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生物中心2011年度工作总结
2012-08-31 | 阅:  转:  |  分享 
  
生物中心2011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器械研究中心”实验室旨在增强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建设集服务(中介和孵化)、研发为一体,加快推进重庆及西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主导的思想指导下,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全中心职工的共同努力,按部就班的推进中心各项工作。中心积极推展2010年申报并立项的6项重庆市科研项目,继续开展纳米检测试纸的研发计划等5项研发计划,持续推进5项技术与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完善同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与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及联合研发平台。2011申报的10项国家和重庆市科研项目。各个科研项目分别由中心的科研骨干和重庆市内相关的高校和研究所等具备较强科研实力的单位开展合作,重科院下辖生物所、日化所、食品所等与生物医药相关的院所有一定的科研设备和条件,人员、研究基础和仪器设备能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截止2011年底,中心已申请10个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个。中心自2010年底引进遴选科研人才,其中博士、硕士5人以上,今年中心在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条件基础上,持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大力引进海外科研人才。中心学科优势是加大建设和推进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医学研究,如纳米药物载体、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生物传感器和成像技术以及微型职能医疗器械等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保健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生物医药中心将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秀的科研团队,首先进行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生物止血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发挥对重庆市生物医药与器械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科技支撑作用,提供优质服务用于生物医药的中试和研究开发平台。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团队建设及人才引进与培养

(一)人才引进和构建研发团队:走访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各大高校,引进高水平人才,逐步建立研究开发团队,目前中心包括4位博士,6位硕士,并聘请8位客座专家顾问

(二)行政管理:正在组织制定中心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建立了中心定期行政会议制度,讨论工作进展,并且经常组织学术交流会和演讲会,进行学术上的合作和交流。

(三)团队文化建设:带领中心全体人员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全体人员中心意识和任务明确;积极参与院里的各种活动;定期组织中心全体人员进行聚会和参加文化活动。

二、科研开发

(一)科研基地建设

1.建设新型药物研发实验室

以中心实验室为平台建立新型药物研发实验室,进行化学药物,生物药物,纳米药物,现代中药和仿制药物的创新研究开发体制,培育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建设以下基础研发平台:

(1)化学药物研发平台

(2)新型生物药物研发平台

(3)新型纳米药物研发平台

(4)新型中药研发平台

(5)仿制药研发平台

2.建设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实验室

以中心实验室为平台建立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实验室,进行重大疾病诊断医疗器械和纳米医疗器械的研究开发工作和中试工作,以该中心为平台推进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研究的协调发展,包括建设:

(1)重大疾病诊断技术及产品研发平台

(2)新型医疗设备研发平台

(3)纳米生物技术与医疗器械研发平台

(4)新型医用材料研发平台

3.建设公共医药与医疗器械服务平台:

(1)药物筛选服务平台;

(2)医疗器械检测服务平台

(二)科研究项目

1、2010年立项并开展6项重庆市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共380万元,包括:

(1)纳米生物检测试纸的开发及应用

(2)基于SOA架构的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促进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3)脑血管介入治疗导管的研制

(4)新型I类免疫调节新药的研发

(5)血液灌流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6)生物医药与器械研究中心建设方案研究

2、2011申报的10项国家和重庆市科研项目,包括:

(1)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重大疾病纳米检测技术的基础原理研究和创新方法(3000万元)(首席科学家).

(2)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社会发展科技领域项目:重大疾病纳米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5500万元)(课题组负责人)

(3)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社会发展科技领域项目:农产品及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检测功能化纳米亮子点萤光探针的研究应用(5000万元)(课题组负责人)

(4)国家重大新药项目:治疗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新型非激素类药物的研发

(5)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重庆国际心衰治疗研发平台

(6)重庆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建设项目:重庆市生物医药技术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建设

(7)重庆市国际合作项目:纳米病毒生物检测器

(8)重庆市重点攻关项目:新型系列保健酒的研发及产业化

(9)重庆市重点攻关项目:新型纳米材料标记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在违禁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0)重庆市重点攻关项目:阳光助老及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

3、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性研发项目工作:

(1)开展纳米检测试纸研发计划:目前已做出400个纳米检测试纸,正在与药监局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共同制定试纸标准,并准备开展临床试验.

(2)开展血管内导管的研发计划:与医疗器械质量检测中心和第三军医大学共同进行国产脑血管介入导管规格的建立,进一步进行试生产,初步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

(3)开展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促进服务系统的研发计划:与评估中心一起进行系统软件开发工作,准备进行临床试验.

(4)技术与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情况:

①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王贵学教授课题组合作,对血管内支架方面的研发成果进行二次转化,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工作.

②与第三军医大学周华东教授课题组合作,对其在血管内导管方面的研发成果联合进行二次转化,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工作.

③与华中农业大学课题组合作,共同开展新型检测试纸方面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工作.

④与重庆工商大学绿色食品研究所唐春红教授课题组合作,对其在新型钙片及慢性咽炎治剂方面的研发成果联合进行二次转化,正在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工作.

(5)与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开发的项目情况:

①与生物所合作研究开发纳米健康保健食品。

②与日化所合作研究开发新型中药及保健品:利用国家二氧化碳超临界研究中心进行中药提取,蜂胶,珊瑚姜抗菌药物等新型产品的研究开发。

③与高创中心与奥创中心合作,利用现有设备进行重大疾病和食品安全检测试纸的研究开发。

④与食品所合作研究开发纳米食品生物检测器,快速检测食品污染,药物残留,添加剂,色素等物质。

⑤与硅酸盐所合作进一步研究红外线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提高仪器的科技含量和销售渠道。

⑥与机电院合作开展纳米污水检测器的研发与应用工作

(三)取得的科研研究成果

1、在SCI杂志投稿和发表论文:

(1)CWei.Clinicalapplicationsofnanomedicine.(inreview)

(2)CWei.Applicationofnanotechnologyincardiovasculardiseases(inreview)

(3)CWei.AnovelNano-stripbiosensorforvirusinfectiondiseases.(inreview)

(4)CWei.Advancedcancernanobiosensor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s(inreview)

(5)TLe,CWei,YHao.ANovelstripimmunoassayforrapiddetectionofcyromazineandmelamineinanimaloriginfood(inreview)

(6)HZhou,CWei.Intra-andex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stenosisinChina:epidemiology,diagnosis,treatmentandriskfactors(inreview)

(7)YChen,GWang,YHou,CWei,TYin,LLuo,HChen;CTang.Evaluationoftheself-designedultrasonicatomizationsprayingequipmentforintravascularstents(inreview)

(8)GWang,GLong,BLing,CWei,HChen,LWu,TYin,CTang.Inhibitoryeffectsofsappanlignumextractonvascularrestenosisintheratcarotidarteryballooninjurymodel.(inreview)

2、专利申请情况:已申请11个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个.

发明专利:

(1)一种纳米流感病毒检测试纸(201010595328.4)

(2)易吸收钙片(201010595329.9)

(3)一种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组合(201010604672.5)

(4)新型二苯基丁二烯衍生物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201010600084.4)

(5)一种保健酒及其制备工艺(201010596080.3)

(6)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与多西环素残留的四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201110119780.8)

(7)环丙氨嗪、三聚氰胺残留二联检快速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201110140024.3)

(8)一种保健黄酒及其制备方法(201110098026.0)

实用新型专利:

(1)纳米流感病毒检测试纸(201020668251.4)(已授权)

(2)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组合(201020679213.9)(已授权)

外观专利:

(1)试纸(201030686943.7)(已授权)

三、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

(一)编写完成中心发展规划的编制和中心十二五规划的编写

(二)准备中心组建与挂牌工作

(三)实验场所和办公场所规划建设:中心实验场地和办公场所已经按照相关要求完成规划设计,待资金到位后开展施工建设等工作(重科院A栋12,13层)

(四)实验仪器设备和办公家具购置:拟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和办公家具清单已规划完成,待资金到位后可尽快完成购置.

(五)争取能力建设项目经费:中心已经申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一项,目前完成申报书撰写.

四、市场与企业服务工作

(一)与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签定合作协议书,合作共建“重庆市医疗器械科研检测服务中心”。

(二)与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书,合作共建“重庆市生物医药联合开发平台”。

(三)与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书,合作共建“重庆市中药纳米技术研究中心”。

(四)与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书,合作共建“重庆市生物医药技术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

(五)社会产业服务工作:完善个人健康服务平台,启动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进行有关药物、医疗器械方面的科技咨询5次

五、技术与成果转化几产业化情况

(一)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王贵学教授课题组合作,对其在血管内支架方面的研发成果联合进行二次转化,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工作。

(二)与第三军医大学周华东教授课题组合作,对其在血管内导管方面的研发成果联合进行二次转化,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工作。

(三)与美国纳米医学研究院课题组合作,对其在新型检测试纸方面的研发成果联合进行二次转化,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工作。

(四)与重庆工商大学绿色食品研究所唐春红教授课题组合作,对其在新型钙片及慢性咽炎治剂方面的研发成果联合进行二次转化,正在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工作。

六、开放与交流

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和共同研究开发以及成果转化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在这一年期间共进行了以下的国际交流活动:

(一)2010年6月3日,日本最大隐形眼镜公司科技研发总监田中博士一行访问重庆科学研究院讨论合作项目,双方同意在纳米医疗器械领域开展长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二)2010年7月15日英国阿利斯康制药公司全球药物研发总监李进博士访问重庆科学研究院讨论合作项目,双方讨论了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计划。

(三)2010年7月30日美国波士顿生物医药考察小组董世明博士访问重庆科学研究院讨论合作项目,双方同意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四)2010年10月3日魏啓明教授作为国际纳米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出席在土尔其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纳米医学科学院世界大会主持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五)2010年10月16-17日魏啓明教授作为国际心胸肾科学院中国大会名誉理事长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心胸肾科学院中国大会并主持会议。

(六)2011年3月18日主办重庆国际先进生物医药科技学术报告会,邀请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藤本英雄教授演讲《智能手术机器人的研究开发与外科应用》,魏啓明教授演讲《纳米生物技术在基因组测序中的应用》,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吕凤林教授《生物安全产业发展最新技术》。

(七)2011年4月22日主办2011中国·重庆“生物技术创新与发展”系列国际学术报告会—生物能源技术专题学术报告会,邀请美国Cellana公司JeffObbard博士和XuemeiBai博士演讲《微藻提炼生物油-美国Cellana公司模式与技术》。

(八)2011年4月28日魏啓明教授主持第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生物医药国际合作分会场并做大会报告。

(九)2011年6月9日魏啓明教授出席2011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合作论坛并做大会发言。

(十)2011年10月22日由国家科技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电子纳米系统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国际纳米生物技术与微系统创新产业化”研讨会在渝隆重举行。会议签署了两项国际合作协议。分别合作研发微系统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的合作协议;以及基于纳米生物技术的药物研发的合作协议。

七、2012年工作重点、目标及措施

(一)能力建设目标

(1)实验室建设和维护:完成中心实验室装修建设;制定实验室工作制度;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促进服务平台初具规模,完成实验室一期设备购置,安装和调试。

(2)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继续引进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方面的专家1-2人;组建研发团队3-5个;完成中心人才梯队建设

(二)科研工作目标

(1)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横向课题1-3项。

(2)争取科研经费:争取年内到位科研经费50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经费零的突破(50万)。

(3)科研进度和成果:已到位的科研项目顺利按计划推进并通过中期检查;争取发表论文3-5篇;申报专利6-8项。

(三)市场服务目标

(1)建立对外科研合作关系:新建中心与中科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合作;深化已有合作关系,如在医疗器械科研检测中提出1-2个新产品的质量标准;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医药联合研发平台,开展1-2个药物中间体和仿制药的研发工作;与金山科技公司共建重庆市生物医药技术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并进行拓展新型胶囊内镜功能的研发工作。拟开展1-2个国内横向科研项目。

(2)社会产业服务工作:利用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促进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协同技术评估中心,完成生物医药方面的科研产业化咨询服务2-3次。

(四)团队建设目标

1.行政管理:按照院管理体制和机制,制定出中心的考核管理办法。执行工作例会制度,实时统筹推进各项研发工作。

2.团队文化建设:建立基层党组织;凝练中心文化精神

(五)开展重大项目的研发工作

1.积极与华大基因公司合作

2.纳米试纸研发

3.脑血管造影导管研发

4.与重庆的药品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开展横向项目,在重庆市发改委的组织领导下,开展和参与建立重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工作。



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通过中心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中心各项工作都得了全面的展开并圆满完成。在面对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的诸多不足,尤其在市场开拓与加强企业合作的创新上,还大有潜力可挖。同时还要提高我们中心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整体水平以及面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此,面对2012年,生物中心将上下一心,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个主旨,继续推进项目研发,瞄准市场服务,发挥对生物医药与器械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科技支撑,确保中心2012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生物医药与器械中心

2011-12-5













































献花(0)
+1
(本文系艾文雯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