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正月初八民俗:占谷??祭星

 寒江读舟 2012-08-09

 

年初五客家“出年界”后,过年的氛围一直还很浓厚。虽然商家开市了,农户下田了,但丰富多彩的吉庆活动仍然天天不断。客家俗语曰:“初八完全”,所指的是人们“聊正月”的“懒散”起码要到正月初八才能完全消除,恢复到平日勤劳的生活当中。

但正月毕竟是客家人的主要农闲时段,白天劳作夜晚看花灯歌舞成为大多数客家人的岁时风尚。随着客家狂欢节即“正月半”的临近,客家灯会、舞龙等活动精彩纷呈,并不断推向高潮。梅州大埔等地客家于正月初八开始,揭开迎花灯祭祖的“上灯”序幕。

客家将正月初五确定为五谷神的诞辰纪念日,也与其他汉族族群一样,以正月初八作为五谷的生日。北方汉族多称正月初八为“麦生日”,而南方汉族则多称年初八为“谷日”,即“稻谷生日”。

一切谷物都离不开土地的滋养,而主宰一年丰歉、吉凶的所谓“太岁”,原本是太阳星系中木星崇拜演变而来。木星大约每十二年运行一个周天,上古先民便将周天划分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所以把木星称为“岁星”。中国道教发展后,受“岁星纪年”的影响,认为每年均有一个职权很大的值岁神灵,称为“太岁”。“太岁头上动土”成为所有中国人的禁忌,因此安太岁、拜太岁的活动就逐渐演变为“祭星”、“顺星”民俗。 

占谷 

本章第一节在展示客家雨水民俗活动时,我们已经介绍过客家的“占稻色”。这里的“占谷”习俗与“占稻色”互有异同。中华民族水稻种植的历史在7000年以上,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及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发现的公元前2700年的稻种,便是很好的考证。某种程度而言,水稻种植的历史有多长,用稻谷占卜的历史就有多悠久。史前占谷无迹可循,殷墟出土文物所发现占卜稻谷丰歉的字样,是最早的占谷史料。

明代李一楫编撰万历年间刊本《月令采奇》载曰:“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羊,四日不杀猪,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用刑。至于其日向晨,至门,呼鸡犬猪羊牛马令来。乃置粟豆于灰散之宅内,云招六畜。”鸡犬猪羊牛马皆先于人类被创造出来的动物,它们既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财富。正月初八谷日,人们在屋子里撒五谷,召唤鸡犬猪羊牛马前来分享,一则体现着人类与一切生物和谐共存的思想,二来寓意新年招财进宝。伪东方朔所著《占书》云:“若所值日天气晴霁,则本事蕃息安泰;如阴雨风寒,气象惨烈,则疾病哀枯。各以所值之日天气验之。”客家人保留着年初八天以天气阴晴来“占谷”的传统,如是日天晴则预示该年稻谷丰收,如是日天阴或天雨,则意味着该年五谷歉收,生计维艰。

谷日旧俗,客家人还要在旭日东升之前,焚香点烛拜祭五谷神、土地神,然后迎着朝阳将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等洒向田间地头,意喻五谷丰登。

客家“占稻色”主要占卜一年的丰歉,而“占谷”民俗则更趋于民间百姓个人内心的期盼或诉求。但占卜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即爆糯谷花。北方汉族谓之“米花”,江南一带则为之“孛娄”。自宋元至明清,江浙地区正月“爆孛娄”占卜的习俗都非常流行,而明清时期赣南、闽西客家受以苏州为代表的吴文化影响极其深刻,如客家灯彩、舞龙,客家南北词、古文说唱等,都有浓郁的苏州文化色彩,因此爆糯米花占卜吉凶的习俗也都相互交融。明代著名学者、诗人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六《孛娄》诗云:“东入吴城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抛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佳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溽。晓来装饰诸儿女,数点梅花插鬓斜。”这首形象、生动的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爆孛娄的盛况,并且还详尽地描叙了各种不同年岁的人占卜的心态。青年男女用米花来占卜自己的婚事和未来的幸福,成年的男子汉则用米花预测经营与农事丰否,老年人占卜是为了自己有一个安定的晚年,一旦获得了好的预兆,人们便高兴得将米花撒在儿女们的头上,鸟黑的发鬓撒上洁白的米花,犹如一朵朵迎春的梅花插在鬓发间。多么优美的诗句,多么愉快的心态,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在春节期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苏州“爆孛娄”的原料是黄金粟”即玉米,上海一带则是蒸熟晾干的糯米或玉米,客家人则用糯谷。糯谷米花爆裂的越大,则意味着一年四季越顺利,爆出的米花越多,则象征着一年的喜事越多、财富越多。 

祭星 

客家民间传说年初八谷日是众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因此各地客家人纷纷用小碗、瓦碟等物制作小灯并点燃祭祀。北方汉族多称之为“顺星”,南方汉族多称之为“接星”。

北方汉族谷日祭星的代表地区是山西。晋北地区的祭星活动,讲究在天地神位前面燃灯七盏,烧香、焚表;晋东南地区的祭星活动,一般是在院内向北设案,上面布置用米面做成的饼灯九盏,另敬献茶水九杯表示祭祀;还有的地方习惯全村会祭,集体筹集祭品、天香、焰纸,在公共场所设灯祭祀,祈求岁星保护农业丰收。

客家民间认为人人皆有本命星,主宰着自己一生的生死、祸福、流年运程,因此祭星的寓意首先在于消灾免祸,其次才是祈福、祝愿。

祭星的时间在黄昏以后,最好是星辰满天的时候才开始。

正如年初六只有客家女性拜紫姑一样,年初八的祭星活动也全由妇女主持,客家男子不祭星、不拜月的性别祭祀禁忌,千百年来不为所破。

祭星的地点在院中或房前,临时用台桌布置成敬神用的“天地桌”。

祭星仪式需要两张必备的“神码”。一张是印有朱雀、玄武等二十八星宿的“祭星码”,也叫“星神表”,上面要填写祭祀人的家庭地址、门牌号码、全家姓名。祭拜二十八星宿,在于祈愿福星明亮、灾星退隐、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全家流年运势顺畅,幸福平安。另一张称之为“本命延年寿星君”,“延年寿星”即主宰本命的星神。北斗七星本命神崇拜即贪狼星君是属鼠之人的本命神,巨门星君是属牛、属猪之人的本命神,禄存星君是属虎、属狗之人的本命神,文曲星君是属免、属鸡之人的本命神,廉贞星君是属龙、属猴之人的本命神,武曲星君是属蛇、属羊之人的本命神,破军星君是属马之人的本命神。祈禳本命星君,在于祈祷保寿延年,消灾避难。

 

客家正月初八民俗:占谷 <wbr> <wbr>祭星

 

现藏于伦敦大英图书馆的敦煌手绘星图

 

祭星的祭品是炒熟的糯米,用小酒盅倒扣放在碟子上,每次用十二盅或三十六盅。

拜祭星神时,首先将“神码”用天地桌张挂起来,然后在“神码”前陈放用茶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中,以北斗为目标祭祀。家境富裕人家要摆一百零八盏灯花,中等小康人家可摆四十九盏,一般摆九盏,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罗侯和计都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祭拜完星神后,由主妇把这些灯花分别摆放在寝室案头、厨房灶台、厅堂以至院内台阶、门角等处,宛若一次烛光晚会,名曰“散灯花”。这时,在这神秘的灯花群中,长辈要向儿孙讲“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独”的思想,因为“流年照命星宿”时刻在监视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散灯花”富有朴素的浪漫色彩,任你企盼、尽情想象,直至所有灯花燃尽,然后全家互道“星禧”后,才重新开启灯光,并燃放爆竹表示祭星仪式宣告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