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许愿灯是一项客家习俗,每年元宵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客家人都要在河中放灯,以追祭先人、超度亡灵,或祈求平安吉祥。 最初,民间的悼念亲人祭奠,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汉晋以后,宗教影响日益扩大。南北朝梁武帝崇拜佛教,倡导办水陆法会,僧人在放生池放灯;唐肃宗诏告天下设放生池81所;北宋真宗定佛诞日为放生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举灯玩月,放灯笙歌,“僧尼道俗盆养供佛”。宋代道教盛行,定中元节各地燃放许愿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莲戏。此后,中元节、中秋节放许愿灯的习俗就随着道教、佛教的传播而流行全国。 客家许愿灯的制作根据功能的不同有所区别:元宵、中秋放的是许愿灯,目的是祈福祷平安,灯便用彩纸和竹篾糊成,里面点上灯油烛火,风吹不灭,水推不翻,可以在水里漂上很远;而七月十四鬼节放的是招魂灯,目的是祭祀先人、超度亡灵,灯是用彩纸叠成莲花状或船状,中间点一支短短的蜡烛,一盏灯仅能维持几分钟,甚至刚下水不久就被风吹灭了。 关于许愿灯的起源,一说源于印度,一说源于原始社会。 在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佛教信徒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到河里放灯追祭祖先、超度亡灵。“盂兰”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盆”指盛供品的器皿。佛典《盂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莲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用道眼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目莲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莲求助于佛祖,佛祖让他在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会,以百味五果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目莲遵佛嘱而行,其母以此“得食”。从此佛家遂定七月十五为“盂兰盆节”。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其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我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自梁武帝创设盂兰盆会后渐成习俗,在我国广为流传。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祭祖日,家家到河里放灯超度孤魂野鬼。清代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行盂兰盆会,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场,舞狮、杂耍,演《目连救母》戏,夜晚还把内装灯草油烛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放,佛徒谓此“慈航普渡”,道徒称之“照冥引路”。设“盂兰盆”在民间倒是少见,但放灯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客家人在大迁移时,把这种习俗带到了全国各地。 也有一种说法,称许愿灯民俗起源于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是吉祥温暖的象征、战胜寒冷饥饿的神灵,成为顶礼膜拜的图腾。渔猎时代,人们为免风暴肆虐,在风大浪高或过危礁险滩时,用木板竹篾编为小船,放上祭品点上蜡烛灯笼,放进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这一习俗至今仍流传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渔民中。 客家人聚居的很多地方仍保留着中元节、中秋节放许愿灯追祭先人、祈祷平安的习俗。客家人认为:为人子者,当思木本水源;祖宗已逝,祭祀不可不诚。许愿灯虽小,也会给先人带去一丝光明。许愿灯,让客家人知道根之所在;许愿灯,让客家人知道未来之所倚;许愿灯,让客家人为生者祈求平安吉祥;许愿灯,让敬祖孝老之风一代代传播下去。客家人通过这种特殊的祭拜方式,将对历史的崇敬之意、对祖先的缅怀之情释放得酣畅淋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