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材价格出现跳 多数药材价格大幅回落

 琴如风兮 2012-08-21
20日记者走访发现,经历了三年的暴涨后,目前福州市场中药材价格出现跳水,一些中药材价格已大幅回落。

  多种中药材价格回落

  近日,中药材天地网公布的《2012年8月药市价格同去年同期比较监测报告》显示,与去年8月相比,监测的559个中药材品种中,今年8月涨价品种数量较前期继续缩水,仅占总量约28%。而降价数量继续扩大,占到了66%。像白前、麦冬等部分在去年价格暴涨的品种,目前价格已跌至“冰点”。

  福州市区多家药店人士表示,去年过半中草药都在涨价,像太子参、党参、三七、川贝、甘草、金银花等中草药价格翻了好几倍。其中最红的涨价明星当属太子参,这个常用于治疗发热的普通中药,在短短1年内价格涨幅一度达到600%。记者20日走访发现,目前在福州市区多数药店,太子参价格仍维持在每10克6元左右的高位,不过在部分药店,太子参价格已出现下调迹象,例如在道山路一家大型药店,太子参已从每10克5.6元降至4.7元。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在福州市场,一些此前价格暴涨的中药材品种价格明显回落,部分价格降幅超过30%。昨日在福州东街口北京同仁堂药店,售货员表示目前金银花和麦冬的价格下调较为明显,在该药店金银花已从最高的每10克8.33元下调至6元,降幅近30%。而麦冬则从每10克5.8元高位降至3.92元,降幅超过32%。

  不过昨日在接受采访时,多家药店人士均表示,近期中药材没有集体降价的现象,总体上仍是有升有降。此外一些药店人士还表示,目前一些中药材价格仍处于上升空间,例如三七、虫草等在福州多数药店价格仍是只升不跌。

  暴涨暴跌与游资炒作有关

  20日福州一家连锁药店负责人表示,过去三年中药材价格暴涨和游资炒作不无关系,此轮中药材价格下跌从去年底开始,原因是药材主产区种植面积扩大、游资撤离炒家抛售等。

  业内人士表示,前些年中药材频繁涨价,巨大的赚钱效应使得炒作者涌入中药材市场,不仅终端药材涨价,产地的农民也开始捂货惜售。在这一背景下,中药材种植企业纷纷扩种增产,如今这些新增的中药材投入市场,加之不少投机者囤积的药材也于今年全面放出,使得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中药材价格下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