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俗谚说解:手心手背都係肉

 寒江读舟 2012-08-09

语意:多用于形容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绝不厚此薄彼,因而家庭和美。借指为人处事公平公正,使各方面都得到亲情般的照顾,因而获得大家的爱惜。而用于企业管理,则要求管理者善待每一个成员,确保人人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人都有所贡献。 

封建时代,客家人在多子多福思想的诱导下,一对夫妻平均生育在四胎以上,所生子女少则三四个,多则十来个,无不承受着经济与精神双重巨大压力。由于家境多不富裕,衣食住行难免紧缺,稍有分配不均,就可能招致子女的抱怨,说爷娘偏心谁个谁个,而总是看轻自己一个。每每此时,为人父母者总是有苦难言,只好道一句“手心手背都係肉”,一来说明个个都是自己的亲骨肉,二来解释无心偏帮任何一个,只只都宝宝贝。係,客语都作hei4,相当于普通话“是”的意思。

为父母者,在子女未成年时,或许赖子、郎哥手心,妹子手背,而一旦女儿远嫁了,就妹子变手心,天天记挂着,日日盼望着,仿佛割走了身上一块肉似的,坐立不安,茶饭不思。

如今,年轻一代客家,一旦成年就纷纷外出谋生,近则东南沿海、珠三角、长三角,远则飘洋过海,遍及全球,一如其祖辈“过番”。“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因此,父母嘴上总是时常叨念着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女,而对守护在家园的孩子,由于日日相见,反倒少于提起。如若因此怨恨爷娘有偏心,实在是不明智。殊不知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之心总是向着弱者。

对子女间的大小事情,每当难以取舍的时候,父母也必定秉持“手心手背都係肉”的原则见分晓,让兄弟姊妹无所怨言,人人紧密团结,家家得以和美生活。

人多思欲,因此难免心神困惑,但如果贪念不断,所谓“人心节节高”,则心态终究要失去平衡,进而愤懑不已,以为全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越活越没有情趣,越活越多负累。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西蒙教授,根据手心手背都係肉”的原理,创立了著名的“管理均衡论”。

形如手心手背关系的“均衡”,是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之一,无论是宇宙万物,还是人类自身,以及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都需要保持均衡,遵循着“均衡——失衡——均衡”的发展态势而迈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自然世界以人类智慧不可比拟的神奇力量创造出了“均衡”,让世间万物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之下,有条不紊地递进和延续。然而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崛起和一轮接着一轮的工业化革命,这种自然形态的均衡正在被打破,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日趋恶化。同时,人类社会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各国、各区域乃至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纷争、矛盾也日益激化。因此,倡导手心手背都係肉”的均衡思维、均衡管理非常重要,并且可不容缓。

面对全球气候的不断恶化,善待自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推而广之,在家善待父母、子女,在公司善待上司、同事、部属,又或者身为公务员善待平民百姓,这样一来,和谐社会就不仅仅是一种构想,而终将成为一个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