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静的归春河

 香花供养 2012-08-19

我清晨早早起床,洗漱完毕,背起相机、扛起三角架出门时,虽然浓雾重重,但还能看到东方露出的朝霞,然而等我走到脚下时,朝霞已经躲藏到浓雾的背后,朝霞与、彩虹与瀑布只能等待下次机会了。整个景区就有我一个游人,集空旷、青翠、静心、凉意、安静于一体,真希望能有其他的好“色”之徒能将我一人置身于的场景下来,相信那会是一幅好作品。置身于静静的归春河畔,漫步在祥和的国境线上,曾经经历过中越交恶的我,这时才真正感受到和平才是百姓的福祉。那1979年,我还在读大学,曾经的热血青年,曾经立志报效祖国,大学毕业后因工作关系曾两次穿越、云南的中越边境线,那年代,有点出生入死的味道,乘着北京212吉普,每到边界的开阔地,司机都必须加大油门快跑,以躲避越方的阻击手的攻击,晚上入招待所后会接到大本营的情况通报,了解是否存在越军小分队夜间偷袭的可能,以做好防范工作,这段经历到今记忆犹新。而今,以、摄影为目标的我再次来到中越边境,入住在边界河畔的旅馆内,望着两国边民安宁祥和的生活,回想曾经的硝烟弥漫,心中无比感慨。无论两国友好、交恶,都是政治上的需要,最终受苦受难、付出牺牲或者是受益的都老百姓,而今长眠在地下的参加越战的官兵们,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会为百姓祈祷,愿世界和平。世以和为贵,民以食为天。化干戈为玉帛,化愁容为笑脸;变战场为市场,变敌手为伙伴。愿所有的睦邻善邻,山水相连,在和谐征途共风帆。愿所有的冤家对头能捐弃前嫌,让橄榄枝竞翠山野,和平鸽展翅蓝天!愿归春河之水永远流淌着和平之水、祥和之水、幸福之水,造福于中越两国边民。

归春河,起源于广西靖西县,流入越南境内迂回35公里后返回的大新县,在大新县德天村的断崖轰鸣而下,跌落成德天大瀑布和越南板约瀑布,形成了跨越中越边境、三级跌落的大瀑布,雄浑浩荡,水气蒸腾。断崖下清澈的河水,在中越两国群峰对峙之间的开阔地带缓缓流过,成为自然的国界河,其下游为黑水河流入左江。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于中越交恶,发生了大规模的边境战争,归春河上空硝烟弥漫,两岸曾埋下无数地雷,成为令人恐怖的死亡地带。随着战争的远去、前几年中越勘界时大规模排雷工作的结束,这里又呈现出一派宁静的风光。连绵的群山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清澈的归春河面上是凤尾竹摇曳的倒影,河滩上绿草如茵、杂花点点,蓝天洁净如洗,空中荡漾着清新的草木气息。在河两岸,居住着中国广西大新县的壮族边民和越南高平省重庆县的京族边民。两国的边民习俗相近、语言相通,通婚乃是常事。亲戚网络罩着河的两岸,归春河就成了流淌着亲情的河。据说,越南的姑娘跨过河,在男方家里住下,就算成亲,根本不办任何成婚手续。但两国边民通商交流,和平相处,在一条国境线的两侧各自为生存奔波劳作,这是我的亲身体验。

随着游人的增多,两岸都有所开发。河面上,载着游客的竹筏来回穿梭。竹筏中绿色、拱形顶中方的,呈蓝色、“人”字顶的是越方的。站在河畔,我可以清楚地看见对岸河滩上越南商贩的帐篷、成片的摩托和游客。归春河最窄处只有十多米,在夜深人静时,边民在两岸间用竹筏进行蚂蚁搬家式的走私运输,执法部门屡禁不止,我觉得也是两国对这些小走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我沿着河岸晨拍德天大瀑布时,有一蓝顶竹筏一篙撑过来,一位越方女子笑着向推销越南产的香烟等,我到旅游景点是不购物的,她见我没有购物的意向,也没有一再推销,只是将竹筏停靠在归春河的中方一侧,等待着又一批游人,功夫不费有心人,她等到了购物者,或许这是她今天的第一笔买卖。为她祝福,愿她的买卖越来越红火,将她的水上流动超市做成一流的商城。

静静的归春河上,此时的德天瀑布景区中只有我一个人

出现了两位摄影爱好者

勤劳的越南妇女把她的水上超市开到了中方一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