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解读

 学无厌 2012-07-26

(1)八门五步

 

方位八门,乃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

八门者,四正隅也。四正为掤捋挤按,四隅乃採挒肘靠。

合正隅之手,得门位之卦,以身分步,则生五行,以支撑八面。

五行者,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中定“土”是也,以中定为枢轴。

怀藏八卦,脚踏五行,名之曰“八门五步”。

(14)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在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因其活泼能变,与重不等也。

双浮为病,在于飘渺,与轻不同也;双轻不为病,因其天然轻灵,与浮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者:半,有着落也;偏者,偏无着落也。所以为病。偏无着落,必失方圆;半有着落,岂出方圆?

半浮半沉为病,失于不及也;偏浮偏沉,失于太过也;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圆也;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圆也。

夫双轻不进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进于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着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

盖内之虚灵不昧,能致于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然有方圆四正之手,表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19)太极字字解

 

挫揉捶打,按摩推拿,开合升降,此十二字皆用手也。

屈伸动静,起落急缓,闪还撩了,此十二字于己气也,于人手也。

转换进退,顾盼前后,即瞻前眇后、左顾右盼,此八字,关乎神者也。

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接关乎神气,俯仰关乎手足也。

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因手足无着也。俯为一叩,仰为一反,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

对待之时,俯仰最当留意。时时在心,手足不使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显微如断而未断,见隐如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心意身体神气,极于隐显,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

 

 

(24)太极指掌捶手解

 

自指之下,腕上实者为掌,五指之首为手,五指皆为指,五指回握为捶。

言其用处,按推掌也;拿揉抓闭,俱用指也;挫摩,手也;打,捶也。

捶有搬拦,指裆,肘底,撇身,覆捶。

掌有搂膝,换转,单鞭,通背,串掌。

手有云手,提手,合手,十字手,反手。

指有屈指,伸指,捏指,闭指,量指。

量指又名尺寸指,又名觅穴指。指有五,各有其用。首指为手仍为指,故又名为手指。

其一用之为旋指、旋指手;其二用之为根指手;其三用之为弓指弓手;其四用之为中合手指,四手指之外为独指、独指手也。

食指为卞指,为剑指,为佐指,为粘指。

中指为心指,为合指,为勾指,为抹指。

无名指为全指,为环指,为代指,为扣指。

小指为帮指,为补指,为媚指,为挂指。

若此之名,知之易而用之难,得口诀秘法,亦不易为也。

其次,有对掌、推山掌、射雁掌、晾翅掌、似闭指、拗步指,湾弓指、穿梭指、探马手、湾弓手、抱虎手、玉女手、跨虎手、通山捶、腋下捶、背反捶、势分捶、卷挫捶。

再其次,步随身换,不出五行,则无失错矣!

因其粘连黏随之理,舍己从人,身随步转。只要五行之舛错,身形脚势出于自然,又何虑些须之病也!

 

 

1986年至2007年期间,我西下蓉城成都大约15趟,每趟在恩师林墨根先生家里住上少则45天,多则78天。在林老师的悉心言传身教,我的太极拳技艺得以与时俱进,虽然愚拙的本人资质较差,但对国粹的赤诚之心和学拳投入却换来了传统太极拳的点滴玄妙。为了日后更好的体悟恩师的传授,特把他老人家对我面授的练拳要领笔录下来。学习太极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永无止境。须渐修方能顿悟。但一层功夫一层理,不到一定的境界,凭现有的体会去揣摩太极拳的话语,必有隔阂。现把部分内容整理以下:

运劲要连绵贯穿,见缝就渗,钻得进,提得起。

化劲在自已身上任何部位不要受到牵制;更不要这里动,那里推,从而才能把对方的劲化得干净。

发劲要沉着松净,则安舒稳妥,完整不偏,干脆利落,脱得开,放得远。

一个面要打中一个点,力量才稳,同时要用底面反座力打出去。但未打出之前,事先要肌肤触觉听好对方的来意。如果对方从上面来,我就从下面打出去,同时要用丹田之气打出。如果力点从下面来,我就从上面打出去,如同推小车一样。力点在左从右打出,力点在右从左打出。

推手时手跟身不跟,虚去实回;发劲时身跟手不跟,手如陪衬。

推手时,须具备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技巧,顺势接力,不丢不顶,化之于无形,发之于不觉。不管对方怎样来攻,力量多大,都要做到随心所欲,变化莫测。做到使对方东倒西歪,失去重心,惊心动魄,使对方感到满目皆兵。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达到上乘的功夫。必须松静研练,才能练成此功。

松不是目的,松是一个手段,它的目的是要贯穿。必须要心意松,才能做到形态上的松。

松干净了就是松空,就是虚空粉碎,不要看得太玄了。

含胸拔背,胸中要溶化,要虚心实腹。

要进一步加强练拳,身体才会有适度的松柔,筋骨才能增长内在力量,脑力才有清醒的敏觉。而后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松沉得分量,灵敏的感应,以及柔软而一种又有弹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发出来的东西就是柔里含刚,用太极拳的话来讲,就是内劲的体会。

“着”是外面能看见的招数,而内劲是里面的东西,从外面不能看见的,这必须粘上手平常练成的灵觉来体察。

懂劲可分为两个方面来讲:一方面是识别对方的来劲而言,另一方面运用自已的本身劲道而言。如何识别对方的来劲?以我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配合起来,对方的来劲是迟还是速,是刚还是柔,是沉还是浮,他的方向、企图、动机,都要把这些情况探察清楚,这就是知彼的功夫。第二方面是怎样运用自已的劲道,在运用自已的发劲。如果对方不进攻我,那我就慢慢侵他吃里,引化得同时要进攻。沾用于守,粘用于攻。推开了就是散手。

掤劲由脚起,就是说掤劲由脚底反座力产生的。掤劲时不要手硬,要上边松,下边用劲。

胸部含化,腰亦要同时运转走化。

用就是阳,不用就是阴。

气沉丹田,不要故意去做;而是松胸实腹,再来意念往下想。

往前推按时,不要着意去做,而是往前松出去。

沾连就是不脱开又不顶你之意,你来多少,我走多少,顺着你的惯性、方向来走,所以说:沾就是走,走就是沾。粘随就是你走多少我就走多少,随着你的意思在走,我不用劲推你,跟你的意思在走。

拳架中的拳式下盘高一点、低一点没多大问题,关键是气势要好,劲道要对。社会上的杨式太极拳动作稍有不同,但神、意、气和劲道是一样的。

在练拳架时要大松大软,尽力尽意去追求虚无的气势。何谓虚无?简单而通俗的讲:你说它有却没有,你说它没有却又有。文涛写的《心意歌》有这层意思,“一点四处都是空,意在虚无飘渺中;触物为实真变假,假里生真妙无穷。”起初练拳架是腰胯带动四肢,然后是以内带外。

推手时要练好粘的功夫,不使对方脱开,寻机把对方打出。

掤要带捋意,挤要带按意,采要带靠意,挒要带肘意,不能单独使用。要一动全动,一静全静,要时刻留意,处处神机,任何时候都要知已知彼,就能得心应手。

丢和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联系到自已和对方的两个方面。你丢我不丢,你顶我不顶,那就不会出现丢或顶的现象。

在拳理拳法研讨中,我曾想过四两是否拨得了千斤?这个提法是否科学?经过多次实践与思考,四两拨千斤需要强调牵动二字。拳经中的牵动四两拨千斤不宜淡化牵动, 试问不牵动对方的重心,又怎能实现四两拨千斤之妙呢?

技击是太极拳的精华,亦是重要内容,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练拳者的身心健康。只要重武德,行善事,功夫才会提高。没有高尚的武德,就练不出上乘的太极功夫。

击倒对方不为强,让过别人方为高,这是杨式太极拳功夫的技艺追求,也是武德的表现。如没有良好的武德,要做到舍已从人就有心理障碍;如做不到舍已从人,就练不好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如练不好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发劲就做不到脱得开、放得远、干净利落。

肩根管手臂,胯根管腿脚,腰根管全身。

打不对,不打也不对,要打在对方的脚跟才对。

“脚跟”和虚实有密切关系。就全身而言,虚实就是重心的位置;就局部而言,虚实指力量的分布。肩是上三关之根,捋就要捋对方的肩,使对方东歪西倒;腰是整体之根;胯是下肢之根,推按或拍打对方的胯根,对方就会向前或向后跌出去。破根是牵动重心的有效手段,最好是有明师悉心指教才能熟练掌握。

要学会接劲,会接劲才能有提放,不会接劲就难以施展太极拳的提放技术。在接劲中,发现对方的“柄”,对方有“柄”就打,无“柄”找“柄”,“柄”就是对方的硬点、僵点、滞点。

推手时,在一般情况下,先用双手轻轻地放在对方的身上毫不费力,对方有什么动向我能清楚地知道,如果对方先动了,我就顺势而予以打击。如果对方不动,我就设法引他动,方法是我松一松或探一探,稍有顶抗,我就松腰落胯将对方的劲接下来实施提放,将对方从对方来力的线路反方向打回去,实战起来千变万化,要因人而异。

推手时,要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拿人要正确,顺着对方的来劲攻。前面的一只手要打人,后面的一只手要伸出,要前后相反方向用劲。如挤劲出去时,主要是后手发劲。没有根劲,就没有反座力;没有反座力,就难以发劲。如果对方不进攻我,那我就慢慢侵他吃里。引化的同时要进攻。

沉重不要怕,轻要注意;明劲不要怕,没有劲要注意;真虚不要怕,假虚要注意;喂到口才来吃,不要勉强去吃;实来才发,不实不发。

含胸拔背不是凹胸,也不是驼背,而是上身松沉的自然形态。上身前面放松胸部的气沉丹田,上身后面放松腰部的气贴于背,手臂松肩坠肘的掤出去,含胸拔背的身法内涵就自然做出来了。含胸的用法主要是为了蓄和化,而拔背的用法主要是为了卷和发。

练习拳架中,比如“揽雀尾”的“推势”, 是在半马步的“坐按势”向前转为弓步的“推势”,如何体现在身势松沉之下的向前弓呢?练法是由半马步的后脚向前蹬撑,接着前脚胯根内收、气沉丹田的落胯沉下。又如“揽雀尾”的“按势”,是在弓步的“挤势”向后转为半马步的“坐按势”, 如何体现在身势松沉之下的向后坐呢?练法是由弓步的前脚向后蹬地而去,接着后脚、髋关节适当向前蹬撑,接住前脚之劲力,然后松腰塌胯、气沉丹田的沉下坐稳,不是硬来坐低下盘。注意的要领是:身躯不能主动后坐,必须是被前脚推动后坐的,身躯不仅不主动后坐,而且后脚的胯还有维持原来位置的前撑。通过这种练习,就体悟到只有松腰塌胯,才能使身体中正的沉到脚底地面;只有沉到脚底,才能产生地面反座力;只有地面反座力,才能驱使身体由后坐势变为前弓势或由前弓势变为后坐势。与其说实脚是蹬地而起,倒不如说实脚是借助地面反座力而起。

接劲,要引化,要接劲,才能引化;接不了劲,就不能引化。

以柔克刚是这样练出来的:要遵照师传,把太极拳练好,特别是“揽雀尾”的拳式,掤、捋、挤、按这四势要练到精熟,要练到舒展大方,要做到大松大软。不但要筋骨松开的软,心和气还要松开放软,要把一身僵劲去掉。这样循环的不断练习,身体就有适度的松柔,筋骨就会增长内在的劲力,脑子就有清醒的灵觉,而后自然而然的就会有松沉得分量,于是有了柔弹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发出的作用就叫柔里含刚,实际上也叫劲的体会。有了劲的体会,就能达到以柔克刚的妙用。

松腰落胯,形正势稳。

太极拳的内涵是:阴阳相济,懂劲相成,虚实相依,内外相合,上下相随,方圆相生。

太极拳的特性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轻制重,以小敌大,以巧制拙。

练好猫行步,能以腰胯带动四肢。

不练桩功,懂不了虚实。

接劲就是落胯,落胯要敏捷,落胯要垂臀,落胯就是把人提起来,垂臀就是把人发出去。提人时要摸到对方的呼吸,对方身体下沉呼气时,帮他点忙;当他本能上升吸气时,就顺势而发。简而言之,一呼就提。

推手时,对方手必伸,但是他的肩和肘已成焦点,我意气贯穿,寻其焦点而发,对方必跌无疑。

透劲时肚子鼓起外凸、固气,发此劲时嘴出“嘘”、“哈”声音。

推手时要千变万化,要在粘中讨消息,察知彼之动静、虚实之变化。已身轻灵圆活,发挥整体的连贯功能,达到以柔克刚的的用法。

方法学会还不够,要练到;练到还不够,要悟到;悟到还不够,要得到;得到还不够,要把法脱掉,动皆是法。

化劲要柔,发劲要顺,动作要小,目标要准,乘懈而发,威力强大,无坚不摧。

推手时,不可不因而动,是有因才动。必须腰胯旋转,谓之不动手,劲整而贯穿。肩为上三关之根,根不能摇动。要把两肩忘掉,将手腕、肩、肘夹背,连成一体,与腰胯相接,进退走化之间,如波如浪,配合手肩不动。人不知我,如流水无隙不入,机先制人,知人之法。以柔顺为主,无论对方有什么招法攻击,我背已之处松化。

太极拳的较高表现在善化善发,太极拳是一个球体力学,粘着一点走化时,要多方面的顺势走化,做到化之于无形,这谓之善化。什么叫善发?推手时不要拖泥带水,发之于不觉,要干净利落,要脱得开,放得远,这谓之善发。

松则沉,沉则重,重则轻(把沉藏起来就变轻了),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化则发,发则打,打就是发。

杨式太极拳走架中要求得自身的平衡,松最为重要,是每一位太极拳练习者应不断追求的目标。这是因为能松才能沉,能沉才能柔,能柔才能轻灵,能轻灵才能练就虚无气势,从而步入太极拳的上乘境界。

在太极拳的走架中,一般说来两肩的放松并不是完全均衡的,常常是应略着意去松虚脚所对应的肩,或者微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这样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调节身体重心,实现重心的平稳转移,从而求得走架中的自身平衡。

太极推手作为一种两人搭手按照拳架中的基本招法进行对练或竞技的对抗性运动,攻防兼备,不仅可以自卫防暴,也是检验自己和对方功夫深浅的一种手段。不练好推手,就很难深入领会太极拳法的各种技艺要求。

掤臂滚手是推手的基本功之一,你推我就滚动,不推我就不滚动,要顺着对方来劲而走化。

推手时不要仗力欺人,这样不好,容易给对方引化借力。

推手时,掤、捋、挤、按要清楚,掤、捋、挤、按要认真,掤、捋、挤、按要齐要整。

发劲出去就是开,散发爆炸就是开,蓄劲就是合。

落胯把你提起拔根,先提而后发。

接劲时要气贴背,要落胯。

有个发劲要领是这样的:前脚之胯内扣,后脚掌起来了;垂臀,后脚全起来了,接着顺势跟进半步,上下相随的把人发出去。垂臀就是发人。

                                                                                                                                                          陈雄笔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