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专家讲述:矮爸爸和让人高看的女儿

 哥们干杯 2012-08-12

★ 对于孩子的学习,要弱在哪里补哪里,而且要真正补上去,让孩子真正弄懂弄通,否则做成一锅“夹生饭”就难办了。

★ 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信心和志气。输是试金石,看你是强者还是懦夫。把输作为一个新起点的人,才会拥有希望,拥有成功。

★ 好家长应懂得做一台“调压器”:当孩子在学习中心理压力增大时,应及时给予降压;当孩子出现浮夸松散苗头时,应适当加压。让孩子始终在一种适度的压力状态下,鼓帆而进。

·人物档案·

顾今昔,1946年生,浙江海宁人。家庭教育专家。高中毕业后,因家庭出身及患“侏儒症”,被剥夺了上大学和上山下乡的资格。2001年由于单位破产而失业在家,成为社会救济金领取者。尽管一路坎坷,但他不忘教女之责,边摸索边学习,把女儿培养成了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先后被杭州市采荷社区学院等聘为“家庭文明讲师团”讲师,他的家庭也荣获杭州市“五好文明家庭”称号。

女儿顾盼,小学时成绩一般,但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成绩不断提高,1997年获杭州市中考第一名。由杭州二中推荐至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留学 (微博) 后,表现更加出色,多次在各类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创造佳绩。2002年5月获新加坡MAS(金融局)奖学金,美国总统奖学金、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

一个贫苦家庭的女孩,在残疾父亲的精心培育下,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从开始的学习并不出众,到中考时成为杭州市的状元,再到被保送至新加坡读高中后的脱颖而出——这就是被杭城和狮城一时传为佳话的顾盼的故事。

让女儿在经典故事中“春风化雨”

说起女儿,顾今昔这位身高只有1.3米的矮爸爸一脸幸福:“每年春天刚过,我就在盼着冬天,因为到那时女儿可以回国和我们团圆。每次回来,女儿都要带一大堆奖状,如新加坡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新加坡中学华语文章朗读比赛团体亚军,新加坡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铜牌,澳大利亚国际数学邀请赛满分奖,美国数学邀请赛优胜奖,新加坡全国华族礼俗比赛团体第一名,新加坡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个人总分第一……”

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是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才会教子有方。其实不然。顾今昔出身于一个“黑五类”家庭,还是一个患“脑垂体发育不全侏儒症”的残疾人。可以说,顾今昔的人生际遇充满了冷眼、歧视和不公。但为人处世以人为先的顾今昔从不自卑,不仅有了自己的家庭,1982年4月1日,在36岁时,上天赐给了他一个粉雕玉琢、聪明伶俐的女儿。顾今昔尽情地陶醉于初为人父的喜悦中,同时,也在为履行好父亲的职责而默默地准备。

20多年前,“零岁方案”“早期教育”知道的人很少。顾今昔 “摸着石子过河”,对女儿进行教育。他平时很留心这方面的书籍报刊,还向他人学,向老师学。1988年暑假,孩子还没上小学,顾今昔就去参加学校里的家长学校。女儿读初中后有许多变化,他就买来《初中生心理学》认真研读。正是这些讲座和书籍,让顾今昔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顾今昔一个深刻的体会是:讲故事是个好办法。

女儿才几个月大,他就买了大量童话书、寓言故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外国民间故事精选》以及《365夜》等,还买了儿童故事的磁带。

由于总是给孩子讲故事,女儿似乎从小就学会了听从道理。对女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和缺点,顾今昔有针对性地将它们编成故事来进行教育。如女儿小的时候不肯吃萝卜青菜,可她最爱小白兔,爸爸就对女儿说:“为什么小白兔长得这么可爱呢?就是因为小白兔喜欢吃青菜萝卜。”这么一来,女儿就开始吃青菜萝卜了。有一次,顾今昔给女儿讲了一个砍柴人“不靠力气靠智慧”和熊较量的故事。女儿把眼睛睁得大大地问:“爸爸,智慧从哪里来的啊?”“智慧是从学习中来的。”

到了3岁,爸爸开始训练女儿复述故事的能力。先短后长,由简单到复杂,经过半年的训练,她能复述5分钟左右的故事了,这对记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开发十分有利。女儿上小学后,她的记忆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些都得益于复述故事的训练。

好的学习习惯让女儿后来居上

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语文和数学的成绩都很差,在班里是倒数几名。

语文开始是被拼音卡住的。

顾今昔在辅导时很心急,时间花了不少,可效果并不很好。家长会上,班主任俞老师讲了孩子学汉语拼音方面的问题和辅导方法,指出如果对孩子的辅导操之过急,或辅导时间过长,或责骂敲打,就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厌学的不良心理。

顾今昔就按俞老师教的方法,先让孩子看口型,然后配合拼读,和颜悦色耐心诱导,孩子学得很高兴,没过几天效果也就出来了。

数学上存在的问题,又是怎么样解决的呢?

顾盼的速算是屡考屡不及格。40道数学题,要求在5分钟做完,而她在规定时间内只能做一半。怎么办?顾今昔每天晚饭后,出4组速算题,共80题,用复写纸复写几份,让女儿每天练4组。经过一周的强化训练,她只需两分零几秒就能做完40道题,而且在学校里破天荒地得了速算100分。

女儿上了初中后,顾今昔对女儿的学习提出了5点建议:

一,上课专心听讲;二,及时独立地完成作业;三,不懂就问,力求当天解决问题,不要积累起来,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四,认真做好复习和预习;五,乐于帮助同学。同时告诫她:从进初中的第一天起,就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这样到了初三总复习,就能应付自如游刃有余了;如果认为离初三还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平时懒散松垮,那么到了最后一学期就会感到时间不够,压力很大,再来加班加点,恐怕捉襟见肘,为时晚矣。

有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女儿的学习上去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作为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只能面对成绩上的进步,而不敢面对失败,抗挫折的能力很弱。

初一下学期,3个班干部包括顾盼在内同时给学校共青团组织写了入团申请,结果唯独她没被批准。她感到非常委屈,回到家大哭了一场。等她哭完,顾今昔说:“女儿,对这件事,爸爸是这样看的:老师是爱护你,为你好,希望你再成熟些;同时这也是对你的考验。你只要按团员的标准继续要求自己,迟早是能入团的。你应该看到那两位同学有你所缺少的优点,你要善于找自己的不足,向她们学习。”

女儿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第二天仍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班级工作当中去。终于第二批入了团,后来还被评为市优秀团员。

输并不可怕,也不可耻,可怕的是丧失信心和志气。输是试金石,看你是强者还是懦夫。把输作为一个新起点的人,才会拥有希望,拥有成功。

同样,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在挫折中培育出来的。在初三上学期的一次考试中,顾盼失去了五连冠的年级第一。但她的情绪没有低落,她客观分析了输的原因,秣马厉兵誓夺第一。很快,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又跃居榜首,并一直保持至毕业。

初三时,学校推荐市“三好学生”,如果评上的话,中考是可以加分的。当时被大家一致看好的顾盼却没评上。

她跟爸爸讲起此事时,爸爸问:“对此你有没有想法?”女儿说:“没有想法。”

顾今昔知道女儿心里多少会有点想法的,便因势利导地对她说:“这件事学校有学校的考虑,老师有老师的难处,我们要谅解。至于考重点高中,应该凭自己的实力,而不是靠学校给你的荣誉。再说通过这件事,也可以锻炼你的胸襟,以后到社会上,会碰到各种不如意或不合理的事,你也就能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去化解了。”

通过这件事,顾盼在同学中的威信更高了,以最高票当选为校首届“十佳”学生,同时也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这些教育,对培养女儿的大度、宽容、随和、豁达、开朗、乐观等优良性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几年后,顾盼谈起这些往事时说:“这些教育对我的作用很大,我15岁漂洋过海去新加坡留学,之所以能够适应得很快,就得益于此。”

做女儿的心理“调压器”

顾盼就读的杭州市采荷中学,曾走出过1996年市中考“状元”。1997年临近中考,校长亲自找她谈话,希望她为学校再创辉煌。这压力,沉重得差点让她喘不过气来。

作为父亲,何尝不想女儿在中考中力拔头筹。但顾今昔更清醒地知道,女儿现在的精神负担很重,心理压力也很大,这种精神状态对考试十分不利,应该给她减压。

顾今昔找准一个机会劝慰女儿:“考状元,不是你的任务,状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你只要考进重点高中,就是完成任务了。”

这一番话,使女儿放下了精神包袱,释放了心理压力,毫无顾虑地投入复习迎考,最后也超额完成了任务。

在和女儿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顾今昔渐渐懂得家长应该做一台“调压器”:当孩子在学习中感到心理压力增大的时候,应及时给予降压;当孩子出现浮夸松散的苗头时,应适当加压。要使孩子始终在一种适度的压力状态下,鼓帆而进。

女儿读初一时,有一次在班里考了第四名,回来她说:“爸爸,下次我要争取考第一。”顾今昔肯定了她这种争胜好强的精神,但提醒她:“目标定得太高,万一实现不了就会泄气。路是一步步走的,饭是一口口吃的。你下次争取考第三名,实现后再争取考第二、第一。”

听了这番话,女儿没有了心理负担,轻松学习,从容应对,反而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摘取了第一,并一直保持到毕业。

在她连续取得班级第一、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时,顾今昔就给她敲警钟了:“你们学校是个普通中学,杭州有许多好的普通中学,还有重点中学。你的成绩放在市里、省里根本没有什么好骄傲的,你不要沾沾自喜。如果取得这点成绩就自满起来,你会跌大跟头的。”

在临近初一期末的一天,女儿说:“爸爸,下学期要开物理课了,听老师的口气,女生是学不过男生的。是不是这样?”

听女儿的语调中有一点不服气,又有点紧张,顾今昔就给她分析:“要学好物理,理解靠的是语文知识,计算靠的是数学知识,而你这两门课的基础都不错,肯定能学好物理的。何况初中的物理是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到了高中还要加深学习,因此初中物理并不难学。女生也不一定学不过男生。”

听爸爸这么一说,顾盼的信心来了:“我就是不相信女生学不过男生。我一定要为女生争口气。”果然,她说到做到,把不服气化作勤奋学习的动力,在上物理课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勤学好问的精神,成绩一直在年级中高居榜首。初二时在市物理夏令营中拿了竞赛一等奖;初三时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市区三等奖。

1997年9月,女儿与四位杭二中的同学一起飞抵新加坡,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涯。

女儿在远离祖国和父母的环境里,独自面对一切,经历了次次挫折,承受了场场考验,锤炼着意志,增长着才能,开阔着眼界,洗涤着稚嫩,收获着智慧,跌跌撞撞走向成熟。从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毕业后,顾盼考入了新加坡屈指可数的华中初级学院,在学校寄给家长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单上,班主任对她的评语是:“聪颖,自信心强,爽朗乐观,积极进取,成绩优异,是院中的佼佼者。”

在华中初级学院里,顾盼和其他两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代表华初参加新加坡全国中学中华文化常识比赛获高中组一等奖;参加新加坡奥林匹克物理、化学竞赛,获个人总分第一,此外,还获得了物理金奖、化学银奖……

2002年9月,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跨进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门槛,成为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的高材生。(记者张萌根据《残疾父亲 状元女儿》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