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电影《搜索》看企业危机公关

 Alanyan520 2012-08-29

从电影《搜索》看企业危机公关

日 期:2012-7-10 10:20:33    来 源:营销智库   作 者:高阳

  《搜索》是陈凯歌自《霸王别姬》以来,执导的最成功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
  围绕着公交车上的让座事件,一场轰动全城的人肉搜索席卷而至。绝症病人、公交车售票员、古稀老人、电视台记者、上市公司老总、老总夫人、待业青年等社会各种阶层、各类角色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这是一部贴近生活的片子,不断的揭露人性的丑恶,又以一种因果循环的方式去自我反省。
  剧中或许谁都没有错,但谁都不是赢家。舆论和盲从,以及整个过程中充斥着的自私、妒恨、猜忌、暴力、专横,最后得出了一种极具讽刺的结论:我们一边捍卫着道德底线,一边又挑战着道德底线来与命运抗争。
  本文想强调的是危机公关,所以电影的观后感,不再做过多阐述。
  在剧中,个人隐私,小三,房价,敬老让座等属于公众话题,而人肉搜索,媒体公信力、企业危机公关可以算作是行业话题。所以,公关圈的人,真的应该看看这部电影。
  剧中的思拓集团,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实施全球性战略伊始、国外重要合作伙伴斯通即将进入签约程序的节骨眼上,却因为一位员工个人道德问题,引发了合作伙伴乃至外界对于企业品牌的质疑。王学圻饰演沈流舒作为思拓集团的董事长,在整个舆论危机过程中,以一种巧妙的危机公关,力挽狂然,其间手段虽有些卑劣,但方法可谓高明。作为一位从草根一路打拼上来的成功人士,他身上不但保有平凡阶层的特质,且在处理重大危机方面着实有过人之处。
  第一、面对危机他表现得异常镇定,先是顾全大局,稳住合作伙伴;同时还接受了合作伙伴的压价,未让重要谈判陷入僵局。
  第二、在整个事件未调查清楚的前提下,不做任何回应,甚至有意避开记者。而同时又发动企业力量火速调查危机来源,将该电视台的主要记者底细,以及自己妻子的卷入调查的一清二楚。
  第三、利用妻子的虚荣心,以及对自己物质上的依托,炮制出夫妻恩爱的假象,并人为的策划出15年结婚纪念日这样一个“重要日子”,在合作伙伴面前大秀恩爱,用婚姻的忠诚,打动客户,最后顺利的达成签约。
  第四、自编自演,将自己和妻子秀恩爱的照片,炮制成“另觅新欢”的假桥段,发在网上,自己用水军造谣,然后再以企业的立场去辟谣,让舆论不自觉的和稀泥,真假难辨。再用企业严正的声明,传递有人蓄意打击报复的可能,为之后的向媒体转嫁危机埋下伏笔。
  第五、便是最阴狠的栽赃陷害,以另一家公司拍宣传片的由头,将姚晨饰演的陈若兮“屈打”成了一个收受企业贿赂,毫无职业操守的电视台记者,导致陈若兮最后被清除出了媒体队伍,其实名发布对于思拓集团的质疑文章,也因个人公信力丧失,毫无力度可言。
  第六、顺水推舟,利用叶蓝秋和杨守诚曝光的照片,撇清了女下属是自己“小三”的可能,同时又炮制出记者和自己的女下属为抢男友争风吃醋,利用记者的职务之便打击报复的桥段,让思拓集团转眼变成了情感纠纷的“被牵连者”,安然的置身于事外。
  第七、叶蓝秋死后,沈流舒正式登场,出现在公众视野。他邀请了之前曝光整个事件的另一名电视台记者,接受记者专访。在专访中,对于帮助女下属100万的事情只字未提,而是用自责而泣和成立“叶蓝秋基金会”的套词,来作为整个危机公关的收尾。
  可能有人会说,在剧中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叶蓝秋患癌并自杀,是还原事件真相的铁证。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属于危机公关的范畴。危机公关更多强调的是预警和防范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由舆论危机所引发的品牌危机,可轻易导致了合作伙伴的动摇及股市的跌宕,不果断采取公关,其后果难以估量。
  恰巧这也体现了沈流舒的高明之处,出现问题,马上想解决方案,而非无谓的掩饰和猜忌。他敢于挑战媒体的公信力,也懂得如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即便方法有些卑劣,不可借鉴,但其思维的缜密,部署的周详,却值得很多企业领导人学习。
  最后,再次向同行们推荐《搜索》这部电影。尽管记者情商被低能化,尽管对网络暴力过度扩大的成分,尽管危机公关的手段有些卑劣,但这种题材的电影,对于公关行业来说,实在是不可多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