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生活離不開汽車,駕車應遵守交通規範,乘車也需講究社交禮儀,但部分新移民在美國乘車時缺乏基本禮儀常識,職場或社交場合常讓駕車者瞠目結舌。
不少新移民在美國坐朋友、同事的車時,缺少常識和禮貌,讓駕車人感覺「被人當司機差遣」。在美資理財公司任職的李太太說,月前,部門幾位同事相約周五下班後去happy hour,從公司共乘車前往聚會地點,她和一位華人女同事搭乘一位老美主管的車。走到車前,女同事立刻跳上後座,並示意李太太也坐進去。但李太太認為,兩人坐後排,讓前座空著頗失禮。女同事勸說,車子一路朝西開,迎著太陽,坐前排會被曬得很厲害。思之再三,李太太仍選擇坐前座位子,「不想讓主管感覺被當成出租車司機」。 「坐人家車直奔後座,是缺乏基本禮儀的表現」。華人張小姐2001年第一次來美探親,就曾因直奔後座而被在美國生活多年的姑媽教訓,「那是出租車的坐法」。此後張小姐一直十分注意。但在美國定居後,不止一次被其他華人「當司機」的經驗。 一次公務出行,另一位華人同事要求搭乘她的迷你休旅車。車子一到,對方打開後排右側車門大剌剌就坐上去,來回一路上,都在後座架著二郎腿聊電話,「空著前座沒人坐感覺就跟出租車司機一樣」。也曾有華裔女性友人讓張小姐幫忙清早送機,結果對方男朋友也一同去機場,兩人坐在後座卿卿我我,一路上幾乎沒搭理開車的張小姐,從機場將友人的男友送回家路上,該男士坐在後座打起瞌睡,讓張小姐十分不愉快。 「坐車與用餐一樣,賓主座次得依基本社交禮儀。據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禮儀手冊,駕駛座在前排左側的汽車,由主人駕車,則以前座為尊,且主賓宜陪坐於前,「若選擇後座而坐,則如同視主人為僕役或司機,甚為失禮」。當坐在前座位的主賓先下車時,後排如有其他乘客,則應主動上前補位。由專業司機駕車,則以後排右座為首位,左側次之,前座最小。 新移民搭乘他人私家車時,在車內隨意飲食、抽菸,以及隨意調電台、冷氣等做法,也廣受詬病。徐小姐日前開車載兩位華裔女友共乘車去安大略outlets避暑兼購物,其中一人帶十歲大女兒同行,途中友人將隨身帶的糖果給孩子吃,不小心一顆硬糖掉進安全扣下面的夾縫裡。 徐小姐說,車子剛買不到一年,自己很珍惜,在車裡從來只喝水,也不願乘客在車內吃喝。到達目的地後,她不得不在車內近110度的高溫下,用鐵絲摳了近20分鐘,才將糖摳出來,「這麼熱的天氣,糖融化在車裡,洗都沒法洗」。 羅斯密陸先生說,此前開一部本田Civic車裡,既有華人朋友給孩子吃快餐時留下的可樂污漬,也有華人同事在車裡吸菸時燙破的小洞。如今「鳥槍換砲」開賓士,載人前他都要求乘車時謝絕吃喝抽菸。 惠提爾王先生則表示,曾有老廣朋友一坐上他的車,就擅自將國語電台調到粵語台,「他自己聽得挺樂,也不管我聽不聽得懂」。 在蒙市上班的蘇小姐則表示,曾與幾位華人朋友共乘車出遊,其中一人因體型豐滿,比較怕熱,一上車就直嚷冷氣不給力,就將冷氣調至最低溫,結果蘇小姐和其他朋友全程「耶路撒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