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庸的生活

 聽雨軒sjh 2012-08-01

平庸的生活

    编者按:文章从个人生活说到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平庸”生活的看法。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平庸的人在一个平庸的年代,每天都在重复着过去的日子,过着平庸的生活。
  平庸似乎含有贬义,那么这样的生活究竟有什么不好?——平庸的生活可能就是平静的生活,而在动荡的年代,有所谓“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的愿望,所以这样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
  当然,平庸未免乏味,所以有人还是希望生活有些变化(这些人对于宁做太平狗的人而言一定是贱种)。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开始我并不理解——难道生命本身不比闻道更重要吗?原来,孔子认为人生是有目的的,达到了目的,人生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如果我们认为人生虽然没有什么“道”,但却是一个体验生活的过程,当平庸的生活没有新的体验时,则生活了无生趣(虽然每天都重复昨天的日子也会引发一些人的哲学思考)。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孔子的理解相同——我们都认为人生有目的(体验生活也是一种目的)。
  乱世是生活变化的极端。相对于动荡而危险的乱世,平静——平庸的生活令人向往。然而,人生是复杂的——如果给人生分类,那么平静和动乱只是生活的两个极端。在平静和动乱之间还有许多富于变动、变化的生活模式。高质量的生活是所谓幸福的状态,而幸福的本质是自由,自由的意义在于变化,所以兴之所欲的富于变动、变化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
  共产主义虽属乌托邦,但却的确是富于社会正义感的人们的理想。按照共产主义的设想,劳动已经主要不是谋生的手段,而主要是满足人的生活兴趣需要的手段,例如这段时间我想干农活,于是我就去了农村;过了这段时间我想做钳工,于是就去了工厂;接下来我想写作,于是就去了图书馆……这就是自由的生活。当然,自由有很多内容,也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涉及自由的问题——衣食住;思想、言论;消遣、旅行、交友;择业、研究……但是,也许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劳动择业的自由。要知道:人类的先民曾经需要披星戴月的劳作才得以养家糊口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城市现在主要是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每周工作五天,还有节假日。以后,虽然社会还会进步,但不劳动不得食(没有生产就没有财产),这一基本原则不会改变,所以共产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各尽所能,然后按需分配,即人们首先要尽社会劳动生产的义务。
  ……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美妙的理想,而美妙的理想往往就是乌托邦。丑恶的现实是——如果我对现在的职业不满,我要追求自由而辞职,那么在一个人满为患,职业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辞职后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找到了完全理想的新工作;二、找到了理想的新工作,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例如工资很低;三、找不到理想的新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只好胡乱找一个工作;四、找不到工作而失业了。这四种情况除了第一种,其余三种都是负面的,所以我的辞职要承担75%以上的风险(第四种情况的权重较大),而我认为:一件事情如果有25%以上的风险就不值得考虑。
  所以,如果人生注定是不自由的,那么平凡的人只能苟且于平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