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症的十种疗法 失眠症即中医的不寐, 轻者入寐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醒后不能再寐, 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寐, 使人精神不振, 工作效率下降。早在《素问·逆调论》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金贵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说:“虚劳虚烦不得眠”。可见其发病原因不外乎虚实两种, 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说:“不寐证虽病有不一, 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 盖寐本乎阴, 神其主也。神安则寐, 神不安则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 一由邪气之扰, 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 无邪者皆虚”。失眠症原因很多, 情志所伤, 劳逸失调, 房劳过度, 病后失养, 五志过及, 饮食不节等因素, 均可使五脏阴阳、气血失调, 心神不安导致本病。根据病因病机、临床表现, 总结归纳为 10 种治疗方法, 既: ①疏肝泄热法 ②化痰清热法③ 疏肝和胃法 ④解郁养血法 ⑤健脾养心法 ⑥滋阴降火法 ⑦益气镇惊法 ⑧滋阴固精法 ⑨补肾壮阳法 ⑩交通心肾法, 分述如下。 1 疏肝泄热法 适用于肝郁化火型。证见:失眠, 急躁易怒, 胸闷胁痛, 不思饮食, 口渴喜饮,目赤口苦, 便秘, 尿黄, 舌红苔白, 脉弦数。方剂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炒枣仁、夜交藤各 30g, 白芍、茯苓、生地、龙骨、牡蛎各 15g, 丹皮、栀子、柴胡、当归、黄芩、知母、香附各10g, 甘草5g。 2 化痰清热法 适用于痰热内扰型。证见:睡眠不安, 头晕目眩, 痰多胸闷, 心烦口苦, 恶心纳呆,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方剂选用温胆汤加减:珍珠母 30g, 莱菔子 20g, 茯苓、神曲各 15g, 半夏、陈皮、枳实、竹茹、黄连、栀子各 10g, 甘草5g。 3 疏肝和胃法 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证见:两胁胀满, 胃脘痛, 呃气, 恶心, 嗳气吞酸, 纳呆, 心情郁闷, 失眠, 急躁, 舌苔白腻, 脉弦滑。方剂选用疏肝和胃丸加减: 夜交藤 30g, 合欢皮 20g, 茯苓、白芍、延胡各 15g, 川楝子、郁金各 12g, 柴胡、当归、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竹茹、枳壳、藿香各10g。 4 解郁养血法 适用于肝郁血虚型。证见:失眠多梦, 易惊, 情绪低落, 伤心哭泣, 头晕, 体倦,乏力, 记忆力差, 心悸, 气短, 大便干稀不定, 舌淡,苔薄白, 脉弦细。方剂选用逍遥散加减: 白术、合欢皮各 20g, 白芍、制首乌、茯苓、柏子仁、炒枣仁各15g, 当归、柴胡、远志、菖蒲、五味子各10g。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方法 方名:清热安眠汤 药物:全当归9g,生地15g,川芎2.4g,桃仁9g,红花、黄芩、白蒺藜、蒲黄、龟板、麦冬、竹茹、龙齿、牛膝、夏枯草均为9g,柴胡、枳壳、陈胆星、甘草各3g,山栀6g,黄连0.9g,酸枣仁12g,火麻仁15g。 功效:养血行瘀,疏肝泄热。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通宵不能入睡,烦躁,头昏,后脑及两太阳*疼痛,口味干苦,大便干结,小溲黄赤,舌苔黄厚,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日1剂。 (2)魏善初治疗失眠症的验方 方名:清镇汤 药物:胡黄连、盐黄柏、旱莲草、竹叶、贝母、龙眼肉、朱茯神、石菖蒲、远志、龙齿、煅牡蛎、黄芪、当归、白芍、熟地、沙参、甘草。 功效:益气养血,清心泻火,镇静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中医治疗老年失眠症 根据个人体质、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失眠一般可以分为虚、实两大类。其中属实证的主要有:肝郁化火型和痰热内扰型。属虚证的主要有:阴虚火旺型和心脾两虚型。所以在运用食疗治疗失眠时,应根据个人的临床表现和证候特点,分别选用适合自己的食疗方。 肝郁化火型 症状:失眠伴有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 调治:柴胡决明子药粥。取柴胡15克,决明子20克,菊花15克,冰糖15克,大米100克。先将柴胡、决明子、菊花三味水煎20分钟,去掉药渣,再与大米煮粥,趁热加入冰糖至溶化。每天1次,一周喝3~4次,可以起到清肝降火、明目通便的作用。 痰热内扰型 症状:失眠、头重、痰多、胸闷、厌食嗳气、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等。 调治:①竹沥药粥。取淡竹沥15克,小米50克。先煮米成粥,粥将成时加入竹沥水,搅匀,服食,每日1剂。②天麻陈皮饮。取天麻10克,陈皮6克,茯苓15克,白糖15克。天麻、陈皮、茯苓,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至溶化。每日1剂,分2次饮用,还可起到和胃化痰的作用。 阴虚火旺型 症状:常见失眠伴心烦、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背痛、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等症状。 调治:①苏轼麦冬饮。取麦冬5克,茯苓5克,人参3克。麦冬去心,与人参,茯苓共切薄片,用开水泡饮。也可以将人参换成西洋参,取其气阴双补的功效。②阴虚不眠并有口干、干咳者,百合粥较合适。用鲜百合100克,粳米100克洗净,加水1000毫升煮至米烂。此粥不但可以帮助入睡,减少噩梦,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心脾两虚型 症状:常见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等症状。 调治:常用参龙炖猪心食疗方。古有以脏补脏之说,心虚不寐吃猪心,有养心安神的效果。取党参15克,龙眼肉12克,猪心1个,将猪心洗净切块,与党参、龙眼肉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后服用。每日1剂,可起到健脾、养心、安神的作用。 除了上述中医治疗老年失眠症方法外,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饮食禁忌,不要过多食用辛辣食物,因为食辛辣食物能兴奋中枢神经,从而加重失眠,所以酒、咖啡、可可等要注意限量或不用。还有,睡前饮茶往往使人兴奋不已,且茶有轻微利尿作用,饮茶后易会导致夜尿频多,也影响睡眠。 中医治疗瘀血阻络型失眠症 (1)失眠的症状:入睡困难,易于惊醒,恶梦纷纭,或彻夜不寐,久治不愈,伴有烦躁不安,面部黧黑,肌肤甲错,舌质紫暗,脉来不畅。 (2)失眠的病机:对于顽固性失眠症,气血失调是一个重要因素,大致可分为因瘀致病和因病致瘀两大类。因瘀致病,多由血络瘀滞,心脉受阻,心神失养,阳不入阴,神不守舍,而致入眠不易,梦中惊魇;因病致瘀,多为顽固性不寐迁延日久,邪气扩散,由气传血,由经入络,此即“久病必瘀;。瘀阻已成,内扰心神,外现血瘀之征象。 (3)失眠的治法:活血化瘀。 (4)失眠的选方:血府逐瘀汤。 (5)失眠的用药:柴胡12g,桔梗6g,枳壳9g,生地12g,当归9g,赤芍9g,川芎6g,红花9 g,桃仁9g,牛膝12g,甘草6g。 (6)失眠的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破瘀血,导胸中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外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以养血润燥,使瘀祛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既能疏肝理气,又能活血化瘀,重在调整气血平衡,可使阴阳平通而治失眠,符合《内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平和;之意,王清任称“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7)失眠的加减:根据当代名医颜德馨的经验,本方加入磁朱丸、生铁落,名叫活血镇静汤,其临床疗效更好。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症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呢?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 1、心脾两虚:主症是思虑过重、不寐或多梦易醒、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懒语、心悸健忘、纳差,或有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而弱。 2、心肾不交:主症是心烦不眠,难以入睡、或彻夜不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口干、腰膝酸软,男子易不振,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3、肝郁化火:主症是烦燥易恕、胸胁胀满、善叹息、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口苦目赤、小便黄短、大便秘结、纳差,舌红苔黄,脉弦数。 4、心虚胆怯:主症是心悸胆怯、难以入睡、易惊醒、恐怖不安、头晕目眩、或呕吐苦水,舌质淡胖,脉弦细。 5、痰食积滞:主症是睡眠不安、多梦易醒、胸闷痰多、嗳气吞酸、恶心,舌红苔黄腻,脉弦而滑。 二仁粥:取柏子仁15克,炒酸枣20克,粳米100克。先将柏仁、枣仁捣碎,和粳米一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适量蜂蜜,再煮一二沸,睡前服食。柏子仁有养心安神之功,酸枣仁补益肝胆,滋养心脾,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酸枣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呈现镇静和催眠作用。此粥适用于失眠伴多梦易醒,胆怯心悸,属心胆气虚者。
桂圆莲子粥:取桂圆肉(龙眼肉20克),莲子30克,大米100克。将莲子捣碎,和桂圆肉、大米煮成粥,临睡前两小时服食。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莲子补脾、养心、益肾。此粥对心脾两虚失眠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大便溏泻稀薄、面色少华者尤为适用。
百合红枣粥:百合20克,红枣20枚,绿豆50克,大米50克。先煮绿豆至半熟,放入百合、红枣和大米,再煮成粥,服食。早晚各一次。
百合清心安神,红枣养胃健脾,绿豆清热除烦,适用于夏季失眠及妇女更年期失眠伴有心悸、心烦、潮热、自汗者。
生地黄粥:生地黄30克,炒酸枣仁30克,粳米50克。先将生地、酸枣仁水煎,取汁去渣,加米共煮成粥,晨起当早餐食之。生地黄清热滋阴,酸枣仁宁心安神。适用于失眠兼心烦、心悸、头晕、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属阴虚火旺型患者。
竹沥粥:竹沥水20克(药店有售),小米100克。先煮米成粥,临熟时下竹沥汁,搅匀,晨起空腹食之。竹沥有涤痰除烦,定惊之功。适用于失眠伴头重、胸闷痰多、属痰热内扰者。
龙胆草粥:龙胆草10克,竹叶20克,白米100克。先用水煎龙胆草、竹叶,取汁加入白米煮成粥,代早餐食。龙胆草泻肝降火,竹叶清心除烦。适用于失眠兼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属于肝郁 睡觉多梦: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三钱,积壳、赤芍、甘草各二钱,桔梗、川芎各一钱半,桃仁四钱煎服。二剂可安然睡眠而梦少。 失眠:用花生叶煎水晚上喝,三日除根 夜交藤泡脚可以治疗失眠。或用吴茱萸30克熬水泡脚。 中医认为,夜交藤性平无毒,味甘微苦,入心、肝经,有安神养血、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阴虚血少、虚烦不眠、风湿痹痛、皮肤痒疹等症。夜交藤的煎服剂量一般为10~30克,还可煎水外洗或捣敷外用。现将近年来主要的临床应用简介如下。 1. 失眠夜交藤具有养血安神作用,用于阴虚血少所致的失眠,常与合欢皮、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药配合应用。 ①夜交藤麦豆汤:夜交藤10克,小麦45克,黑豆30克,加水煎煮取汤饮,日两次。有滋养心肾、安神的功效,用于神经衰弱、心肾不交之失眠、心烦等症。 ②乌鸡交藤煲:乌鸡1只,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再用凉水冲洗。夜交藤30克,洗净用纱布包好,装入鸡肚内,将鸡放于汤煲中,加入适量姜片、食盐、黄酒及水,先用武火烧开,再用文火煲至鸡烂熟,加味精适量即可食用,可用于顽固性失眠患者的食疗。 ③宁神合剂:夜交藤、生地、百合各15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6克,红枣7枚。用水浓煎,日服2次,临睡前加服1次。具有养血安神功效,治头昏乏力、耳鸣眼花、心悸多梦、入睡难等症。 ④安神汤:夜交藤、合欢皮各20克,酸枣仁、柏子仁、猪苓各15克,琥珀10克,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30日为1个疗程,对失眠症有效。 ⑤夜交藤粥:夜交藤60克,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毫升煎取药汁约300毫升;再加粳米50克,大枣2枚,白糖适量,煎至粥稠即可。晚上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l 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顽固性失眠、多梦及风湿痹痛症。 1、治贫血 鲜桑葚60克,桂圆肉30克。炖烂食,每日2次。 2、治自汗、盗汗 桑葚、五味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3、治须发早白、眼目昏花 桑葚30克,枸杞子18克。水煎服,每日1次;或桑葚、首乌各30克。水煎服,每日1次。 5、治失眠健忘 桑葚30克,酸枣仁15克。水煎服,每晚1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