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雨来了,如何逃生和防护?

 叶荣欣个人图书馆 2012-07-27

暴雨来了,如何逃生和防护?

“7·21”北京强降雨,导致1.6万平方公里面积受灾,受灾人口190万人,截至7月22日17时共发现遇难者37人。面对极端天气的增多、增强的趋势,人们应注意了解最新预报、预警信息,此外,应主动学习不同天气里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有备无患。特别是城市里,当驾驶员发现立交桥下等低洼区有积水,应停车或避开;在山区,应特别注意防范强降水汇流形成的山洪、地质灾害。当暴雨来临时,人们应该学会如何逃生与自救。

暴雨中司机如何快速逃生

据北京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潜水队队长胡京玉介绍,车辆遇到大水后,车辆外部承受的压力很大,因此车门很难被推开。由于许多车辆为电动锁,在落锁的状态下,电动锁遇水会出现失灵的可能,也给开启车窗带来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驾驶员应该立即向后座移动,并用小锤子砸破车玻璃。在砸玻璃的时候,要用力砸玻璃的4个角,这样玻璃更容易被击碎。如果没有小锤子,可以用改锥等坚硬的工具,这比用脚踹碎玻璃要快得多。由于车辆在刚刚遇水时,车辆的外压大于车内压力,驾驶员很难击碎车窗,这个时候不能慌,更不能放弃,要继续用小锤子砸车窗。很快车内外的压力就会变得相对平衡,这样击碎车窗会变得相对容易。

胡京玉说,车辆最大涉水深度由进气口高度决定。涉水行车所带来的隐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雨水可能通过进、排气系统进入发动机气缸,由于水具有不可压缩性,造成气门连杆、活塞曲柄发生弯曲变形,严重的还会损害缸体。二是车内电路尤其是行车电脑进水会造成短路,普通的电路还好,如果行车电脑进水并受损,一般就只能选择更换了。

当水深超过排气管高度时,需要驾驶员继续踩油门以保证排气管内的气压,如果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车辆熄火。除此以外,机舱内除了发动机还有很多其他部件,它们在浸水后不会马上停止工作,但浸水同样会对其造成很大的损害。所以不建议车辆涉水深度超过排气口,通常人们都把轮胎的入水深度作为衡量车辆涉水能力的参照物。

胡京玉强调,通过涉水路面时,应该挂低挡,稳住方向和油门。涉水过程中,应挂低速挡,稳住方向盘和油门,保持车辆有足够而稳定的动力,使排气管中始终有压力气体,防止水倒灌入排气管,造成熄火。当车辆涉水熄火时,切勿强行二次发动。

暴雨过后的卫生防护

暴雨过后,受灾地区的防病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是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的发生,做好水源和饮用水的消毒,特别是分散式饮用水消毒,同时要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鼠害,把各种可能发生的疫情消灭在爆发、流行之前。

如何预防传染病,特别是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专家给出以下八点建议。

1、雨水泡过食物不要吃

现在正值夏季,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很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等污染,所以注意饮食卫生非常重要。不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如被雨水浸泡过的或受其他原因污染的食品;不吃霉变米面,不吃未洗净的瓜果;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如果暂时不能保证新鲜烹调的食物供应,建议可食用合格的袋装食品。

2、个人卫生很重要

夏季外环境非常利于肠道传染病病源微生物繁殖和传播,因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为重要。要注意家庭和个人卫生,一定要勤洗手。接触了脏东西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零食前后也要洗手。外出回家后要洗手。洗手时,要用清洁的流动水清洗。擦手用的毛巾必须干净。特别是要关注和加强护理家中的老人和孩子。

3、饮水要烧开

受灾地区的市民特别要注意饮水卫生安全,建议应饮用开水或瓶装水,不要饮用生水或地表水,以防水源水被污染造成的疾病传播。

4、接触雨水及时清洗

由于暴雨期间一些居民经常接触到雨水,建议接触雨水后要用清水充分清洗干净,以免引发各种皮肤炎症。

5、生活有规律

受灾后,要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要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积极预防感冒。

6、清理周围卫生

注意经常及时地清理居室周边雨水、垃圾,减少蚊虫滋生,同时注意防蚊和灭蝇。

7、卫生环境早干预

受灾严重的地区要特别做好厕所、垃圾、粪便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卫生,提早采取必要的卫生干预措施,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8、关注身体

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到附近医疗机构就诊。发现饮水出现异常时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责任编辑:王华萍(实习)、段欣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