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的记忆之二——露天电影

 才俊飞翔 2012-08-30

童年的记忆之二——露天电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的生活是宁静单调的,文化生活贫乏。记忆中印象最深刻当属露天电影,是那时生活中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为我们这些当时的少年儿童增添了许多乐趣,增长了许多知识。

    那时每个公社有放映队,每有新影片到,放映员会逐村去放映。我们会约上几个小伙伴,方圆三五里内有电影放映的都会去看。

    得到邻村放电影的消息,就早早作准备。照明设备,没有手电,用的是松明灯,就是一个小铁罐,内放些山上平时捡来的松树枝,一般是有松油的那种,那树枝极易点燃。准备吃的东西,条件好的小伙伴会炒点黄豆、南瓜籽之类。

    早早吃过晚饭,赶往邻村,露天影院极为简陋,一般是农村的晒谷场学校操场,一块幕布、一部放映机、一束光、一个放印员、一群人构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

    我们到后先找一块平整的石头作为凳子,放在操场的前面,看电影的人群可分为三个阶梯,第一梯队是我们这些坐在石头上的小朋友们,中间梯队是坐在木凳子上的本村的农民,再后是站着的大人。有些小朋友们会爬上操场边的大树上去观看。

    电影开始前,小朋友会在操场上玩一会,当光束投到银幕,放映员调试时,小朋友们将小手掌伸进光束中,做各种手势,银幕上便出现狗头等剪影,大家很开心。

    电影一开始放映,大家便安静下来,聚精会神看电影,精彩之处,哈哈大笑,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渡江侦察记》、《地雷战》、《地道战》、《上甘岭》、《闪闪的红星》、《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是我们孩时的精神食粮。

    电影结束后,小伙伴们便飞快往各自村方向跑,一行三五人二三盏松明灯,远远望去,如点点星星。

    那时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小朋友最喜欢看的是战斗片,看过之后,第二天在校就学电影里台词:“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听到请回答”。几个小朋友分成二队,一队为解放军,一队为国民党军,用木棒、扫帚当枪,大干一场,至今我的额头还留有作战时的伤痕。

    有的电影剧情很精彩,我们就到处赶场,看四五遍也不觉得乏味,如《渡江侦察记》、《闪闪的红星》不知看过几遍,以至有些台词都会背,有些镜头至今仍历历在目。

    就这样,露天电影伴着我们渡过愉快的童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杭州读书时,还在文二路的一个露天影场看过几场电影,从那以后最也没有看过露天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