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恰恰舞(理论)学习(一)

 願隨身 2012-08-29

恰恰舞(理论)学习(一)

  恰恰舞,也叫恰恰恰舞、恰恰恰或喳喳舞,英文名称:Cha、Cha、Cha
恰恰舞由于名称易记、曲调动听、节奏欢快、舞蹈诙谐、动作花俏,因而倍受人们欢迎,是拉丁舞中最流行的舞种。
  约在1950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在民间舞厅搜集和整理了恰恰舞,并且创建了恰恰舞的文字理论和教学标准,从而使恰恰舞成为10种国标舞之一。
英式理论的恰恰舞学习比较间单,共包括“恰恰舞舞蹈特性”、“恰恰舞种面范围”和“恰恰舞步型学习”3项内容。

  一、恰恰舞舞蹈特性
  国标舞的恰恰舞舞蹈特性主要包括舞曲拍号、舞曲风格、音乐重拍、音节速度、舞种风格,舞蹈节奏、舞步特征、舞程类别、丛合方式和舞者神情等10项内容。
  1. 舞曲拍号
恰恰舞的舞曲拍号是4/4。若学员对4/4不太理解,则只要懂得它是属于那种每小节里有4拍的舞曲就行。
  2. 舞曲风格
恰恰舞的舞曲风格是曲调欢快、节奏有趣。舞曲用邦伐斯鼓和沙球演奏,发的出舞曲节奏是咚、咚、沙、沙、沙的乐声,与舞蹈节奏2、3、4、&、1相吻合(注释:国标舞英式理论的恰恰舞舞曲节奏是2、3、4、&、1,即:从第2拍开始,第1拍讫止)。
  3. 音乐重拍
  恰恰舞的舞曲原创音乐重拍在每小节的第1拍上。但是在国标舞英式理论中,恰恰舞的音乐重拍后移到了第2拍。不论是在第1拍还是在第2拍,其音乐重拍不难辨认.鼓声最重的、距上一拍时间最长的那一拍就是恰恰舞的音乐重拍。舞蹈时要将第1步踩在重拍上。
  4. 音节速度
  恰恰舞舞曲的音节速度是每分钟30至32小节。也有些国标舞权威人士会在考试或比赛时选择每分钟33至34小节速度的舞曲来给恰恰舞舞者伴奏。其实,不论是娱乐、考试还是比赛,最理想的音乐速度都是每分钟32小节,或者是30至32小节之间。对初学者来说,选用每分钟30小节的恰恰舞舞曲进行练习为好,
  5. 舞种风格
  恰恰舞的舞种风格是欢快活泼、动作花俏。
  6. 舞蹈节奏
  恰恰舞的基本舞蹈节奏是慢、慢、快、快、慢,4拍跳5步。其中“慢”在音乐节拍中占1拍时值,“快”在音乐节拍中占2/4拍时值。
  在国标舞英式理论中,恰恰舞的基本舞蹈节奏读为:慢、慢、快、快、慢。也可读为2、3、4、快、1,或2、3、4恰1,或2、3、4和1,或2、3、4加1,或2、3、4、&、1。
“快”或“恰”或“加”是在教学数拍时为了读出步子的拍位和拍值而设置的一个填空汉语衬字。它们的作用相当于外语中的“&”字。
  7. 舞步特征
  恰恰舞的舞步特征是4拍中跳5步,不可有起伏。5步中有3步为追赶步。恰恰舞的追赶步包括左横追赶步、右横追赶步、左进追赶步、右进追赶步、左退追赶步和右退追赶步6类。
  左横追赶步——指左脚向左横移,右脚并左脚,左脚再向左横移的3步追赶步调。
  左横追——①、指左横追赶步的简称;②、指框合中男士做左横追,女士做右横追。
  右横追赶步——指右脚向右横移,左脚并右脚,右脚再向右横移的3步追赶步调。
  右横追——①、指右横追赶步的简称;②、指框合中男士做右横追,女士做左横追。
  左进追赶步——指左脚前进,右脚追落于左脚的左后方,左脚再向前进的3步追赶步调。
  左进追——①、指左进追赶步的简称;②、指框合中男士做左进追,女士做右退追。
  右进追赶步——指右脚前进,左脚追落于右脚的右后方,右脚再向前进的3步追赶步调。
  右进追——①、指右进追赶步的简称;②、指框合中男士做右进追,女士做左退追。
  左退追赶步——指左脚后退,右脚追落于左脚的左前方,左脚再向后退的3步追赶步调。
  左退追——①、指左退追赶步的简称;②、指框合中男士做左退追,女士做右进追。
  右退追赶步——指右脚后退,左脚追落于右脚的右前方,右脚再向后退的3步追赶步调。
  右退追——①、指右退追赶步的简称;②、指框合中男士做右退追,女士做左进追。
  8. 舞程类别
  恰恰舞的舞程类别是盘程舞。
  9. 舞者神情
  恰恰舞的舞者神情是快乐、活泼、俏皮和诙谐幽默。
  在恰恰舞的娱乐中,舞者有无俏皮、诙谐幽默的舞蹈神情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首先要玩得开心、尽兴、自然、活泼。千万不可装模作样。
  在恰恰舞的表演或比赛中,舞者除了表现出开心、尽兴、活泼之外,最好还表现出几分俏皮活泼、诙谐幽默的神情,以及用眼神和面部表情和动作去与观众交流。观众一般都会用热烈掌声去与国标舞演员或选手们互动,进而又可激励国标舞演员或选手们做出更高一层的即兴逗趣表演或表现来。
  10. 丛合方式
  恰恰舞的丛合方式包括框合姿势和握合姿势2式,在舞蹈过程中,2式姿势交织进行。也就是说:恰恰舞舞者一会儿使用框合姿势跳舞,一会儿又使用握合姿势跳舞。
  恰恰舞框合姿势是采用一种“头隔框合”。即:男士与女士框合后,2人的膈部距离相距约成人的头部宽度(15至20厘米之间)。具体的框合姿势与方法以后会有专门的讲述。
  恰恰舞握合姿势是男士和女士双方通过手的握合形成共舞整体。具体的握合姿势与方法以后会有专门的讲述。
  思考题一:恰恰舞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人们作出了如下分析:
  (1).由西班牙语的保姆“Chacha”演变而来。
  (2).由西班牙语嚼可可叶的“Chachar”演变而来。
  (3).由西班牙语茶的“Char”演变而来。
  (4).仿真“追赶步”时鞋子发出的“恰恰恰”的声响而命名。
  (5).观众为鼓励表演者用鞋子刮擦地面发出“恰恰恰”的伴奏乐音而命名。
  ……
  丛舞理论将会正面回答恰恰恰的名称来历问题。
  思考题二:恰恰舞的舞厅舞理论和恰恰舞的世界各国民间跳法都是以音乐的第一拍开始起跳的。其舞蹈节奏数为“1、2、3快4(1、2、恰、恰、恰)”。但是,国标舞英式理论的恰恰舞标准制定模仿了伦巴舞的“第2拍出步法”,将恰恰舞的第1步出脚时间后移到第2拍上去,形成“2、3、4快1(2、3、4、&、1或2、3、恰、恰、恰)”的拍位移位起步模式。使恰恰舞产生一种“快伦巴舞”的感觉,或者说产生一种“伦巴舞的姊妹舞”感觉。那么在第2拍上出第1步会不会给教学带来负面作用?在第2拍上出第1步会不会给舞者带来出步与拍位的对位困难?丛舞理论可以完整地回答这类问题。
  思考题三:为什么恰恰舞的表演者或演绎恰恰舞参赛者可以与观众进行俏皮活泼、诙谐幽默的互动交流?这种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在10种国标舞中是不是独一无二的?丛舞理论可以完整地回答这类问题。

  二、恰恰舞种面范围
  恰恰舞的种面范围可用标准步型数量和标准步型分档来说明。
  国标舞英式理论的恰恰舞种面范围共包括25句标准步型。这25句标准步型共划分为铜牌步型、银牌步型和金牌步型3档。见“恰恰舞种面的标准步型分档表”所示。
              恰恰舞种面的标准步型分档表
序 铜牌步型 银牌步型   金牌步型 1 基本步型 肩对肩 套索转 2 扇形步型 逆陀螺转 高级扭胯步型 3 曲棍步型 左分展 交叉基本步型 4 臂下顺转 阿依达 古巴碎步型 5 纽约步型 螺旋步 土尔其巾步型 6 点转步型 开式扭胯 甜心步型 7 三纵恰恰恰 跟随步型 8 顺陀螺转 9 闭式扭胯 10 右分展 11 手对手 12 时间步   恰恰舞的步型名称共包括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2类。英文名称是原文名称,中文名称是译文名称。由于一句标准步型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英文名称,再加上不同的中文译者对原文名称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或理解差异,所以,同一句标准步型在经不同英文名称传播过程中和经不同的中文译者翻译之后会出现多种中文名称。见下面的“恰恰舞步型名称对照表”所示。
恰恰舞种面步型名称对照表
思考题一:在国标舞英式理论恰恰舞的25句标准步型中,有约1/3的步型是伦巴舞步型的翻版,就连名称也一样。而且这些翻版步型主要出现在银牌步型和铜牌步型当中。因此有人会问:恰恰舞翻版伦巴舞步型会不会造成2种舞舞种风格的互串?丛舞理论可以完整地回答这类问题。
  思考题二:为什么恰恰舞的铜牌步型数量要比银牌步型数量多出了一倍?英式理论是根据什么来界定铜牌步型、银牌步型和金牌步型的?
  思考题三:在国标舞英式理论的恰恰舞中,是铜牌步型重要?银牌步型重要?还是金牌步型重要?

 

序 现用名称 现用名称 1 基本步型 基本步、基本动作、1/8转、1/4转 2 扇形步型 扇形步 3 曲棍步型 曲棍步、曲棍球步、曲棍球棒步 4 臂下顺转 臂下右转、阿莱曼娜、阿列曼娜、阿里玛娜、阿丽玛娜 5 纽约步型 纽约步 6 点转步型 点转、定点转 7 三纵恰恰恰 三次恰恰恰、三个恰恰恰、三个恰恰恰前进和后退 8 顺陀螺转 右陀螺转 9 闭式扭胯 闭式扭胯步、闭式扭臀步、闭式扭腰步、闭式扭转 10 右分展、右分展步、自然展开步 11 手对手、手交手、手拉手、手拉手步、叉形步 12 时间步、节奏步 13 肩对肩、并肩步 14 左陀螺转 15 左陀螺转展开步、左展开步 16 阿依达、阿依达步 17 螺旋转 18 开式扭胯步、开式扭臀步、开式扭腰步、开式扭转 19 套索转、绳索步、绳索旋转步 20 高级扭胯步、高级扭臀步、高级扭腰步、高级扭转 21 交叉基本步 22 古巴碎步、古巴破碎步 23 土尔其浴巾步、土尔其毛巾步 24 甜心步、情人步、情侣步、爱神步 25 跟随步、跟我跳、跟我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