶。深吸一口清气,拍上两张照片,恰好中午12点,已到约定集合的时间。我们五人顾不得歇息,连奔带跳,夺路而下,半个小时后与山脚队伍会合。
  静下心来,又忆起无亭,两个大字总是挂在眼前。反复玩味无亭之妙,似不尽在有无之间。无亭者,无停也,登山到了紧要处,最是停不得脚步。无亭默立路边,该是对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警策。
  也许,多少年以后,关于九如山,关于无亭,会生出些故事,让后人猜想。这一脉好山水养着一个无亭,真好!(本文作者为中国当代散文名家,百花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