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讯 泗水县山间的砭石矿,只是山间一条断断续续、宽不过数米的矿脉而已。即便在这条砭石矿脉上,也只有少数矿点可供集中开采,每一个矿点更是小到方圆不过一里,一场砭石热使这里的砭石资源流失严重。 砭石热 “烂石”成“宝贝” 这是一种看上去很破很烂的石头,千百年来弃置在山东泗水县东部的山间地头,碍手绊脚,泥土不如。所谓砭石,其实就是一种以“微晶灰岩”为主要成分的矿物,据说含有数十种微量元素。砭术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医术,数千年前古人就用砭石养生疗病。但随着其他医疗手段越来越发达,砭术渐渐沉寂。 2008年的一天,当地一位砭石研究者对朋友说:“可别小看这些石头,它就是古人拿来治病健身的砭石。开个砭石馆吧,准能赚钱。”于是,从山上拉来一大堆红黄相间的乱石,当地第一家砭石加工经销商就在泗水之滨开张了。谁也没想到,2009年年底,炒家的手在乱摸乱抓之际猛然间握住了泗水的砭石,于是,宋代罗泌《路史》中记载的“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的传说,《黄帝内经》有关砭石的描述等等都从历史记忆的百宝箱里翻了出来,古老医术搭上了现代炒作技术,很快就神光四射。就在很多淳朴憨厚的泗水山民还不知身边弃石就是砭石神石的时候,全国各地的石迷商人一下子涌进泗水,到处寻购砭石。原本在泗水山民眼里分文不值的石头,不消数月就被疯炒到数千元乃至上万元一吨。可是热得快,冷得也快。炒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今砭石降到几百元一吨也少人问津了。 砭石疯 叫价超奔驰 开着一辆电动汽车跑出租的范金龙师傅是这场砭石疯的见证人,多亏老人家引路引荐,记者才在一天多时间里跑遍了泗水,看遍了形形色色的砭石,问遍了那些与砭石结缘的行家商家。范师傅说:“砭石最热的时候,也是我这辆出租车最累的时候,从早到晚闲不下来,刚往汽车站送走一拨客人,下一拨客人脚跟脚又钻进车里来。上车就问哪里出砭石,哪里卖砭石。一来二去,我都成导购了。有两个济南来的文化人,非求我拉他们到矿点不可,我这个电动车力气忒小,爬不上那么陡的山路,只好退回来找一个村子。人家一听说是买砭石的,就指着猪圈说:这不都是砭石吗?买多少随便拆去。两个人从猪圈墙上拆下两块能搬得动的石头,就问村民多少钱。那村民不上网,只听说砭石值钱,就张口要价几十元。正等着对方还价呢,客人却二话不说就把钱付了,还看着猪圈连声地后悔着:真该开辆车过来,把这猪圈都拆了也花不了几个钱呀。看样子那村民也后悔不迭,光听说砭石值钱,哪知道这么值钱呀。打那以后,临近矿点的好多山民都拆了猪圈院墙卖钱了。”记者问范师傅:“听说有一块砭石叫价超过一辆奔驰车,您知道这块石头在哪里吗?”范师傅说:“这块石头名气大着呢,好多来泗水的人都点名见它。”来到一家工厂后院,只见偌大的院子里堆满了棕黄色的石头。院内无人,扣遍楼上楼下的门也无人应答。范师傅指着乱石堆里一块最大的石头说:“或许是这块吧?”记者上前仔细端详,怎么也看不出这石头有何奇异之处。还有,既然砭石如此金贵,如今又为何把这么多砭石扔在这里竟无一人看守呢?身为泗水人,范师傅也对砭石的骤热骤冷茫然不解:“好像一锅水刚要开,还没怎么煮呢,一下子就冷了下来。说实在的,我们泗水这些搞砭石的,我还没见哪家赚了钱呢。赚钱的不是我们泗水人。” 胡乱炒,热潮来得快 圣川砭石有限公司年青老板孔令峰对记者说:“我只是觉得砭石是好东西才干这一行的,从来没想过让一块石头一夜间爆发成一块金疙瘩。”孔令峰祖籍在泗水的邻县曲阜,是孔夫子76代孙。而他跟砭石的缘分,也算得上一段无心插柳的奇缘。2008年春节刚过,正当泗水年轻人结伴走出山门打工的时候,家住圣水峪的26岁小伙孔令峰却一头扎进了村后的深山。回来后他就找到当地政府,提出要承包村后3000亩荒山,而且张口就要承包50年。泗水是山东穷县,当地有民谣说:“泗水县出地瓜,一月份工资八月发。”地瓜是泗水的名牌产品,山民年年刨出的地瓜都堆成了山,但却刨不出富足的日子。于是,抛家离土去打工似乎成了当地很多年轻人的宿命。人去地更空,人去山更穷。当地政府做足了宣传,给足了政策,还是唤不回游子回山。如今精明能干的孔令峰找上门来承包荒山,当地官员当然大开山门,要哪儿给哪儿,要多少给多少,几千亩荒山不但基本不用交承包费,每亩每年还补助8元绿化费。不到两年,孔令峰就在山上种满了核桃树和金银花。今年,这满山的树就该开花挂果了。孔令峰说:“今年顶多算是初见成果,一棵树能摘下一二百元吧。”至于这满山的树能摘下多少收成,小伙子说只能秋后算账,栽的树太多了,想数都数不清了。 山上土层贫薄,刨树坑栽树的时候总是碰上拦路石。人本来就累得够呛了,偏偏这石头又跳出来捣乱,小伙子好不气恼,搬起来就想往山涧里扔。可一看见那石头红黄相间,层层叠叠,着实好玩,就把它放在了地头上了。不断地栽树,不断地捡石头,等把树种满山,地头的石头也堆成了一座小山。家里人说:“真是小孩子,累成这样子,还捡石头玩。” 前年9月,泗水县发现砭石的消息传到孔令峰耳边,他马上就想起自己收集的那堆石头,搬起一块就下山找行家指认,找权威机构检测。后来确认:那堆小孩子的玩物果真就是传说中的砭石!就靠着这堆孩童玩物,孔令峰要搞砭石公司了。搞石头不同于种树,既要有门面,又要有厂房、设备、技师、流动资金。他贷来的几十万元连带家底这两年都栽到山上去了,再找银行贷款搞砭石,人家银行才不肯冒这个险呢。好在朋友解囊相助,小伙子的圣川砭石公司总算成立了。公司刚开张,还没有过硬的技术和加工能力,他就拉着一车捡了两年的宝贝,到外地去加工。人家却以技术保密为由,不让小伙子进车间。等产品出来一看,表面尽是砂眼,即便表面光滑的,切开一看里面也可能就跟蜂窝似的。而且,宝贝石头交给人家,到底能出多少成品自己也不清楚。小伙子看着自己的宝贝石头心疼,没有技术没有加工能力,再好的宝贝也得糟蹋在自己手里。
去年春节,砭石热骤然升温,砭石制品也随之大热,手头上那点儿成品根本就不够卖的。有人找上门来想买他的石头,出价之高足够诱人。小伙子却说:“不卖!我还想买呢。”可眼看着钱送上门来却挣不着,小伙子急得手上攥出一把一把的汗。陪父母家人过完大年初一,大年初二一大早,他就奔南阳招技工去了。没想到尽管开了很高的价,人家却都不理他,跑了二十多天连一个技师都没招到。跟在一个上年纪的技师屁股后面死缠了好几天,人家心软了,才跟他搭话:“有钱挣谁不去?看你一个毛头小子,说话有准儿吗?”小伙子说:“你要害怕的话,我先给你5000元。”说罢就掏出一叠钱塞给人家。老技师急忙把钱挡了回来:“就冲你这份实在,俺信你了。俺这就带两个好手跟你走。”三个技师在小伙子那里干了一个月,就各自往南阳老家打电话,一下子招来了十几个技师。小伙子的圣川砭石公司一下子成了泗水砭石行业的老大。 就在孔令峰一门心思扑在石头堆里做产品的时候,泗水砭石禁不住几番猛火爆炒,热得都快要爆裂了。到去年春末,砭石矿脉沿线的山花还没开满,石头却已遍野开花了。矿脉附近的山民,还有操着八方口音的淘石者,就像蜜蜂似的涌到山上,叮到石上。砭石矿裸露于山表,且酥软松散,易于开采。只需一把锤子,一根钎棍,就能刨金掘银。有聪明人嫌弃人工开掘太慢,就开来大马力拖拉机,用拖拉机的动力带动钻杆,效率大增。矿脉经过谁家地头,这里的砭石往往就成了谁家的私产,外人不得侵犯。毕竟是圣人之乡,尽管石头金贵,大家倒还是取之有序,极少看见锤子拳头往人身上开采的暴力场面。开出来的砭石就地摆在那里,马上就有砭石商上前收购,待价格谈妥了,就运到山下过秤装车。至于中间商赚了多少钱,山民不知道,反正媒体风传的每吨一万多的价格,泗水山民连个零头都没赚着。孔令峰说:“那些传说中的高价砭石买卖,谁见着了?谁赚着了?我看明显是在炒作。” 资源少 泗水人心疼砭石流失 在泗滨砭石开发有限公司,销售主管马梅告诉记者,他们虽是当地最早搞砭石的商家,但除了加工出售砭石制品和少量造型石之外,从来没卖过砭石原料。马梅说:“我们不但没卖石头,还买进了一千多吨呢。即便是在砭石炒得最疯的时候,我们也没舍得卖过一块石头。我们是搞砭石加工的,只卖产品不卖石头。”记者问:“既为商人,追求盈利也无可厚非,既然石头价格炒得那么高,为何还非要坚持只卖产品不卖石头呢?”马梅说:“我们老板说了,泗水的砭石矿就那么一点点,要是把家底都卖光了,我们这些真正做砭石的还吃什么?只怪我们财力有限,没能收购更多的砭石。真让人心疼呀,就几个月的时间,我们泗水的砭石资源差不多就流失了一半。” 孔令峰说:“我们泗水砭石不像大蒜,炒了这季还有下季。泗水就这点资源,像这样胡炒乱采,不出一年,泗水的山上可能再也见不着砭石了。没有了砭石,我花这么多钱建起来的砭石公司还干什么?我花高薪请来的技师,他们吃谁去?看着砭石从我家乡轰轰地往外挖,呼呼地往外运,我心疼死了。砭石涨到每吨2000多元的时候,我花了30多万元去收购,想把砭石留在泗水。可是,当砭石涨到2600元一吨,我再想收购就没那个能力了。” 据当地商家介绍,这种红黄相间的砭石,为泗水独有,据说内含43种微量元素。即便在泗水,砭石也非随处可采,只是山间一条断断续续、宽不过数米的矿脉而已。即便在这条砭石矿脉上,也只有3个矿点可供集中开采,每一个矿点更是小到方圆不过一里。如此看来,这砭石虽不起眼,却是珍稀之物。什么东西一稀罕,什么东西一赚钱,跟着就会有假货出现。马梅从展室一角抓过4颗珠子给记者看:“你看这些珠子跟我们泗水的砭石珠子有什么不同?”记者端详半天也看不出两者有何异样。马梅说:“这4颗是假的,外行人看不出来的。泗水有加工能力的砭石厂商很少,很多家庭作坊式的砭石业者都是拉着石头到外地去加工。至于加工回来的东西质量好坏,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谁也看不出来。他们也想拿着去找权威机构鉴定,可是检测砭石所含的43种微量元素指标,要花两万多元,小本经营的作坊哪里舍得,哪里有这个财力?我们投资创办自己的加工厂,花高薪请来技师设计师,就是想做出真正纯正的泗水砭石产品。”如此下本钱,他们的砭石制品自然比小摊贩那里高出一大截。说到销路如何,马梅说:“还算凑合,本地没人买,外地人买去送礼的倒是不少。” 327国道据说是聚集砭石店铺最多的地方。范师傅带着记者来到一家门店前,但见店门紧锁,连招牌都不见了。范师傅嘟囔了一句:“这家也关门了。”找到下一家,售卖砭石的招牌倒是还挂着,可依旧是铁将军把门。范师傅说:“老板可能吃饭去了。”中午11点就吃饭去了,不知是老板饿还是生意饿。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开着门的砭石店,那年轻老板开始还挺热情,后来见记者问东问西,根本就不像生意人,脸就冷了下来,说话也不耐烦了。范师傅急忙上前赔不是:“您千万别介意,他可能是生意不赚钱,心里不舒坦才这样无礼的。我们泗水人不是这样子的。”是呀,按照他们的说法,全中国都在热炒泗水砭石,最后赚到钱的却不是泗水人,甚至到底钱给谁赚去了都茫然不知,泗水的山民是够憋屈的。 政府出招,稳定砭石市场 好在当地政府出手,对砭石矿进行强力管制,这才把砭石矿救了下来。在制止非法无序采矿的同时,当地还对砭石原料交易加大了管控。政府出招,炒家收手,砭石热很快就凉下来了,到如今每吨降到几百元也见不着有人买了。可是,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泗水的砭石资源就减少了一半。 砭石热冷了下来,孔令峰却对砭石更着迷了,在承包的荒山就要开花结果的时候,他又承包了一个砭石矿,并且拿到了开采权。小伙子说:“你看这砭石矿,两边都是土,整个矿脉宽不过3米,长不过一公里,充其量也就4亩地大小。不过,这就足够我公司用的了,往后不用再为原料担忧了。” 说到砭石业当下的生计,孔令峰说:“不冷不热,这不挺好吗?我们这几家干砭石的,都认定砭石是个好东西,好东西总会有市场,好东西终会赚到钱。我们不做一夜暴富的梦,我们只想把这个行业长久做下去。” 记者说:“安徽灵璧县等地也出砭石,人家也有根有据地宣称自己的砭石是好东西呢。”孔令峰说:“我个人还有很多人都认定泗水砭石是好东西。可是到底哪家的最好,国家没标准,甚至到底什么石头是砭石,也还没有个标准呢。所以我只肯定自己,不褒贬别人。”毕竟是圣人之乡圣人之后,此话透着一股子中庸之风。 记者点评 太热了就会烫手,烫手就会放下,放下就会冷。别管别人是热炒还是冷拌,既然认定了自己的砭石是宝贝,是热是冷都得抱在怀里好生暖着它,好生打磨它,好生经营它。如此这宝贝才会处在既不灼热也不冰冷的恒温状态。人体恒温才会长寿,市场恒温才会长久。 不管是真疯还是装疯,这场砭石疯总算疯过去了。在此之前,石头疯过,茶叶疯过,大蒜疯过,房子疯过,邮票疯过……利欲横流,行事便无规则,当无规则的利欲汇聚于一处,附身于一物的时候,不疯才怪呢。投资要渠道,市场要规则,人心要信仰。当这三者都建好之后,或许人就不疯了。人一不疯,还有什么东西能疯起来呢?(天津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