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行 嘉峪关

 书楼寻踪馆 2012-08-14

 

                                     新疆行 嘉峪关

        第一次到新疆是1984年秋,路经嘉峪关时已是向晚时分,朦胧中听见列车上一游客激动地喊“快看长城!”我揉了揉惺忪的眼一下子爬起来,赶紧挤到狭小的玻璃窗前。之前从未见亲眼见过长城,在我的印象中,这里的万里长城也应该像画报中山海关、居庸关一样雄伟、逶迤,重重叠叠的砖块磊就了大漠的孤烟和夕阳。但进入眼帘的只有几米高断续的土丘,一派萧瑟和败落,心中不免大为失望。一会儿又有人叫“嘉峪关”,我没有了刚才的激情,而远处不大的一座城楼也印证了我期望不高的猜想。在我观测的眼中,荒漠中的那座古城边长不过几十米,孤独地遗落在茫茫戈壁中,毫不起眼,全然没有一点威严、高大和庄重,和影视中的雄关大相径庭。嘉峪关很快被列车抛在视线之外,这座在军事家和历史学家眼中的重镇也被我忽略在记忆之外。

时针转瞬划过了二十多个年头,不想去年自驾再次来到了嘉峪关,我不再遥望,而把自己的脚真正地踏在了这座关隘的城墙下。远观的低矮城墙此时显得非常高大,有三丈之余。而原以为边每边仅几十米的城墙一下伸展到了160余米,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规模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进入关城,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大石碑,上刻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天下雄关”,传为明万历年间徐养量任陕甘道御史时隽刻。这块斑驳陈旧的石碑,在经历了几百年大漠风沙的洗礼后,依然顽强地与城楼一道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昭示着岁月的沧桑。走近城楼,抬头仰望近在咫尺的嘉峪关,我被深深地震撼,正所谓“冈峦重叠戴雄关,关势峥嵘宵汉间”,那是怎样的一种巍峨和雄浑,而在这无边的冷漠苍凉和凛冽的寒风中,更平添了一份沧桑,一份粗犷抑或还有一份坚毅。城楼上方的正中央悬挂着一块有些斑驳陈旧的牌匾,上书“天下第一雄关”,为这份雄伟和壮丽做了最好的注释。

登上城楼,更被眼前的恢宏深深震撼,在城墙之上有东中西三座城楼,在蓝天烈日下,巍然对峙,蔚为壮观。远眺若隐若现的古长城,绵延不断的祁连山,看不到飞鸟,瞧不见绿草,一派空旷辽远的萧瑟,这才体会到戈壁瀚海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瑰丽景象。无怪乎林则徐登上嘉峪关后感叹“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关城之内,空荡荒凉益显庄严肃穆,我仿佛听到了旌旗飒展,剑戟铿鸣,千里烽燧,兵刃甲胄。走出了东面的关门,望着关外那片寥阔苍茫的大漠荒土,不禁心生感慨,是啊,这片土地上的金戈铁马虽已灰飞烟灭,但为镇守中华疆土的热血好汉仍浩气长存。

弹指间,历史虽经历了沧桑巨变,疾驰的列车也代替了古老的驼队,但旅途畅通依旧,皓月千年不沉,我们今天也踏着先人的足迹,感悟这岁月巨轮的碾压痕迹和人类文明的曾经辉煌。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创)新疆行四十一——嘉峪关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