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过:人诵高名琼海外

 木柳书屋 2012-08-31
 

  一组漂亮的鲜花图片 - 理睬 - .

 

  
        苏过:人诵高名琼海外
 
2012-08-06 11:08:23 来源:海南日报   
 
  本文转自光明网

  海口五公祠内的苏公祠。

  五公祠瀛海人文牌匾

  苏过画像

  海口五公祠内的苏公祠中陪祀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姜唐佐,另一个便是苏过;苏过,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东坡的小儿子,王润之所生。我们可以这么说,“三苏”之外,苏过便是眉山苏家下一代中最著名的一位了。

  儋州东坡书院载酒堂中的塑像,东坡与黎子云相对而坐,东坡身旁侍立的年轻人也是苏过。苏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人诵高名琼海外 苏门会策汗青功

  苏过,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东坡的小儿子,王润之所生。我们可以这么说,“三苏”之外,苏过便是眉山苏家下一代中最著名的一位了。苏东坡三个儿子当时被称作“三虎”,苏过最小,人称“季虎”;以其最出色,又称“怒虎”;因为他最肖东坡,故又有小坡之称;晚慕陶渊明,取渊明斜川游之意而自号斜川。东坡兄弟共有六个儿子,只有苏过一人跻身于“四苏”之列,清代赵怀玉有诗称赞说:“几闻艺苑名三世,曾见书林榜四苏。”另一位学者吴长元在校录苏过《斜川集》时写诗告诉一位朋友说:“寄语隐湖毛处士,苏门会策汗青功”。而其崇高的声望和文学艺术的成就则主要是在惠州、儋州侍奉父亲过程中打下的基础。吴长元写诗赞叹叔党,其中有句云“人诵高名琼海外”,正准确地指出了这一点。

  邈乎九死不测险 独侍先生以往来

  一个人要获得美好的声望或者说获得人生的成功,可以从许多方面表现出来,在中国古代,最根本的恐怕是孝道了。中国是伦理社会,孝为伦理之本,在科举制度之前,选举人才的制度叫“举孝廉”,直到清代科举制度完备,考取进士的人还用“孝廉公”作为美称,可见孝道在中国人的人生价值实现中是多么重要。叔党在士林中美誉的获得,首先取决于他的“纯孝”之实。

  苏东坡被他的老朋友章惇迫害到岭南的落后地区惠州安置,那时苏过22岁,正是该争取功名和享受爱情的美好时光,但是他毅然打消了这个念头,把年轻的妻子和弱小的孩子寄居在宜兴,与王朝云一起陪侍年届六十的老人家前往惠州,三年后刚刚把妻小接到惠州,但才一个月,又抛开她们而随父亲到达海南,再三年后离开海岛,就一直在路途中奔波一年,直到常州父亲去世。到惠州一年多朝云就去世了,所以这七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苏过独自一人侍奉老人。仅此一点,又有几人能做到?

  孔子曾经说过,对待父母,如果仅仅给他点食物让他吃饱,与对待家里养的生物又有何区别呢?所以真正的孝顺一定发自内心深处,用心去敬,用心去体察和理解。苏过的可敬之处,正在于他一直在用心灵去孝顺老父亲。到达“生理半人禽”的儋耳之后,不可能让父亲享受多好的物质生活,但苏过在现有条件下尽最大努力使父亲生活的质量更好一些,他在各方面减轻着父亲身体和精神的苦恼,完全达到与父亲的高度一致。海南没有大米,山芋难以下咽,苏过就绞尽脑汁做出个“玉糁羹”来,虽然材料没有改变,但味道却大为好转,父亲尝后大为赞赏。儋耳艰苦,苏东坡方有绝粮之忧,从古籍里面弄出个“龟息法”来,苏过就忍受着饥肠辘辘而配合父亲练习这种道家的辟谷之法。他怕父亲寂寞,尽可能做出一些事来消除父亲的孤独。他不时写出诗文,或者大声读书,父亲看到听到,比什么都开心。他经常陪父亲出游,父亲感到比陶渊明还惬意。苏过心中充满着对父亲深深的敬意,父亲的学问、功业、品格,无不令苏过产生崇拜之心。

  苏过就是这样陪伴父亲度过了岭海最为艰难的日子,正是这七年的生活,最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纯孝的天性。苏过去世之后,晁说之为他作墓志铭,说东坡先生晚年投荒,“邈乎九死不测之险也,独叔党侍先生以往来。……惟是叔党,于先生饮食服用,凡生理昼夜寒暑之所须者,一身百为,而不知其难。翁板则儿筑之,瓮樵则儿薪之,翁赋诗著书则儿更端起拜之,为能须臾乐乎先生者也。”还说苏过之孝能感化本无礼仪的蛮蛋夷獠。由此,晁说之称他为“纯孝”,要知道这个词是古代对孝道的最高称誉。

  小坡能与石传神 笔下波澜嗣乃翁

  任何事情往往是得失并存。叔党失去了功业前程和良好的物质生活,但在学问和文学艺术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他的叔叔苏子由说,我哥哥远居海岛之上,一无所有,唯一可骄傲的是成就了这个儿子的文学艺术(见《宋史·苏轼传》)。苏过的政治潜能得不到充分开掘,父亲就更加注重知识的教育和诗文书画才能的培养。苏东坡最成功的学习方法是抄书,他在海南也用这种方法指导儿子学习。他曾给一位朋友写信讲到此事,说儿子到儋耳之后,已经抄完了《唐书》一部,现在又借得《汉书》打算抄写,如果把这两部书吃透,那就可以说是“穷儿暴富”了!苏过非常用功,常常借书攻读,他自己写了一首诗专门说借书苦读的经过:“海南寡书籍,蠹简仅编缀。……借书如假田,主以岁月计。常恐遗地力,敢有不敛穧?便便五经腹,三冬良可继。倘有愧寸阴,得无讥没世。”叔党的基本功,就是这样打下的。

  在读书的同时,叔党对诗文创作非常感兴趣。他在父亲身边时间最长,比两个哥哥更多得到父亲的真传。但由于他太过崇拜父亲,时刻仿效父亲,也限制了他的创造力,在父亲这座高峰之下,难以进一步做出更大成就。清代吴长元说他“疍烟蛮雨喜相从,笔下波澜嗣乃公”,正指出了苏过在文学创作上受父亲影响之深。

  叔党文学上诗文兼备。他的诗歌以淡泊为主流风格。惠、儋时期,苏东坡的兴趣已转移到陶渊明上,他的大量和陶诗是其淡远诗风的代表。而这期间正是苏过诗歌创作打基础的时候,苏过偏于淡远,这是重要原因。如在海南所写《次陶渊明正月五日游斜川韵》,是学习苏东坡而直追陶渊明的作品,一本书上评价说“此诗托意高远,朴拙可爱,已入渊明之室”。苏过也尝试其他风格,如他在儋耳所作的七言古风《夜猎行》,开篇写道“霜风肃肃陵寒柯,海月滟滟翻秋河”,境界十分阔大,紧接着叙写夜猎的情景,充满了力度和气势,明显地受其父豪纵超迈诗风的影响。苏过的散文以气势雄放、纵横恣肆为特点,受父亲影响很大。重要散文作品都作于惠、儋时期,其中《飓风赋》从内在精神到外在风格都深得父亲三昧,以至于有人把这篇文章误收入苏东坡的集子中。他在海南所作《志隐》一文,“行止得宜,跌宕有致,广征故实而无书袋之累,深寓妙理而不涉玄虚之迹,宜其先人览而嘉之也!”(《斜川集校注》)

  看到儿子诗文进步之快,苏东坡心里美滋滋的,他曾写信给朋友夸奖说,过儿的诗文新奇,时而写出一篇给我看,我就会高兴好几天,吃得香睡得甜。

  苏过的书画也是最能继承苏东坡的。晁说之谓其书画之胜特别像他的父亲。他的书法酷似东坡体。他在海南曾画过《枯木竹石图》,苏东坡非常赞赏,为之题了三首诗,有句云:“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老可即画竹大师文与可,苏东坡拿苏过与文与可相提并论,可见苏过的绘画水平已经不简单了。

  一篇志隐表心迹 居闲未敢忘忧国

  苏过在海南有两篇文章是不可不提的,一篇是《志隐》,一篇是《论黎事书》。

  《志隐》的写作初衷在于安慰父亲。苏东坡生性旷达,海南艰苦的物质条件并不是影响他心理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儿子年纪轻轻,本可以比其他年轻人更具优越的条件在社会上追求辉煌,享受儿女情长,现在却不得不陪伴老父亲投身荒岛,这才是苏东坡的心病。苏过至孝而聪颖,他深知自己该做的事不仅仅是伺候父亲的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要使父亲的这种心安定下来。《志隐》便是在这种心态下写作的。他显然要告诉父亲,我并没有去追求世俗功名的要求,我的志趣在于优游的隐士生活,现在命运把我带到了孤岛,正好与我的心志暗合,这不是天大的幸事吗?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苏过目的虽出于安慰老父,而其志隐之心也是真实的。这种心志发端于惠州,形成于海南,后来发展为以自由、自然和独立为特征的“斜川之志”。

  苏东坡在政治上屡遭打击,也常常流露归隐之心,但从没有真正忘记过君国百姓。父亲的这一特点,苏过也学到了。他在海南,虽无机会仕进,但目睹国家治理黎族过程中的种种弊端,仍不能不尽一己之力,为国家安边献计献策。他认为黎事之弊,关键在于下情不能上达,为了下情上达,他就不能视而不见,知而不言,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论黎事书》。清代学者赵怀玉就此而赞叹道:“出处进退,未忘国家。”这篇文章一方面吸收了苏东坡民族平等的光辉思想,一方面又是自己实地考察而思考的结果,有自己的创新,显示出年轻的苏过已经具有了非比一般的军事理论水平和政治目光。对于海南岛上的黎人,苏东坡着眼于从黎人自身的角度促使他们觉醒自进,苏过则着眼于从政治的角度向统治者提出切合实际的主张,父子互相发明,形成了一个内因外因并重的完整的安黎思想体系,在我国少数民族政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李景新 李幸璜)

 

 


引用 精美问候图片 /引用  - 魂断蓝桥 - HuenDuanLanQiao的博客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