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所以要搞清楚本章的意思究竟是指什么,需要先搞清楚下面几件事情: 1、君子指谁? 2、道是指什么? 3、孝悌与道的关系? 4、孝悌与仁的关系。 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本章讲的什么自然就清楚了。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君子到底指什么? 君子今天指道德高尚的人,在春秋时期却不是这样。 君,在早的时候指首领,“有民立君,将以利之”,意思就是人们找一个首领出来,是为了给自己服务的。 君子当然最初就是指君的儿子,因为君的儿子通常都会参与到政治当中去,所以君子含义随之发生了演化,变成了执政者的代指。
君子自春秋时期开始演化,因为当时要求参政的君子不仅能力强,而且必须道德高尚。特别从孔子开始,提出了许多直接针对执政者的道德条件,认为只有达到这些条件,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执政者,所以君子有时候也指能力道德都具备了相当水平,达到参政能力的人。 自春秋以后,君子一词执政者的含义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开始专指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 这种演化在汉语里是一种非常正常现象,例子有许多,比如公子这个词,春秋时期主要指国君的儿子,因为那是诸侯国的国君们最高的爵位就是公爵,所以大家经常称国君的儿子为公子。后来公子演化成了富贵人家孩子的一种专称了,所以才有王孙公子把扇摇这样的话传世。 现在公子已经成普通的称呼了,尊敬的含义也有,戏谑的成分也有,谁想用谁用。 与君子一词相反的是小人,小人在春秋时期主要指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比如孔子的弟子冉有跟季氏讲话时就自称小人,孔子跟鲁哀公讲话的时候,也自称小人。因为相对对方来讲,自己身份比较低的缘故。 正是因为小人常常指地位相对比较低的一方,所以人们常常用它来代指普通老百姓,老百姓的整体社会地位都不高。所以那时候小人也不是骂人的话。
这样君子与小人就成了当时社会成分最简单的一种划分方法,君子指执政者,小人指老百姓。这种划分方法类似将现在的人划分为普通民众与政府官员一样。 我们看历史,经常有一个国家的使者到另一个国家出使,对方问道自己国家情况的时候,使者会这样回答:俺们国家君子们是咋想的,小人们又是咋想的。
这绝不是瞎谦虚,说自己的国家除了道德高尚的,就是一群心灵污秽的人,而是说俺们国家当官的是怎么想的,普通老百姓又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6、
第二个问题:“本立而道生”的道究竟是指什么。 如果单独的解释,道通常有规律、规则、方法这样的含义,不过道很少单独使用,通常前面需要加一些定语,如:治国之道,修身之道等等。 孔子一生研究的都是政治学,他钻研的学问都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礼乐制度。 因为礼乐制度的目标是仁治,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故常常被称作仁道,以仁治国之道。 一个君王能真正做到仁道的时候,天下人会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地归服于他。如果整个天下的人都归心于他,那么他当然就是天下之王,所以礼乐制度又被称作王道。
上世纪日本侵略中国时曾经有个口号,说要在中国建立“王道乐土”,就是从这里取的意,因为王道下必是乐土,就像《诗经》里唱的“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要去的就是一个适宜自己生活的地方。不过刺刀下面是没有乐土的,乐土要通过仁政才能建立起来。 仁道也好,王道也好,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获得人们的拥戴,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就是仁。 因此本章中所说的“道”就是指仁道,这是礼乐制度的精神与灵魂。这也是为什么本章最后一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原因。 实际有若在这一章里说得非常明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到,君子要务本,本是目标,有了本才能有道,才知道该如何去“务”,孝悌又是为仁之本,那么道即仁,原文中实际已经说得非常明显了,只是一般人没有注意这一层关系而已。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对前面几句话的总结。 在搞清楚这些之后,我们再研究本章的内容,就会发现顺畅多了: 一个懂得孝道的人是很少会冲撞自己的上司,而不肯冲撞自己上司的人却会起来造反,这种事情是没有的。所以执政者治理国家的时候,要先务本,根本建立起来了,仁就有了。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啊。 不过,到此为止还不能算是搞懂了这一章,有若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深得孔子学说的三昧,这一章确实还有很深的含义,因为我们不处在那个时代,没有那个时代的背景,会忽略一些问题。 君子、仁、道的含义搞清楚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孝悌与仁到底有什么关系? 7、
为了弄清楚孝悌和仁的关系,先介绍一下孝悌在春秋时期的概念。 中国的孝悌思想大约起源于文王时代,从文王的养老开始的。在文王之前,中国这片土地上流行的是贱老。那个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壮劳力忙死忙活不一定能得到温饱,何况老年人呢?所以那时候人老了,不能做事以后,大多都被人所嫌弃,处境很悲惨。 这似乎也怨不得什么,像灾荒年间不是经常有易子而食的吗?有些问题就不是个人道德能解决得了的。现在不是有专家研究结果证实,在非洲一些地区,每当碰到荒年的时候,爆发战争的几率就会增大吗?其实又何止是非洲,只要影响到生存,哪个国家都一样。 有一句俗话,可以证实老年人在那个年代的惨状:老而不死是为贼。这是中国从古传下来的一句俗语,你叫它成语也好,谚语也好,都指明了那时一个事实:老年人倍受歧视。 贼在这里不是指盗贼,这句话也不是说人老了就像盗贼一样品德败坏不是东西。贼,古代指庄稼的一种害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老了,什么也不能做,只能消耗粮食,就像庄稼的害虫一样。 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都会被嫌弃。老,是笼罩在人们心灵上的一道阴影,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消除了人们心灵上的这道阴影。 这个人就是周文王,古公的孙子。从他开始中国开始有了养老的政策,这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 文王养老的具体制度已经不存在了,而且到了孟子时代人们对此发生了疑惑,孟子用另外一种方式来阐述这种制度:家里种点桑树,养点家禽,这样老人的衣服、肉食就全部可以自给自足了。 孟子这种指靠个人力量的家庭养老社会保障措施从过去到现在,我们一直在用它。 但是文王的养老政策肯定不会如此,如果自己能解决,文王的养老政策在当时就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没有公路,没有网络,没有电话,消息的传递完全依靠一张嘴。在这种条件下,文王的养老政策竟然传播到了东海边儿上(大概指现在的日照、青岛这一带的地方,从岐山到日照,如果步行的话,当时要走些日子),而且惊动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一个是伯夷,一个是叔齐,还有一个是姜子牙。 如果当时养老问题能解决的话,文王的养老政策就不会有这样深远广大的影响。 8、 如果看看今天世界移民的趋向,也许会明白文王养老政策在政治中的意义。现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好,政治环境宽松,是移民首选之地,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去的,而且对人的素质做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做既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从客观上讲,为西方引进了大批的人才。 在文王时代完全没有这些限制,只要你是老人,你就可以跑来纳福,如果所有的老人都去岐山养老,不把文王吃垮了么? 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完全可以不必担心,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可以说是莽莽榛榛,地多人少,到处是虎狼虫豹。走着走着遇到一只狗熊丝毫不稀奇,如果一个人走了几天都遇不到一只猛兽那才叫稀奇。
所以,老年人能像伯夷叔齐老哥俩这样有本事自己跑去岐山的并不多。大多都是拖家带口去的。 从文王之后过了大约千把年,有一个人研究这段历史,用一句话指出了文王养老政策带来的好处:老老而壮者归。 这个人就是荀子。 也就是说文王养老,在客观上却吸引了大批年轻力壮的人前去归附。虽然大家都在贱老,但是年轻人终究也会老,也有被贱的那一天。 移民的大量涌入无疑大大加强了周的势力,因为当时愁的不是没有土地,而是有土地没人种,这与现在西方吸引移民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文王在发展初期曾经因为发展势头太猛,引起了商纣王的注意,将它囚禁在了羑里,后来大家又把他赎了出来。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发现,在最初的时候,文王根本没有跟纣王周旋的基础,只能任人宰割。 他死的前一年把都城从岐山迁到了丰邑(今西安附近),从岐山到丰邑,距离殷商腹心的距离已经非常近了。 这就像两个人打架,开始的时候弱小的一方总是要躲着强大的一方,害怕受到他的欺负,现在曾经弱小的一方不但不再躲避原来的强敌,而且还主动往他跟前凑。这说明此时周人的势力已经足以与殷商匹敌,他已经不再害怕纣王,而且有了图谋纣王之心。 他死后不久,他的儿子武王带领军队灭掉了纣王。 文王时期是周人发展历史中的第二次腾飞,它奠定了周与殷商争天下的基础,周的发展如此之迅猛,从这可以看出养老政策到底给了周人怎样的影响。 花这样大的篇幅讲文王养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两件事情: 文王的养老是孝悌之源;从养老、敬老逐渐演化成了后来的孝悌,成为了中国家庭伦理道德的核心。 仁。叶公曾经向孔子请教为政的事情,孔子告诉了他六个字:“近者悦,远者来。”这就是政治的目标,政治的目的就是让跟随你的人获得稳定的生活,让那些还没有安定下来的人愿意跟随你,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仁的本质其实就是安人而自安。 孝悌在作为一种伦理体系,孔子用二十个字来总结作以:父慈、子孝、兄良、弟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去掉最后的“君仁、臣忠”,全部是讲家庭伦理道德的。 有人说以孝慈为主体的中国社会伦理道德是孔子建立起来的,这样说的人明显是不知道历史的人。 春秋时期,有一个与孔子同时代的人也用差不多同样的语言叙述了这一伦理体系,他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这个人的名字叫宴婴,从宴婴与孔子对当时的伦理体系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根本不可能是孔子创建的伦理体系,而是早就存在的。 无论是孔子还是宴婴,都是在叙述着一套早已存在的伦理准则。这又为孔子那句“信而好古,传而不述”提供了证据,说明孔子那句话不是谦虚,而是对自己所做工作的准确评定,这是我们在以后的《论语》研究中,必须要注意的一点。 下面从分析父慈子孝入手,看个人在家庭伦理道德中应承担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