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是可耻的

 我爱恋恋 2012-08-16
      自小,孤独便如影随形。

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独来独往,这就是少女时代的我。

长大后,也时时为孤独所扰,不知天下芸芸众生,是否如我一样孤独?

人们说,城市中的人们为了逃避孤独,所以有了迪厅、酒吧、夜店及一切金碧辉煌的演出场所、灯红酒绿的所在。

一位在世人眼里的财富英雄,有着豁达心胸和非凡智慧的他,有一天(微博)疲惫的对我说:“其实,我常常会陷入孤独,真的当企业运行中遇到了绕不开的障碍,或者遇到资金问题时,觉得自己异常的孤独,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帮到自己,那种孤独是深入骨髓的。”但慨叹之后,笑容又浮上他的嘴角“可是,如果没有困难,人生又显的太平淡了,所以我宁愿享受这些孤独”

我终于明白了,所有人都是孤独的,只是孤独的方式不同、选择逃避孤独的方式也不同而已。

有人说:“孤寂,乃是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智慧内省,是生命个体与广泛联系的外部世界暂时中断、疏离,从而潜心考虑个体生命意义和艺术本质问题的契机,是作为一个特立独行之人,意识到与他人无法重合的个别感、特殊感。一句话,是人的自我意识深化的心理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独,对一个艺术家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玉成。”

但人毕竟不是理念的附着物,最最要紧的,还是灵魂的态度这种内在本性是不能扰乱的”(恩斯特·西尔语)。生命个体的存在发展,有时需要适度的群体隔离,自我封闭,而有时所需要的却是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生气的、鲜活的、足以慰藉与发扬生命的世界。

而我,何尝不是如此呢?孤独更多地来自心灵、来自灵魂。作为社会的人,有时候又确实需要那种热闹与喧嚣——毕竟,那是鲜活、生动的生活。

几年前一个寒意潇潇的冬夜,依然是一个人,去北展剧场看百老汇经典歌舞剧《阿依达》,优美的唱腔和旖旎的舞姿让我领略了百老汇的水平和风情。讲的依然是一个凄美绝艳的爱情故事,剧情进展到阿依达和她勇敢的情人被黄沙活埋时,我泪流满面。

在婚前,长久的习惯了,总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去健身、一个人跑去看电影、看戏,难得我这么有生活情趣,如果不觉得孤单凄惨,倒是挺丰富多彩、挺充实的。

有时赌气似的想:我不能白白生活在北京,忍受她肮脏的空气、每天不分节假日的堵车和难以言说的寂寞,当初就因为她有世界上最顶级的文艺演出市场我才离开家乡、投入她的怀抱的,所以我不会轻易放过每一个看演出的机会。2006年话剧百年的时候,我曾经马不停蹄的辗转于各个话剧剧场,甚至连高校学生交流演出都不放过。我像个话剧疯子一样沉湎于每一个剧情之中、沉湎于或高超或拙劣的表演之中、沉湎于夸张的、声嘶力竭的叫喊之中,在这样充满生命活力的喧嚣中,我暂时忘却了孤独,沉浸于超越现实的种种情境,这样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

在你不得不独处的日子,要学会独处——快乐的独处。

其实都市人挺可怜的,社会大了,交往圈子反而小了,各种通信的新技术发达了,人却越来越难见面了,微博似乎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世界,但如山的信息几乎将我淹没,每天光浏览这么多信息就要花去很多时间,后来想,不如不见!

有时候想约个朋友见面,不是她忙,就是你有事,即使约到了也要穿越千山万水,于路上耗费太多的时光——怪就怪北京实在太大了,而且又太堵了。为什么不找几个离自己近的朋友呢?可是你跟对面的邻居简直老死不相往来的,甚至不知对面住的是男是女。

朋友很难找,找到了你会惊奇的发现,他们散居在这个偌大城市的各个角落,东南西北中,去找哪一个都得打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以至于聚一次得下很大决心,我奇怪《欲望都市》里的四个女人也是散居在纽约的各个角落,她们怎么会如此频繁地聚首?可能纽约的大小还是无法和北京相比,或者纽约不这么堵车吧。

这样看来,小城市虽然死水一潭,但家人朋友一大堆,要是愿意,每天日子都能过的热乎乎的,呼朋引伴、聚在一起大吃大喝,但是时间长了也会成为一种负担。日子过得太不寂寞了会觉得虚度光阴、是人生的另一种犯罪。所以寂寞不寂寞是有分寸的。

李白有句诗:古来圣贤皆寂寞。不知道是不是和今天的寂寞同解,但读起来很高兴,看来寂寞决不是现代都市人的专利,从古至今,人们都觉得无比寂寞,尤其多愁善感的诗人、词人,比如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陶渊明可以说是独处的高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独处中咂摸出些许人生的味道来,也许以后回首,会觉得这是一段非常静美的岁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