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专家张国玺遇车祸身亡

 网海寻宝 2012-09-01

 养生专家张国玺照片
养生专家张国玺照片

  养生专家张国玺在西双版纳遇车祸身亡,官方确认系当地旅行社违规,而养生专家张国玺遇车祸身亡,张国玺照片及个人资料等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张教授系老年病及中医养生专家,他的离去是我国医学界一大损失。

  养生专家张国玺遇车祸身亡

  近日,网上传出养生专家张国玺在西双版纳遇车祸身亡,据悉事情发生在4月10日,前一天张国玺教授赴西双版纳州旅游,与昆明中北国际旅行社业务员签订了昆明赴西双版纳的双人豪华团旅游合同价格为8000元。其间,旅行社未书面或口头告知还有地接社。当晚6点,张夫妻抵达西双版纳机场,来接他们的是一名段姓司机,合同中约定的“独立旅游车”竟是一辆无任何旅行社字样的别克凯越私家车。

  4月10日,段姓司机开车接上张教授二人前往景点,并自称是导游。但在行程中,段司机不仅更改行程,还多次要求二人购买旅游商品,并多收门票钱。一天下来,两人已十分疲倦,但司机仍坚持前往。司机要他们睡一小会儿,称很快就到了。张教授就合眼休息了,可其夫人发现司机车速很快,时速达到80公里,同时也不时点头打瞌睡。

  张夫人多次提醒段姓司机注意安全,但司机并未理会。正在此时,该黑车司机因疲劳驾驶驶向对方车道,正面撞上正常行驶的车辆,事故造成张教授当场死亡,夫人严重受伤,司机的双腿也被撞断,另有两人受伤。

  当地旅游局介入调查

  西双版纳州旅游局经过调查,初步认定西双版纳海外旅行社在接待张国玺夫妇旅游的工作中,存在着未按照合同提供导游服务;接待人员(驾驶员)在未通知旅行社的前提下,擅自变更接待计划,增加了自费游览项目(雨林谷),并游说游客参加购物活动以及旅行社调用无运营资质车辆接待旅游团队等3方面的违规行为。

  4月12日下午,西双版纳州相关部门向遇难者家属通报了事故情况。根据通报,14日,家属提出了500多万元的死、伤者赔偿要求。经过两次赔偿协调,双方都没有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

  4月15日下午,昆明中北国际旅行社董事长才现身,但一见面就称“绝不接受哪怕超出一点儿国家标准的赔偿要求”。目前,双方仍未达成一致,而张教授的头七已过。

  张国玺教授照片及个人资料

  张教授是我国著名老年病及中医养生专家,他的离开是我国医学界的一大损失。更令人心寒的是,在过了头七之后,有关他的赔偿事宜还未达成,不知九泉之下的他是否走得安心。

  目前,张国玺资料: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教授,并担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基础学组副组长等多个职务,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近20年,编著有《新编抗衰老中药学》、《中国实用传统养生术》、《老年医学在中国》、《抗衰老药物学》等10余部学术著作,发表有关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方面的论文及文章数十篇,并获多项成果奖。

                                       沉痛悼念张国玺


2012年4月12日晚间,突然接到同学的来电,告知张国玺在云南遇车祸身亡,但相关细节均不明了。当即拨打张国玺的手机,始终是“您所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次日,抓紧时间给西苑医院老干部处打电话,屡屡无人接听,当终于听到对方声音时,我感到一种无名的恐惧,结果是万分遗憾的,最不好的消息得到了证实。
知道张国玺年迈的母亲与他一起生活,不敢贸然拨打他家固定电话,后来知道张国玺唯一的女儿已经赶赴云南处理突然间的横祸,想知道究竟为何的愿望没了来源。原以为上网也枉然,国家如此之大,每日出几起车祸恐怕也属寻常,谁会报道张国玺夫妇的遭遇?近日来,关于张国玺教授夫妇云南西双版纳遭遇车祸的报道不仅见诸报端,也在网络上流传,一个纯粹得不能再纯粹的学子,终于被人们所惦念,让人感受到一丝丝安慰。
张国玺是我学医期间的同学。在文革后期那个特殊的年代,读书是否有用是一个很难论证的问题。现在的社会也有浮躁,也有读书是否有用的疑问,但是和那个年代不是一回事。入学在秋季,那时的张国玺经常穿着一件中式对襟外衣,闲时双手对揣在衣袖内,即便在农村“开门办学”时也是如此。在当时特殊的历史年代,颇给人一幅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风范,不大符合与工农兵相结合的潮流,唯有对书本情有独钟。
念书为何?能出国,或走仕途?如果你说就是为了造福于寻常百姓,又有几人能信服。毕业了,同学们各奔东西,忙自己该忙的事情,毕竟出校门、走上社会,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单位有诸多不易。那时的张国玺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辛的路,攻读硕士学位。
光阴似箭。虽然回想当年的大学生活似乎就在昨天,每每回到母校依然还有一份亲切,但是,事实上我们都已年届花甲。人上了年纪会留恋过去,人上了年纪会更加淡定。张国玺与我生于同年,是大我3个月的兄长。记得二月前,他曾经打电话给我,询问到退休年龄后的打算,我说感觉很累,想休息,但未必能如愿;他说单位也在留他,但是劳作了这么多年,不仅亏欠自己,也亏欠家人,一个好的选择,是不能断然放弃事业,但是要有自己能够掌握的时间,这是一个从全身心奋斗于事业,向晚年生活的过渡。我不知道他此番云南之行,是否是他有了时间之后的第一次出行,如果是,那结果违背了他的初衷,因为想回报妻子,但是一只无形的手将其置换成永恒的伤害!
张国玺是平民学者、科普专家,终生无“做官”欲望。这个人30多年如一日,潜身于做学问,低调做人,高标准做事,为人们的健康出谋划策。当噩耗传播开来,人们在相关微博上竞相留言,条目极多,而内容雷同,大致集中于“为他惋惜!”、“我们全家都非常喜欢这个"老爷子"”、“遭遇车祸真是太可惜了!”等等。
脑海中的张国玺,依然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而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他走了!寻常百姓无非是在“健康之路”、“养生堂”、“健康一身轻”、“健康大课堂”等栏目听过他的课,就能有如此的惋惜和依恋。那他的突然离去以及走的方式,给他83岁的老母、相濡以沫的妻子和深爱他的女儿,造成的伤害恐常人难以体会。
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因为无比珍贵,何况他是一个对社会有过突出贡献的学者。人死于非命,家人不能不要个说法。问题是说法是什么?最能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还我张国玺,那不可能,因为人死不能复生。还其他办法吗?根本问题当然不是钱!将一个家庭顶梁柱般的人,活生生带往另外一个世界,那是一种鲜血淋漓的情感切割。导致这一切的责任主体难道不应当公开道歉吗?即便答应了家属的要求,也无法彻底抚平创伤!导致这一切的责任主体在张国玺尸骨未寒时要他的家人“体谅企业的难处!”,情理何在?
张国玺的家人和朋友正身处他乡,讨一个公道,谈何容易。事发后,媒体详尽地介绍了他生前的重要任职情况,人们不难发现,张国玺在学术方面是富有的,但是如此多的任职岗位,居然是清一色学术团体,处于危难之时,想开发一点点行政资源都是奢望,他又是贫穷的,谁让他不愿做官!
张国玺离开我们近十天了。当年的同学们陆续打来电话,希望我能多操持一些,为张国玺和他的家人做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惭愧呀,思索许久竟然只剩下了一句话:国玺一路走好!

转自郝凤桐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