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老狼给你讲藏在《论语》中 的故事(6)

 昵称535749 2012-08-28
4、
        也有人说习指践习,“学而时习之”就是指学习之后能经常践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因为弟子们跟孔子学习的是如何治理国家,而政治在古代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是没有办法提供实习机会的,不开学员班。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皮是郑国的上卿,他想让他比较宠爱的一个年轻人管理封地,对此子产有不同的看法,他说:太年轻了,不怎么合适。子皮说:这个小伙子比较老实,我很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再说可以学习嘛,在管理的过程中学习管理,不就可以慢慢掌握管理要领了吗?子产说:人们喜欢一个人,就会爱护他,希望他好,给他找一条好的出路。你现在喜欢这个年轻人,却将政事交给他打理,这就好像让一个不懂得的操刀的人去割肉,只会让他受伤,谁还敢求得你的喜欢?我只听说过学有所成才可以从政,没听说过把政务拿来做学习工具的。就像打猎,不会射箭不会驾车没有登过车的人在车上担心翻车被压在车底下还来不及,哪里有机会射猎?大的官职、大的封邑是我们赖以庇护自己的,怎么可以让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去治理呢?

        子产与子皮的对话,反映了古人对待政治审慎的态度,政治上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一有不慎,就可能招致民众的厌恶与背弃,这种思想就是前面说的“敬事而信”之敬。

        《论语》里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子路让自己的同门师弟子糕去管理费邑,孔子对子路说你这是害他。子路辩解说费邑也有百姓要管理,也有祭祀的工作要做,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嘛,干嘛非得从书本上学好了才能从政呢。孔子很生气,说:这就是我讨厌巧言善辩的原因。

        春秋之前用人规则通常是这样的:即便有能力、声誉很好的一个人也要先接受一些基础的工作,经过实践证明胜任之后,才能提升做更重要的工作,如果对国家有大的功勋,就可能得到封地。孔子在做大司寇之前,先做的是中都宰,后升的小司空,再升的大司寇,其时孔子已经五十岁了,名满天下。

        个人能力加论资排辈,提升太快损害别人的利益,反而会招致怨恨。

        从子产和子糕的故事上我们可以知道,习作为践习从当时人们的文化理念上是讲不通的。

5、
        今天我们在研究《论语》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古代一些词语的含义,因为他跟我们今天的含义有时候是同字不同义。比如“有朋自远方来”的这个朋字,它不是指朋友的意思,许多人在解读这一章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了,所以应该热情接待,这样解读是不合适的。

        杨伯峻先生在翻译这一章的时候,直接翻译成: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这样就恰当多了。但杨先生的《论语译注》只是着重于翻译,解读方面工作做得不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对于这一句,杨先生的《论语译注》是这样断句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始终觉得这样断比较别扭,不如“人不知而不愠”好一些,不过这是细枝末节,无所谓的事情,重点是对内容的理解。 杨先生的翻译是: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对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翻译是非常容易的,可是为什么人们不了解自己,当时的人会不高兴?这才是了解这一章的关键之所在。

         孔子之所以说这句话,必然当时有一部分因为人们不了解自己而不高兴。

         古人非常渴望别人了解自己,当然这种渴望现代人也有,那么古人的渴望了解与我们现在的渴望了解有什么不同?你是不是在别人不了解你的时候会生气?

6、
        在《论语》中还有几章这样的内容,他们分别是: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篇)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篇)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篇)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阳货篇)

        这是《论语》与名有关的章节,我这儿说的名指让别人知道自己,了解自己的那个名,是声誉在外的意思。
        有人统计过,整部《论语》仁字105个,提到仁的章节有五十几章。

        对春秋时期,在政治来讲,仁是礼乐制度的核心,是灵魂,于个人修养而言它是最高标准,这样关键的词语在《论语》中的比重不过如此,而一个有关别人了解自己与否的话题却占了七章,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