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传统 促推廉政

 徐徐读书 2012-08-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古人十分丰富的廉政思想和智慧感悟。比如: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心无私欲,自然会刚;人无邪念,自然会正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等等。

  散落在古章典籍中的这些智慧,是指导古人做人、做事、做官的道德行为准则和标准,亦是修身养性、提高精神境界的修为之方法。比如儒家的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等名言,不需要你多聪明,只是老老实实地遵守践行,就不会堕落沉沦。

  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无一不是这种精神境界的文化传承载体。启示人们在生活和事业发展中,正确面对金钱与权力,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传承数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虽然在某个特殊历史时期出现断层,致使今天的许多人已无法感受那样的情怀,达到那样的境界,而只把这些古诗词名篇用于考试过关,或常挂嘴边显儒雅,但并不因此而磨灭其固有的价值与光辉。

  今天,我们要求党员干部重德行重修养,以身作则,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就要善于挖掘、汲取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智慧思想,古为今用。党员干部也应该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养料,立德立言,立志立行,老老实实地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方能真正达到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境界,做好本职工作。

  修身是党员干部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自我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增强防腐拒变能力。

  人都有七情六欲,如果不能够加强自身修养,坚守道德底线和是非界线,必然会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诱惑中迷失方向。古人对此良言诸多,常将这些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名篇名句细细玩味,思考自省,自重、自警、自励,慎独、慎行、慎言,则强化宗旨意识、法制意识、党性意识,自不困难,严守党纪国法也会视为自然而然,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齐家就是要管好自己的亲属,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良好家风形成,构建拒腐防变的坚固堡垒。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现实生活中,部分党员干部因为没有管好亲属和身边人,被各种追名逐利者拖着,从被动到主动下水,直至形成一个利益小圈子的例子,并不鲜见,而贿赂收买的手段也是花样翻新。我们的党员干部,正人须先正己,以明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管好亲属和身边人,才能够令行禁止。说一套,做一套,说话做事扭曲失真,则害事业,害百姓。

  党员干部对家贪己不廉的后果有了清醒的认识,齐家治家,不以公权为家庭子女亲戚朋友谋私利,而使家庭、亲属成为工作的贤内助,才能够坚持做到廉洁从政,不失其本。(转载:广西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