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人的饮食禁忌

 寒江读舟 2012-08-09

 

  客家人是很重视饮食禁忌的,客家人的有些饮食禁忌是来自食物的颜色、称呼以及性状等方面,这与人们趋吉避害的心理联系在一起。如,过年时家家都要喜庆吉利,因此喜欢吃桔饼、年糕(年年高)、葱(聪明)、蒜(会算)等,过年不能专门吃蛋,认为蛋与“完蛋”发音接近,很不吉利。上杭县中都乡过年时不吃鸭子和免子,因为“鸭子”当地的发音很像是“怒气”,令人不快;兔子很忙,客家人有句口头禅“忙得像兔公一样”,新年伊始当然这么忙不好。
  客家人平时吃豆腐不能说吃“白豆腐”,只能说“吃豆腐”或“煮豆腐”,这是由于只有老人过世时才吃“白豆腐”。对于小孩和孕妇,有关禁忌更多。做父母的都喜欢把祭祖先或神明的供品让小孩子吃,认为吃了以后祖先或神明就会保佑他们,相反,在三叉路口祭孤魂野鬼的东西是不能够给孩子吃的。长汀县客家妇女怀孕以后忌吃甲鱼,认为甲鱼的头经常伸缩,吃了以后容易难产。在孕妇快要生产时,女方母亲就会每月农历逢三(初三、十三、二十三)给她送去鸡蛋和毛芋子,因为煮熟的鸡蛋和毛芋子很容易剥皮,“三”与“生”谐音,寓意女儿会顺产。 
  客家人对食物的饮食季节也是有讲究的。如,夏天客家人普遍都爱吃“仙草冻”,因为“仙草”常年生长在田边山脚,性凉,客家人认为吃了可以降温解暑。冬天,狗肉和牛羊肉十分畅销,红烧狗肉、当归牛肉、牛肉煮酒以及羊肉煮酒等都是客家人冬季“进补”的食品。客家妇女做月子时,最常吃的是姜、糖、酒、鸡和蛋这几种食物,据说这些性温驱寒,吃了对产妇恢复身体有好处。相反,客家人绝对不会让产妇吃白萝卜,因为白萝卜性冷,吃了会伤身体;也不能吃糯米稀饭等被认为凉性的食物。对于体弱多病的人,也不宜吃老狗肉、番鸭、南瓜、茄子、四季豆之类,认为这些食品吃了会“翻旧病”,而且南瓜、茄子(尤其是秋茄)、四季豆据说是“有毒”的,病人尤其不能食用。
  在食物制作方面也有禁忌,食物的制作包含炊具和人。灶是制作食物最重要的炊具之一。灶有灶神,这是客家人心目中非常重要的神明,专管人间住所,负责记录每个家庭的善恶事项,并奏报天庭,因此灶神万万不能得罪。每月初一、十五,家庭主妇都要烧香,逢年过节如果有做(米右加反)子或杀鸡宰鸭,也要先敬供灶神然后才能食用。平时灶台要保持干净,禁止将脏物扔进灶内,也忌将双脚翘向灶门,忌在灶前骂人、吵闹、哭泣、杀生,甚至敲打灶门等。
  除了食品及其制作的禁忌之外,饮食行为的禁忌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所谓“吃有吃相”,吃饭时忌将筷子插在饭中间,忌用筷子、调羹敲打碗盘,民间有句俗语“敲碗敲碟,无吃无揶”即用筷子敲碗敲盘会没有饭吃。忌手不捧碗趴在桌上吃饭,认为这种吃相好象乞丐。在别人家里作客,吃完饭后忌将筷子放在碗上,否则,有讥讽主人不让吃饭之嫌。如果不小心将碗盘和调羹等摔在地上打碎了,忌说“完了、完了”等不吉利话,要说“发财、发财”!筷子掉在地上也要说“还有人请”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