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员工讨价还价的心理分析

 昵称10588396 2012-08-15

      常常有管理者抱怨员工工作中爱讨价还价,可是同样一个爱讨价还价的员工,到了别的公司却踏实肯干,任劳任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就在你的公司,无论就工资还是工作量而言都发生了不止一个员工跟你讨价还价的现象,那么你需要自省了,以下的情况往往是导致员工讨价还价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公司的绩效恐怕就会大打折扣了!


一、员工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
这一点是很多公司都存在的现象,如果管理者对公司员工的特长优势了解的不清楚,只是随意的安排员工处理公司有关事宜,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埋没掉某些员工的才能,比如一员工很有领导能力,只要稍加实践历练就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但由于这位员工学历偏低,老板就一直让其做基础业务。另外也有因为企业自身因素,比如效益上不去或者业务拓展力不强,所以,员工即使有干劲儿却无施展之地,久而久之促使员工心生懈怠,而人往往在精神鼓励不足的情况下对物质的要求就更高,像家庭不和谐的人往往把事业做的红红火火,或者是那些精神上空虚的人更容易沉浸在物质的纸醉金迷之中。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补偿行为。如果员工在公司中不能得到精神上的嘉奖自然喜欢在物质奖励上斤斤计较,如果工作对其来说仅仅是挣钱的工具,那么员工自然会在意钱的多寡了。真正聪明的管理者,是让每一个员工都能人尽其才,都能够在工作中找到兴趣点,并且能在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并且获得领导的赏识和支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也会使得员工认为工作是展现能力的载体,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对工资的敏感度自然就由于工作的多重意义而降低了。


二、员工的工作无变化,无创新。
日常的工作并非事事有趣,员工也的确是来工作的,因此挑肥拣瘦自是工作作风不正的表现。但是再好的蛋糕吃多了也会腻,所以,永远一层不变的工作,时间久了很容易让人产生倦怠感。怎样克服这种倦怠感?管理者需要有同理心,也就是有能够了解这份人之常情的能力,管理者需要鼓励员工的创新性思维,给员工一定的空间,让工作的效率和品质实现不断的提升。有的管理者喜欢依据自己的风格来限制员工在工作中的发挥,他们喜欢一层不变,恐慌变更,造成工作中周而复始的重复,这样一来,员工发挥不了主观能动性势必会导致其产生职业倦怠。那么留下来的理由就只为挣得一份佣金了,所以对工资的斤斤计较也就情有可原了。聪明的管理者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员工不断的向工作中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思维模式,克服因循守旧的陋习,从而实现公司的长足发展。


三、超强度的工作量
有的公司管理者总是担心员工自控力不够,于是靠加大工作强度来避免员工偷懒现象。殊不知,超大的负荷量不仅不能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反而会因难以实现而打消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以电话销售做比,某公司要求员工每日拨出的有效电话数为三百个,之后会有相应的提层奖励,第一周,这一工作量的确激起了员工的干劲,但是一周下来,公司中仅仅有百分之五的人完成了工作量,而且还超出不多,拿到的提层也仅仅百十余块。第二周之后,竟然仅有1%的人完成工作量,第三周,第四周,超出工作量的人更少了,而且超出工作量的人完成的通话质量明显不高,一个月统计得出的总工作量反而比上个月每日定量250的时候有所下降。管理者心里纳闷,按说应该是一周比一周好才对,怎么反而工作量下降了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习得性无力感,也就是说,如果你所设立的目标是他怎么努力都很难达到的话,那么久而久之他将放弃努力,以避免自己内心受到一次次的挫败感的侵袭。而一旦这个标准是绝大多数员工都达不到的,员工们势必会要求管理者降低要求,或者是提升基本工资,如果不被管理者认可则以消极怠工作为反抗,反而降低了工作绩效。聪明的管理者,不靠死硬的监督制度来控制员工,而是靠好的激励制度来促使员工勤奋工作,狗急跳墙的道理是每个管理者都应谨记的,不要逼迫员工最后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是要引导,激励员工让他们为自己而战。


四、小气儿的管理者惹人怨
如果想让员工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公司,尽心尽力,那么管理者就首先要把员工当做自己人。有一些管理者,想要公司利益最大化,所以喜欢算计员工,比如工资能压低就压低,能加班就加班,从来都是迟到罚款,加班则一毛不拔,而且总是愿意和员工在小钱上计较。当员工一旦感受到管理者不把他当自己人,而总是压榨他时,他自然会回以同样的自私心理,能多争取就多争取,甚至为了节省个人的一点小钱儿而不惜损坏公司利益。另外员工一旦认为自己仅仅在为管理者干活,那么他们势必在工作量上,在薪酬方面分毫必争。聪明的管理者懂得施小恩,懂得换角度思考,懂得重视员工的利益,其实员工是公司创造价值的主体,爱员工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在爱自己,正所谓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


身为管理者,以上几点,你占了几个? 
心态攸关企业利益,与其一批一批的换员工以期能去除存在于员工身上的陋习,不如改善自身的错误理念,造就出踏实肯干,懂得双赢的好员工!
来源:贵港市人才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