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特质座次排列表

 溪山清静且停亭 2012-08-15
王震 原创 | 2012-03-17 14:48 | 收藏 | 投票
关键字:欲望 人性 生命特质 

    每一个生命体都具有许许多多的生命特质,这些生命特质在生活中、行为中表露出来。我们对这些生命特质进行研究发现有一个线索能把这些特质有机地串联起来,把各种生命特质有机地做一个顺序排列而建成生命特质座次排列表。在这个座次排列表中,每一种生命特质都有固定的属性、区域和特性。由本能的生命特质转变或衍生出其它的生命特质。下面我们就对生命特质座次排列表进行详述:

            一  创建生命特质座次排列表的意义

    它的意义在于从本能的层次上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生命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从本质上寻找个体行为的内在原因和寻找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最终寻找本质上的答案。

    社会是由人和物质世界的统合体,人是社会的灵魂。社会文明最终目的是创建一个适宜人生存、生活的环境。而国家又是社会的管理机构,国家的政策、法规、机制都是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健康的运行服务,也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这样本理论就为国家建立一个人性文明的社会提供生命本能的理论支点,为国家创建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人生的意义就是完成这次生命历程以及享受生命质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社会责任、人的精神、人格气息。人的幸福就是自我本能的满足,以及衍生的精神满足。而生命本能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又有诸多和社会本身运行规律、属性、特性相矛盾的地方。这样,一方面需要国家的管理和制裁;另一方面需要自身提高自我人格修养、素质修养,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创建一个完善的、和谐的、适宜于人类生存的人性文明的社会。

         二  信息性生命特质座次排列表

    由于生命特质的属性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信息性生命特质和功能性生命特质。信息性生命特质自身具有一定的信息,在参与个体的意识活动过程中表达出某一具体的信息;而功能性生命特质在个体的意识活动中起着翻译、传递、显示和加工信息的作用。故而我们把整个生命特质座次排列表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

    在个体的意识活动过程中,生命体自身本能骚动所产生信息,表达在个体行为上而形成信息性生命特质。这种生命特质的顺序是按照本能骚动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时不同的属性为线索进行排列,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精神特质。

    1)生命本能骚动驱使个体行为的行为定向性,而形成天性。诸如:动物的母性行为、好奇心、爱美之心、虚荣心、天性好动等。天性经过自我行为表达而形成的自我行为气息叫性格;自我独具的某种执着行为叫爱好;健康的、稳定的、成熟的性格叫个性;天性中有一类以维护自我和发泄自我为中心的特质叫人性(注:这里指原始的、狭义上的人性和兽性相似,人性之所以是人性,是因为人的智慧把人性文明化而区别于兽性)。人性中的因子有对社会冷漠的一类,也有对社会温暖的一类。诸如:妒忌、自私、贪婪、报复、凶残等冷漠因子;也有慈善、怜悯、恻隐之心、良知、情感的关爱、爱等温暖的因子。相对而言,人性中的因子对社会的破坏大于对社会温暖。但人性因子的爆发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当一个适宜于人性温暖因子爆发时,人性多显示人的善良、友爱,相反如若社会环境适宜于人性中破坏性因子爆发,人性多显示暴戾和贪婪等负性作用。当然人性因子的爆发也受到个体不同的人格、道德、素养等精神特质的影响。

    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一种或几种顽固性、易发性的人性标的叫本性;在政治领域内,以人性为标的而建立的一项政治工程叫人权。个体人性加入道德因子上升到个体的精神高度叫人品。从狭义上说,个体人性中加入自我价值尊严成分叫人格(从广义上说,人格是一种称谓,是在精神维度里对人的主体的称谓。当个性上升到精神维度,并归为自我价值后,才转化为人格的一种具体内容。人的任何品质尚未归为自我精神价值之前,都不是人格,只有归为自我精神价值后,才成为人格的一种具体内容)。

    2)生命本能的骚动趋向于满足和平衡的属性,而形成欲望。欲望、天性和人性都是驱使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但欲望和天性、人性的不同点在于‘欲望强调自我本能的满足和平衡’。而人性、天性则强调‘驱使个体行为的行为定向性’。如若说欲望强调的是结果,而人性和天性则强调的是行为过程中的方式或手段。

    由于生命体具有许多种生命本能,每一种生命本能的内容不同而形成许多种欲望。诸如:性欲、情欲、生存欲、自尊欲、荣誉尊严价值欲、快乐享受欲等。马斯诺在《人本论》中对欲望做了详述,其理论尚有诸多缺陷,就其对对欲望的分类上我基本上赞同,除没有涉及快乐享受欲望之外,以及在细节上的分类混乱,例如:他把诗人的敏捷、动物的母性行为划分为欲望。诗人的敏捷是个体的资质,而动物的母性行为则是天性。马斯诺本意是探讨人的本能,可他把人的一切本能都归于人的欲望,这是他理论致命的缺陷。

    3)生命本能的信息和外界信息在人的生命体内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人本能的对待外界事物态度性的机体骚动,而形成情感。情感是个体带有态度自我色彩的机体骚动。当情感以机体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形成情绪。当个体间以情感因子‘爱’为介质而形成人际间的情感关系叫感情。情感是刹那间的冲动,而感情则是长期培养出来的人际间情感关系。情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而感情可以分为友情、亲情和爱情,在社会现象中有红颜知己、蓝颜知己等友情。故尔,情感、感情和情绪有本质的区别。当代心理学界把情感、感情和情绪通称为感情是不正确的。

            二  功能性生命特质座次排列

    生命体在个体的意识活动过程中,自身具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这个系统中由于不同的功能而形成不同的功能性生命特质。

    1)个体在意识活动过程中,生命体自身具有翻译、传导外界信息和内在信息的功能叫感觉。大脑信息归属自我的显示功能叫知觉。感觉和知觉是相辅相承的、两者密不可分,把二者合二为一叫感知。当今学术界把个体的感知过程称为感觉,甚至把感知到的具体信息叫感觉。并没有明确感觉和知觉的功能性。这是学术理论很浮浅。心理学界对感觉这样界定: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这种以描述生命体获得信息用来界定感觉和知觉,很肤浅,也不能揭示生命的本质。

    2)生命体对外界信息和自身内在信息的加工功能形成两种生命特质,即大脑加工功能(简称大脑)和心理。大脑是对外界信息和内在信息的理性加工中枢,而心理则是生命体本体信息加工中枢。由大脑对信息加工过程而形成诸多生命特质。诸如:思维、悟性、意志、认知、分析判断等,由心理对信息加工工程而形成诸多生命特质。诸如:心情、心境、心态、心地、情感等

    4)生命体对信息的表达而形成的生命特质叫言语。诸如:表情、情绪、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确切地说情绪是一种语言。

    生命体在表达信息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品质而形成的生命特质有:资质、素质和能力。个体生而具之,具备成就某种技能倾向的内在自我品质叫资质。个体行为表达出的自我素养叫素质。资质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而形成素质。能力则是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自身具备的行为力度。资质为能力提供来源保障,而素质则为能力提供行为的品格高度。

    以上内容共同构成生命特质座次排列表,在这个表中每一种生命特质都有固定的位置和属性。凡是人的生命特质都包含在这个表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