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格列佛游记》

 昵称50bqY 2012-08-30

谈谈《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绝对是一部世界名著,但其作者乔纳森·斯威夫却远不如莎士比亚,狄更斯、萧伯纳等作家的名字来得响亮。为什么呢?其实我也不清楚。

1699年,格列佛来到了利立浦特小人国。利立浦特宫廷就是英国宫廷的缩影。怎样辨别他们的国王呢》什么体态威严,百战百胜都是废话,只消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就是利立浦特国的君主:其实他只比他手下的大臣高了一个手指甲。如何才能做官呢?自然不是“学而优”,根本不用“学“:只要谁在绳子上跳得最高,又不会从绳子上掉下来。他就能当官啦。官到做成,接着就是明争暗斗、互相倾轧。为了什么呢?就为他们的鞋子的跟高低不一,“高跟党”和“低跟党”“从不在一起吃喝或谈话”。就这样,内患方殷,它还对另一个小人国不来夫斯库帝国发动了36个月的战争。为什么呢?因为两国政府在人民吃鸡蛋时是先打碎大端还是先打碎小端的问题上意见相左,以至于发生了流血冲突(战争)。我很羡慕格列佛以巨人的姿态处处俯视着利立浦特国,无论是皇帝、大臣还是老百姓,任其自傲自狂,都是一些荒唐愚蠢的小动物。

1703年,格列佛来到了布罗伯丁奈格大人国,自己如同一个利立浦特人。大人国的国王博学而又善良。格列佛自豪地向国王讲述自己祖国的光辉历史,国王却断然宣称:“那些事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叛乱······革命和流放,是贪婪······和野心所产生的最恶的恶果。这样的讽刺太尖刻了,我只好承认斯威夫特的手法太高明了!

飞岛的奇遇更加富有想象。飞岛上的人们整天无所事事,永远地沉睡在天文学和数学之中,思考得以致不会去用嘴和耳的地步。接着,他来到拉格多科学院,那里人想要用猪耕地,用蜘蛛纺织,将大便变成食物,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废除语言······简直是天方夜谭!作者在这一章中对不切实际、脱离生产的“研究”予以调侃和挖苦,并对作家这类人给予无情的唾骂。

第四卷中,作者几乎变得疯狂,讽刺也达到高潮。马国是他理想之中的乌托邦,格列佛受到那些智慧而又理性的马儿的流放,被迫回到那块生他养他的如今却叫他厌恶的土地上,无比愤怒地有一帮自以为是、下流无耻、荒唐愚蠢、盛气凌人的“野胡”度过自己的余生。

“他去了,狂野的怒火再也不会烧伤他的心。”是的,他是爱尔兰人民争取自由与独立的伟大战士,他以狂暴的形式疯狂攻击着英国的统治阶级,为爱尔兰的早日独立与自由摇旗呐喊。就在这呐喊声中,他写成了《格列佛游记》。所以他是爱尔兰的民族英雄,是爱尔兰母亲伟大的儿子,他去了,世界不会忘记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